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传统文化如何“活起来”“火下去”

2022-04-16

上海采风月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 海 风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海报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虎年伊始,各种风格类型的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如央视春晚舞台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三星堆创意舞蹈《金面》,河南卫视春晚、B站元宵晚会《上元千灯会》等等,以一种时尚的新面貌,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接连刷屏,被广大观众追捧。紧接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等节目,输出了惊艳全球的中国式浪漫。观众们大呼“再看亿遍”“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的背后,被击中的是埋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是对千年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是被燃起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近些年,传统文化以各种方式不断“破壁”,不仅是对千年文化宝藏的挖掘和传承,也是面向新的一百年,从故土出发的寻根与创新之旅。在今年的两会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然是文艺界代表委员们聚焦的热点之一。如何在已涌现的成功范例基础上,继续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时代韵脚,用多元的富有创意的方式展现,丰富大众的接受维度,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并且一直“火下去”,是文艺工作者们正在不断思考并实践的课题。

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出圈”

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一群青衣高髻的舞蹈演员在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背景中翩翩起舞,舞者高耸的头饰犹如画中的山石,舞者们不断变换的舞姿犹如山峦的层峦叠嶂,让观众直呼“惊艳”。这次央视春晚上呈现的只是《只此青绿》中一段群舞片段,整个舞蹈演出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创作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舞蹈表演融入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之中,追求艺术本质的同时,大胆运用新兴媒介形态的前沿科技,为观众呈现了“每一帧都是画”的视听盛宴。

2022年2月4日,“双奥之城”北京迎来历史性时刻,一场简约而又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了全世界,网友刷屏式地称赞“中国人的浪漫”。的确,浪漫与诗意从开幕式正式拉开序幕就开始了。2月4日,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20时,开幕式以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作为倒计时开场,从24数到1,短片中,冬去春来、四季更替间,传统节气与古典诗词串起美轮美奂的中国影像和令人激情澎湃的冰雪运动,众网友纷纷惊呼“国家级审美、世界级享受”。这份中国人的浪漫与诗意延续到了奥运会闭幕式。

“纪念时刻”是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固定命题环节,2022年北京冬奥会选择了“折柳”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演绎。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在汉语中,“柳”字与“留”字同音,“折柳”意思是“请即将告别的人留下”。在中国古代,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将“柳枝”融入闭幕式中,折柳寄情,富有中国意蕴。

此外,今年各地方卫视春晚、各种综艺节目中,对传统文化的新鲜表达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高光时刻。2022年的河南春晚,主要围绕“年”文化做解读,节目组也给出一个极具创意的概念——“年宇宙”,其中舞蹈《丰年》拆解甲骨文“年”字,用悠久的民俗文化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舞蹈《国色天香》中11位中国优秀舞蹈家齐聚舞台,演绎了唐朝白居易、狄仁杰、上官婉儿等历史人物,让观众仿佛瞬间穿越回大唐盛世。又如,湖南卫视虎年春晚在传统杂技《兰陵战歌——中幡》中,向观众“科普”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幡”;海南卫视春节晚会上的杂技舞蹈《载酒堂·春》,讲述了苏轼在立春时节与百姓共同迎春的故事。

河南卫视现代舞《丰年》视频截图

湖南卫视传统杂技《兰陵战歌——中幡》视频截图

文化节目《国家宝藏》

米哈游《原神》打造了戏曲唱段视频《神女劈观》

除了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广电体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兴媒介也都各显神通,通过晚会、综艺等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口碑、商业双丰收,尤其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譬如,春节前夕,上海游戏企业米哈游专门为《原神》打造了戏曲唱段视频《神女劈观》,视频的主角是《原神》新角色“云堇”,设计灵感来源于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等巾帼英雄,角色唱段由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荀派花旦杨扬配音演唱,让不少海外玩家惊叹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海外直播平台Twitch上,《神女劈观》预告片直播节目吸引了60万网友观看,相当于30%平台观众都在收看《原神》频道;在YouTube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也超过500万次。

