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
2022-04-16薛静兰金蒙蒙宋德燕李红伟
薛静兰 金蒙蒙 宋德燕 李红伟
摘要:官途人生与审美人生从本质上来讲是扞格难入的,前者是戴着面具来伪装的官僚,后者是清高自傲的墨客,一个要求有宦海应付的圆滑,一个又必须是心境清明、表里澄彻的。这两种极端对立的人生态度在苏轼的身上展露无遗。诗歌既成就了他一生的英名,但与此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苦恼和灾难。本文试用审美人生去透视苏轼在游宦生涯中的流露出的情感体验及人生理想,去阐释审美人生和仕宦人生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键词:苏轼;审美人生;仕宦人生;关系
1.绪论
后人对苏轼及其诗词的研究颇多,根据《20世纪苏轼词研究的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在20世纪中关于苏轼及其诗词的研究在宋朝诗词研究成果中排名第一[1]。尽管对苏轼有诸多研究,但也难免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在查阅了众多资料后发现,有关苏轼审美人生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对于苏轼仕宦人生的研究也颇多,但是探讨有关苏轼审美人生和仕宦人生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就寥寥无几了。
本文通过探究苏轼的生平经历,从而了解其仕宦生涯对他的审美人生造成的影响;通过剖析苏轼的诗词作品来了解其审美观对仕宦人生的影响,从而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具有现实文化价值。研究苏轼如何正确处理审美与仕宦人生的关系,对提高自身、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积极的人生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苏轼的审美人生
2.1审美人生的定义
审美是一种发自肺腑的、顺其自然的形态。内心热爱才会倾尽毕生精力去追寻至善至美。这种“美”是超越了从现象到本质认识的过程,包括对自然、对人生的欣赏,对审美主体的处事态度和人格精神、人生真谛的领悟。在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等的审美中,最后都要回归到“人生”这个生命主题上来的,这就是审美人生。
审美,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人生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人生的深刻意义和伟大价值才得以全面展现,审美人生就是充满诗意、饱含着爱与创造的人生,超越磨难与现实生活的局限,用艺术来观照生命,在审美中体味生命的崇高、人生的残酷。王洪先生提出了“审美人生”论,他说:“苏轼的人生,像芸芸众生一样,有着‘为满足生理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也有‘穷研物理’的学术境界和‘返本归真,冥合天人’的宗教境界,但我认为苏轼更为本质的,是典型的艺术境界,可以用审美人生来概括之。”[2](123)潜心修养,洞察人生真谛,体味生命意义,进而化苦难为力量,升华至达观平衡的境界。
2.2以读书和文学创作为乐事的审美生活
审美乐趣是苏轼获得愉悦的内在源泉,这对他的艺术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如苏轼自己所说的:“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3](151),读书是苏轼自幼就养成的习惯,这个习惯保持了一生,并成为苏轼在苦难中顽强斗争的精神力量源泉。“公尝言观书之乐,夜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3](154)由此看出,苏轼平常日子读书读到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时候才睡,喝醉了也不忘读上两段,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审美,也成了调解心理的平衡剂,如苏轼在谪居海南时已是花甲之年,垂老投荒,生活艰苦,精神上遭受的创痛甚深,仍对读书这事不忘不弃,他在《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之三中说“流转海外,如逃深谷,既无与晤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4]书读得多了,对世道人情也多了几分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有高远清雄的意境,也有豪迈奔放的风格,勾画出一个历经磨难仍旷放豁达、富有生活情趣的智者形象。
苏辙如此评价他:“日啖茶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独喜为诗,精深华妙”[5] 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只有文学艺术才值得苏轼一生为之付出,为审美而作、为乐趣写作。“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黃子思诗集》)[6](250)这句话十分准确地表达了苏轼对审美的追求。
