探讨多元化教学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16金海峰姚立杰郭林娜马勇姜杨李永涛张晓东纪慧
金海峰 姚立杰 郭林娜 马勇 姜杨 李永涛 张晓东 纪慧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步入医学院校后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大一时开展学习。由于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学习内容、方式、环境的转变,课程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差等特点[1-2],导致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效果不理想,在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临床实习很难有效衔接,是困扰系统解剖学教学的一个瓶颈问题[3-4]。为解决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内外学者采用多种教学改革方法,教学效果较好[5]。根据我校学生和课程特点,我们教研室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包含学生录制微课视频、系统解剖学第一次理论课播放医学纪录片、“案例式”教学、“数字人”教学、学生进行解剖绘图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善以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6 月期间我校2018 级临床医学本科1 班50 名学生,男生22 名,女生28 名,年龄17~19岁,平均(18.2±0.2)岁,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5 名),男∶女=10 ∶15,年龄17~19 岁,平均(18.4±0.3)岁;试验组(25 名),男∶女=12 ∶13,年龄17~19 岁,平均(17.8±0.5)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设定理论和实验授课教师为同一教师。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传统讲授式教学。
试验组:多元化授课教学。包括学生录制微视频、在系统解剖学理论第一次课播放医学纪录片、“案例式”教学、“数字人”教学、学生进行解剖绘图。
两组学生在系统解剖学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教学方式具体实施如下:
授课前:对照组由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发放教师录制好的教学小视频,学生自行观看学习。试验组由教师提前一周召集学生开会讨论布置录制任务,学生查找资料、制作PPT、讲稿等准备视频录制,每个小视频录制时间控制在5~10 分钟,学生使用线上免费视频录制软件进行录制视频,录制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修改后再次录制,录制合格后课前发放给学生,学生互相观看学习。
授课中:系统解剖学第一次理论课的内容是绪论,主要讲授解剖学的定义、发展简史、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等。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方式,教师按照教材内容正常讲授。试验组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播放与医学相关的纪录片,如:学习强国中的纪录片“手术两百年”,通过视频中讲述的科学家的小故事和医学的发展历程,教师结合引入学习本次课程内容。
在系统解剖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对照组以讲授为主,教学课堂教师以讲授教材内容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教材和记笔记方式来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试验组运用“案例式”教学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组织教师编写与讲授知识点相关临床小案例,在课前发放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课上由小组代表制作PPT 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针对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在课下对自己知识掌握不足地方书写学习总结和心得体会,交给教师进行分析,教师在以后教学重点强调。
在系统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对照组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堂上学生分成两组观察辨认大体标本和模型,观察一段时间后再互换,教师进行考核。试验组以“数字人”教学、大体标本和模型相结合,学生分成两组观察,一组学生观察大体标本和模型,一组学生在电脑端操作“数字人”软件,学生在电脑端通过旋转、放大、透视、剥离等操作功能键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人体器官、结构及毗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互换,教师进行考核。
授课后:教师在每章授课结束后布置作业,对照组发放填图本,填写结构名称。试验组不发放填图本,由教师布置学生解剖绘图作业,学生可以临摹教材图片或自创绘画人体器官,并且标注结构的中英文名称,附上精美的语言进行描绘,教师进行点评,优秀作品进行组内展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效果评价
2.1 调查问卷
课程考试结束后,根据授课方式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含是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是否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提高PPT制作水平、是否提高查阅资料能力。
2.2 期末考试
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测试,两组学生考核时间和考核试卷内容相同,出题和判卷教师为同一教师,期末测试包括实验和理论两部分,实验测试占30 分,理论测试占70 分,总分100 分。
3 结果
3.1 两组教学满意度调查比较
一共发放调查问卷50 份,收回50 份,试验组调查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018 级临床医学本科1 班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施教学问卷调查满意度对比[例(%)]
3.2 两组期末实验和理论成绩对比
两组学生期末实验和理论成绩报告得出:试验组实验成绩(25.96±3.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成绩(23.64±3.25)分,试验组理论成绩(54.88±10.58)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48.00±10.25)分,两组期末实验和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8 级临床医学本科1 班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实验和理论考试成绩(分,)
表2 2018 级临床医学本科1 班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实验和理论考试成绩(分,)
4 讨论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在大一学习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由于人体器官和结构的繁多、复杂[6],刚步入校门医学生医学基础薄弱,主动学习能力差,学生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中学习本门课程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7-9],在理论教学中知识掌握不扎实,实验教学中解剖结构辨认不清晰,期末考核成绩不及格率较高,在以后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和临床实习中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为改善学生在学习系统解剖学过程中学习态度,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结合本课程特点,我们教研室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选取本校2018级临床本科1 班50 名学生随机进行教学分组,试验组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教学,对照组在进行传统讲授式教学,学习结束后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和期末成绩考核对比,结果试验组调查问卷结果各项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试验组期末实验和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教学丰富传统式教学手段,通过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录制视频,体验授课过程,加深掌握解剖学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查阅文献及PPT 制作水平,也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10-11],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生活,同时微课播放时间较短,内容精炼,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有效的反复观看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突破了实体课堂内教师讲授知识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由于医学生在入校后大一开始学习系统解剖学,人文素质培养尤为重要,也为以后学习医学其他课程更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做好铺垫,在系统解剖学理论第一次课,教师播放与医学相关的纪录片,观看后教师和同学们讨论科学家事迹和医学的飞速发展历程,提升学生爱国情怀[12]、无私奉献精神,也增加了医学生对学习解剖学课程的自信心和不断探索医学的求实精神。在理论课堂开展“案例式”教学,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不仅巩固解剖知识点,还扩展医学其它学科的知识领域,也减少了课堂上的“低头族”“睡觉族”“聊天族”等现象出现,学生不再只是坐在讲台下沉默不语的听,他们由“幕后”走到“幕前”,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表演者,激发学生主动求索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13]。在实验课堂上利用大体标本、模型结合“数字人”教学,“数字人”软件操作简单方便,观察人体细微结构清晰,可以任意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4],提高学生结构观察的专注力和辨认的准确率,也改善了大体标本的数量少、气味大、保存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缺点。人体解剖绘图展示出人体的美感,通过让学生临摹或想象绘制出人体器官,配以精准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赋予了“诗”一般的解剖学。学生用画笔描绘的过程中,用“心”记住人体每一细微结构,帮助他们更好地加深记忆了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15],也赋予了人体器官的美感,让学生的学习解剖学过程中不再枯燥,记忆人体结构不再苦恼,增加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从而让学生爱上系统解剖学这门课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了系统解剖学课堂学习效率。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许多医学高校教师都在思考如何讲好这门课程,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形式简单、内容枯燥的传统讲授式教学课堂已经不适合当代医学生的学习,束缚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学生只是僵化的接受知识,没有了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多元化教学丰富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在以后教学中,我们适当加入更多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流行元素,让“教”和“学”更好的融为一体,使系统解剖学课堂更加丰富、鲜活、生动,更加充满吸引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