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平日难得一见的传统乐器……在影视、戏剧、舞蹈、音乐等融合创新地多元呈现中,在数字科技与高端装置美轮美奂的虚拟场景加持下,穿越历史长河迅速“活起来”甚至“火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从事考古工作40年了。他感慨,以前大家对考古都不太了解,甚至觉得就是“挖坟掘墓”。“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唐宫夜宴》《金面》《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文化节目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了各种各样可视化技术,让古老的文物跨越千年与大众‘对话’,变得更加可亲可感,成为了展现中国考古百年成就的视听盛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沉浸式、数字化的方式,把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历史场景、发明创造、衣食住行、神话传说等展现出来,让民众在游玩中体验和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分享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的“出圈”密码时谈道:“这是电视艺术和戏剧艺术的一次高度融合,我将沉浸式的多空间舞台展示,运用到电视节目里,用影视化拍摄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创新的文化节目。我们力求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守故事的真实性之正,创新,创的是形式之新。”

传统文化需要新时代的表达

回看那些受到广大观众好评和追捧的传统文化类节目,这背后有科技加持下沉浸式美感体验的吸引,更有主创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多样化当代表达后燃起的文化认同。

爆款节目传递了一种美好的、引发广泛共鸣的理念。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制片人周谦介绍:“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蕴含了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生机勃发之意,不仅让人感觉温暖,更寓意着生机与希望。短片饱含的是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祝福、对这场盛会的期盼。通过全新的表达方式向世界表达了一种‘中国人的浪漫’和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让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

而闭幕式上,365位普通人手捧发光的“折柳”惜别冬奥,不仅演绎了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还表达了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诠释,对“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升华。英国体育网站Inside the Games在报道中,特别强调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团结与和平的呼吁,该文阐释了折柳的惜别寓意,还引申到了对后疫情时代的希望。文章称,“柳枝寄情”是闭幕式缅怀时刻的重点,代表着两个好朋友的离别和面对疫情所做的努力。正值春回大地之时,寓意一切向前发展,积极面对后疫情时代。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寄情”环节

“出圈”文化节目往往与热点事件、与当代生活相勾连。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国人无比自豪。去年《梦幻西游》手游与河南卫视携手上线的《梦幻西游》手游月宫门派曲《广寒宫》舞蹈版,就将嫦娥奔月的故事、中秋佳节的意蕴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巧妙串联,尤其是嫦娥与航天员浪漫牵手的情节,让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建立对话“通道”,被认为开辟了更大的文化格局。又如,央视文化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以颇受年轻人喜欢的“穿越剧”形式亮相,让人耳目一新。其中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那期,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古人宋应星“穿越”到现代,见到了高铁、长征火箭、“奋斗者”号等,最终在稻田里与袁隆平院士实现了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让观众直呼“感动”。而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思想与三百多年后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精神背后的共同理想,也让观众泪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资源,创作者选取并表达时,贴近当下,符合时代特征,才能更真切地拉近大众与传统文化距离。

摆脱死板和套路,以年轻人视角和他们喜欢的呈现形式亮相,也是很多爆款文化节目的特色。今年2月15日,B站《上元千灯会》以寻找古时元宵灯会大型灯彩鳌山灯为主线,以跨界混搭的方式将戏曲与流行元素融合,打造别样元宵晚会。演出植入了地方民俗,如猜灯谜、英歌舞、走桥、孝义木偶、滚元宵叫卖等。京剧演员王珮瑜与歌手阿兰跨界混搭,将戏曲唱段和流行乐相融合,一起演绎许嵩的《燕归巢》,呈现团圆的内涵。戏曲名家孟广禄搭档青年戏曲演员,以影视化的手法重现了《将相和》《春秋笔》《定军山》等经典国粹。13名儿童戏曲演员演绎了“鳌山小绝”,体现了戏曲文化的传承。除了戏曲名家,B站上众多颇受年轻粉丝追捧的国风UP主也参与了进来,其乐融融。晚会结尾的彩蛋,通过经典影像致敬梨园艺术的传承者,彰显了传统戏曲的魅力。

“一个纯写意的角色,就像《千里江山图》一种青绿颜色的气魄,演绎的时候需要打开想象力。这个舞蹈不再是女人的柔美,更多看到的是大气磅礴的一种东西,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一种岁月,一种大气,也是代表我们文化自信的一面。”《只此青绿》主演孟庆旸这样诠释自己的“青绿”一角。也正是因为创作者们的深入理解,才让名画《千里江山图》在舞台上别样地展开,让现代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美学高峰体验。那些让网友不断刷屏的传统文化节目皆是如此,不仅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更是点燃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广寒宫》视频截图