2.3构建审美生活的主要条件
苏轼善于从造物主中汲取力量,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对抗现实的残酷和无奈,进行自我拯救,超脱适意的审美态度构建他审美生活的主要条件。
所谓超然,既要格调高雅、清远淡泊,又要超越与审美倾向相反的现实污浊,还需拥有高超的艺术技巧绘制审美人生,超越世俗羁绊。苏轼的词《定风波》就有典型的超然审美观,拄竹杖,穿芒鞋,风雨交加,实属心酸,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洒脱闲适,在雨中吟诗高歌,徐徐前行,表现出他超然的、玩赏人生的审美心态。
他的这种审美倾向,与佛道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他将目光从外到内,渴望“虚、超凡脱俗的意境。但“隐”和“遁”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使他更关注于自然和世俗生活,巧妙地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把对自然界的陶醉融入到世俗生活中,也把世俗生活的欣赏包含在自然界的物象当中。
3.苏轼仕宦人生的审美化
在宋朝,士大夫开启官途之路最好是凭借诗文名望,诗词写得好才有打开官门的敲门砖,但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心态是历代封建文人所具有的。要超越这些矛盾和困惑,超越功名利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3.2仕宦人生的定义
仕宦人生是指一个人在官途上起伏变化和宠辱洗礼的过程,既有顺境时的风光,也有逆境时的落魄。古代士大夫的主要价值取向是通过入仕来建功立业,有补于世,这是他们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几乎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因此有不少人为此穷极一生,九死不悔。在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下,许多人便有明确的功名期望,一旦走上了官途,无论最后是功成名就还是失意落魄,都成为他们仕宦人生的全部。
3.2苏轼的仕宦人生
苏轼生活在以文入仕的社会中,也有一展抱负、求取功名之心,再加上他自身有过人的才能天赋,强调有所作为也是顺理成章的。他20岁中进士,直接被录用为大理评事,正八品官职,即签书凤祥府判官,凤翔府管辖范围大致是今天的陕西宝鸡市,判官是仅次于知府的官,苏轼就相当于今天的宝鸡市常务副市长,颇有实权。后来英宗即位,想效仿盛唐李白的佳话,将苏轼破格提拔为翰林学士。但苏轼成为翰林官员,是在此二十多年后,戴着翰林学士的帽子也只有短短几年光阴。“一生凡九迁”,官场沉浮40年,苏轼也没有出将拜相。
凭着苏轼的才华、经历和名望,凭着他对佛、老、哲学的深谙彻悟,他其实可以退隐山林,吟诗作赋、教书会友,也能够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但他为何终生不肯与仕途决绝呢?有一点很关键,宋朝实行优待重用文官的国策,文人墨客一般要先当官,其后才能成就其文名,名因官显,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他们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需求要想获得较大满足,都须倚赖朝廷才能达成。仕途不仅决定他们功名的高低,还决定他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的实现程度。基于此,苏轼也一直未舍弃官途。
3.3苏轼仕宦人生的审美化
在仕途上的不顺,使苏轼无法解脱深沉的仕途困惑,因而他屡次在审美人生中寻求安慰,以此来调适官涯之不快,那看似悲苦的贬谪史,在他看来,就是一场场旅行。即便有罪在身,境遇窘迫,却仍在用清新笔墨、明快文字来记述旅途,用潇洒笔触作词题诗。如《题西林壁》便是苏轼获罪流放途中游庐山西林寺时所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种怎样的潇洒。他虽然丢了高官,没了厚禄,但在“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初入庐山》)中也别有一番情致。他暂时放下浮沉的仕宦人生,沉浸在自己的审美世界中,少了虚浮和华彩,增添了更多的平和与安然。他一句“大江东去”让多少人的心胸顿时如他一般豪迈奔放。这是他将仕宦人生与审美人生融合的颠峰之作,将苏轼厚积薄发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他从审美中取得能量、经由自我调适的结果。他一次又一次地从政治斗争的梦魇中醒来,用吟诗作词、赏玩人生来驱散消解不安、惶恐、迷茫和委屈。这种在逆境中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正是他在仕宦人生之外的审美乐趣。
4.苏轼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的关系
审美之于仕宦,相异相斥、又相辅相成的。作为文人,骨子里是清高自傲的,是不受拘束的;在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又让许多文人无法向现实妥协的。
