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渭人:当代人物如何用传统水墨来呈现

2022-04-16木曰雨

上海采风月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展国画小哥

■ 木曰雨

浙江宁波人。出生于1951年12月,高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协会员,中国金融美协副主席。200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代水墨研究生课程班。著有《张渭人画集》《艺术与大家人物卷—张渭人》《大家气象——张渭人作品集》等。

《点滴归公》的初试成功让张渭人决心从西画转向国画

日前,画家张渭人接受本刊采访,讲述了他学习国画的经历和心得。

在中国画人物画领域颇有建树的画家张渭人,其实最初涉足绘画领域时画的是西画,后来因为机缘巧合,1980年参加第一届上海职工美术大展时,“不知道哪根筋搭住了”,居然心血来潮地画了一张国画《点滴归公》,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一块钱往失物箱里扔。

张渭人坦言当时根本不会画国画,连画几稿都觉得不太行。这时负责工人美术创作的武国强请肖峰来帮忙指点,肖峰觉得稿子内容可以,但缺在国画基础。他又打电话给上海中国画院的张桂铭老师。张老师看了稿子,未作评价,直接拿起笔给张渭人做示范,轻松潇洒的笔触让张渭人大开眼界:画国画原来可以这么潇洒、这么带劲!

更让他下定决心由西画“跳槽”国画的,是他的这幅国画处女作居然幸运入选了上海职工美术大展!随后《工人日报》《青年报》都发表了这张画,上海美协还推荐该作品参加上海、天津、哈尔滨三省市青年美术联展。

接踵而至的意外收获,令张渭人信心大增,斗志昂扬,也使他坚定不移地走上中国画之路。就这样从1980年开始,他全身心地投入国画创作,今年已经迈入第42个年头。

《时尚派》

《摇滚校园》

张渭人认为自己的创作风格是写实的,同时吸收和融入现代生活元素、现代审美元素,吸收当代人特别是西方画家的一些新的表现手法。例如平面分割、人物变形,以及各种设计理念,都可以放在中国画的人物画里。

在这方面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件事,就是2005年第二届上海美术大展上,张渭人在作品《时尚派》中大胆地用中国传统大写意的笔墨和肆意挥洒的笔法来呈现现代人物,并获得了大展的艺术奖。从这个时候开始,张渭人的绘画风格开始慢慢形成。

因为学过西画,张渭人在色彩的把握和运用上颇有心得。他觉得中国画大部分都是黑白的,一个展览上看过去常常是黑黢黢一片。但是现代社会并非如此,它的常态是色彩丰富甚至是光彩夺目的。于是,张渭人就致力于尝试在中国画黑白笔墨里加入色彩。

令张渭人记忆犹新的是他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作品《摇滚校园》,这张画原本是黑白的,但他始终觉得用黑白表现这个题材显得太单调,是否可以加点颜色?与几个朋友商量后,大家鼓励他大胆尝试。“虽然我担心万一效果不好,这张画就报废了,但最终还是狠下决心,加上颜色再说,管它成功不成功!”张渭人说。

结果证明,他的大胆尝试是成功的,这张画顺利入选全国美展。著名美术评论家林木先生当时有篇很有分量的评论文章,提出“写意的严谨画和工笔的写意画”的概念。所谓“写意的严谨画”,就是指大展中的一些写意画,看似肆意挥洒粗放不羁,其实内在有其严谨的思考,并以张渭人等几位画家作品为例,说“在大块的黑墨里,加了几个很跳的颜色,是中国画大写意画法的新的突破”。

中国画的现代性、当代性是张渭人一直着力研究的课题,他认为这也是很多致力于中国画的画家需要关注的问题。

张渭人说,画写实作品,根在生活中,一切要从生活中挖掘,要与时俱进。牛仔服怎么画?毛衣怎么画?皮夹克怎么画?……古人画衣服所用的那些传统笔法显然不够用了。还有现代人的头发,不仅有千奇百怪的发型,还有五彩缤纷的发色,怎么表现?都是一个个新课题,中国画要研究的东西很多。

表现现代人物,就要有现代人物的气息在里头,笔墨又是现代人能接受的。张渭人认为,画要给年轻人看——他经常让儿子当他的第一位观众,如果儿子觉得不好,他就会认真寻找其中的问题;如果儿子觉得好,就说明作品符合现代年轻人的胃口。

张渭人的抗疫作品《抗疫——快递小哥在行动》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幅作品是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创作的,当时张渭人看到电视里在介绍武汉快递小哥的抗疫事迹,其实上海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和事,他发现小区门口每天有堆积如山的物资,而这些生活必需品全都是靠快递小哥冒着巨大风险、日夜奔波才得以送达。于是他就地取材,就以快递小哥为题材,立即动手创作。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做了一个“OK”的手势,给人一种信任感,也给人一种信心。后面一位快递小哥车上的货物堆得很高,这完全是来自生活:平时一辆电瓶车可能不会也不允许装这么多货物,但这就是特殊时期的现状,这种特殊性放在美术作品里就显得很真实,也反映了快递小哥工作的辛苦。

这幅作品入选了“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之后又从全国几万件抗疫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众志成城——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展出结束后作品还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张渭人说,他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强调艺术创作要深入生活,作品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还是立足于现实主义。“我画的基本上都是最底层的人,”张渭人说,“要么农民,要么工人,要么学生……都是普通人。”这些身边的普通人,让张渭人感觉可以画得生动,画得接地气。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作品《留守太行山的老农》,是张渭人多次深入太行山写生、体验生活后创作的,倾注了他对留守老农真挚的情感。画家以饱满的创作激情,精心构思,多次起稿,反复修改,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五位形象生动、纯朴开朗、饱经沧桑又各具特色的老农民。画家运用水墨大写意的笔法,写实写意相结合,积墨法和破墨法相结合,以感觉控制画面,反复破墨堆加,并将现代的绘画理念与传统笔墨相融合,使画面更加厚重大气而富于张力。

张渭人在采访中说,现在看自己的画,还不满意,觉得还是要变,还要更努力,要取得突破,“看到年轻人画得比我们好,就要向他们学习”。

《抗疫——快递小哥在行动》

《留守太行山的老农》

猜你喜欢

大展国画小哥
国画《鲦鱼》
国画《鲿》
2019湖上升明月杯"魅力中国"全国摄影大展获奖作品选登
快递小哥
2019湖上升明月杯“魅力中国”全国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难忘岁月》(国画)
天才!快递少年!
小矛趣生活
月度游记
朕日理万机,等有空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