《典籍里的中国》之《天工开物》视频截图

B站《上元千灯会》视频截图

东方卫视经典文本围读节目《斯文江南》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谈及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的“出圈”时表示,节目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让文物“潮”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瞬间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活’起来、‘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火下去”

近年来,传统文化以崭新的艺术样貌不断呈现,激发人们内心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对世界打开中国文化的叙事边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第十次全国作代会开幕式上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直是摆在文化领域的一道当代考题。因此,文艺工作者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不断延续下去,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作为一个中国人,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中国文化是五千年一以贯之的。华夏大地的名山大川、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都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骨子里,是必须要学习的。”田沁鑫说道,“《典籍里的中国》对古代典籍进行了现代‘转译’,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作为艺术总监与电视工作者们一起,对典籍怀揣深深的敬畏之心,在创作时精益求精,生怕对不起圣贤们。因此,在挖掘典籍蕴含的思想精粹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把传统的古典美学元素与现代的电视艺术创作相融合,在生动的故事中突出典籍的思想性。”

可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肌理,真正了解传统文化,注重对传统文化内容、价值的发掘。

今年东方卫视新推出了经典文本围读节目《斯文江南》。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表示,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斯文江南》以此为创作宗旨,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文以载道’,文字与文字之间、先贤与先贤之间,可以同代、隔代地唱和,这也是《斯文江南》创作的初衷。让范仲淹遇上顾炎武,共诉家国天下的忧乐观;让巴金遇上萧红,共谱文艺的家国志……这是我从业以来案头准备时间最长的节目,3个月间翻阅了近500万字资料。在阅读与创作中品味文化先贤的诗文,体悟前辈所思所感,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生机绵延,这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

从河南卫视“出圈”的《唐宫夜宴》

“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文化认同,也就是身份认同。”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表示:“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当物质基础到达一定程度,精神需求会更加凸显。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恰恰是不断学习、不断融合、不断提升的,这是它连绵不绝的原生动力。”同时他认为,“笔墨当随时代”,文化怎样才能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之上,跟时代同频共振,这也是这一代文艺工作者要去思索、去探求的。“创作者只有知道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爱所恨,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从学校的角度,我们的创作也一定要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实践、社会服务和课题研究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对自己的专业有思考,对观众有敬畏,对传统文化有情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表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录。“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老百姓对周边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文化方式的一种基本认同。我们要寻找文化自信的根脉,发展它的事业。”他指出,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当代生活服务。首先,要尊重老百姓的文化主体地位。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到老百姓当中去,主动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创作的文化产品才有说服力。

过去,很多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类艺术有着过于阳春白雪、不接地气的刻板印象。如何打破这种印象,需要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对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有创新思维,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用科技为其赋能。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提案中表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进行知识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已成规模,且颇具潜力。他指出,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优质知识内容供给也日益充分,形成“知识普惠”效应。传统文化内容广受短视频、直播观众欢迎。以“李子柒”“只露声音的宫殿君”“上戏419女团”等一批青年文化传播者为代表,“国风田园”、古建筑、传统戏剧等内容屡屡“破圈”,助力培育青少年及大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信。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二)设置知识科普、传统文化传播专项,提升社会、公众对相关议题的重视。(三)允许、支持科教文艺工作者利用短视频及直播平台合理创收,激励优质内容。

《重临西湖》在网络音乐平台一周播放量突破千万

事实上,众多文艺创作者积极实践,跨界合作,用精雕细琢的创作、符合当代审美趋势的表达,收获了很好的成效且深有感悟。比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教授吴碧霞凭着《广寒宫》中夜莺般婉转的花腔演绎,深受玩家和泛用户喜爱。她表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盛小云说:“在数字化大潮中,我们要用好各种媒体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近年来国风潮的兴起,就得益于媒体平台的助力。前两年,我跨圈为青年们量身定做符合他们兴趣点的作品,比如和rapper合作《幸福苏州人》,加入摇滚乐演绎《重临西湖》。《重临西湖》在网络音乐平台一周播放量突破千万,很多青年朋友们留言说非常喜欢苏州评弹。我们一定要两条腿走路,要用心培养表演的接班人,也要用心培养青年观众,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独到理解、极高的审美造诣、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文艺创作者们已经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活起来”的诠释范本,展现了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形成一种流行风潮的导航,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而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传统文化定会一直“火下去”,推动着中华文化越走越远,越来越繁荣兴盛。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