4.1苏轼在仕途逆境中的审美吟歌
谪迁也让他有游览山水名迹的契机,寄情山水,在逆境中吟唱审美之乐。祖国的壮丽山河,使他得到了超然的胸怀。据《清波杂志》记录:苏轼“公事5万数据必著于历,当晚勾销,惟其事无停滞,故居多暇日,可从诗酒之适。‘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7](468)这两句诗把苏轼以诗酒为乐的朝官形象刻画得很生动。他被贬谪到儋州时作了一首诗:“登岛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安当归?回顾真途穷。”(《儋耳》) ,这是他遭遇挫折时曾经的迷茫,而当他面对大海时,浩然壮阔的大海让他放弃了悲伤,深入大自然去探索审美精神世界,从而使他冷静地思考,乐观地面对人生,用生活的诗意审美和乐观豪放化解了仕途被贬的尴尬。
若是苏轼把官途看做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经由屡次因“性资疏率”而陷入困境以后,他肯定会默不作声的,而他相反,如“乌台诗案”后,刚出监狱,“出门旋觉风吹面”,虽祸发齿牙,灾自笔来,却做不到缄口不言,依然我行我素,“试拈诗笔已如神”,还谱写出了更加壮丽的诗篇。可见在审美人生与仕途人生之中,前者才是苏轼生命和灵魂的依归。
4.2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之关系
苏轼刚进入仕途的前十年他最春风得意的时期。到宋神宗继位之时,因为他不同意王安石的激进变法而被贬,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转变。从主题上,他选择了回避社会矛盾,比以前更关注于自己的人生遭遇和内心体验。他犀利的讽刺,锐利的笔锋,以及紧张和愤怒都散失了,更多的是明媚的温暖、亲切宽和的幽默,淳朴中有成熟,深刻而透彻。苏轼在贬居惠州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写了关于惠州近500篇的作品,给惠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这些诗中我们看到了苏轼对往日高官厚禄的眷恋,对家破人忘的哀伤,对贬谪荒地的不平,以精神体验和灵魂无拘无束为标准衡量生命的价值,达到人生的审美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封建文士的偉大理想,当我们回首再看时,现实与理想是一种尴尬的对峙状态。从九死不悔的屈原到狂放不羁的阮藉,从隐逸淡远的陶潜到特立独行的白居易,从忧心爱国的杜甫到醉饮狂歌的李白,他们都在矛盾性格中辗转,世故圆滑与忠心耿直,恬淡自然与主动进取,轻死明志与重生报国,既兼济天下又独善其身……即审美人生帮助克服仕宦人生中的困难,仕宦人生为审美人生提供精神营养和灵感来源,体现出人的不同身份对文学的影响。
正如他自己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在几经遭贬、几经生死的黄州、惠州、儋州之地,他写下了文学上的不朽。苏轼是智慧的,他面对仕途失意,没有隐居逃逸,也没有移心易性,而是在贬谪之地、落魄之时崛地而起,吟唱出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词,将审美人生融入到仕宦之中,化解仕途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将审美人生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5.结语
苏轼有他独特的审美观、政治观和人生价值观,他善于从审美人生中获取积极的精神力量,以便更好地在官途中立足。审美的艺术生活和宦海生涯构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两部分,单从苏轼的官场经历来说,他并没有顺心如意,但也正是这不完美的仕宦人生,才让他在审美人生中抵达完美的彼岸。
纵观苏轼的一生,是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几经沉浮,忧患拂逆贯穿了他的大半生,最终在审美中得到释然。让他在中国历史上站稳脚跟的不是他的仕宦经历,而是伴随着仕宦人生的审美人生,是他在苦难的宦海中开出的一朵朵璀璨之花,是他适意超然、豁达乐观的审美人生!
参考文献:
[1]刘尊明,王兆鹏.唐宋词的定量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十八章第一节.
[2]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苏轼研究(第二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3]何远.春渚纪闻(卷六)苏轼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4]苏轼.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419页.
[5]苏辙.栾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401页.
[6]齐豫生,夏于全.中华文学名著百部.[Z].古典散文篇·苏轼文集.[M].新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年.
[7]周煇.清波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