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潮闸控河网区水污染特征及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方案研究

2022-04-15刘萌斐贾俊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靖江市氨氮断面

刘萌斐,焦 涛,贾俊杰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南京 210000)

靖江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腹部,东、西、南三面环江,北靠广袤的苏中平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组成部分。靖江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区域主要水系情况及国控断面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十圩港为主要纳污水体,其下游设有国控断面。

图1 区域水系及国控断面位置

1 研究区水文水质概况

1.1 研究区水系特征

靖江市境内港道密布,沟河纵横,共有7条县级河道、113条乡级河道和3 767条村级河道。小型水体尚未建立循环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易受外界人为因素的干扰,缺乏自净和自维持能力[1]。靖江市地势平坦,大多数河道坡降平缓,流量很小,区内河流受潮汐影响闸坝控制,其水文要素复杂,流量和流速的大小不仅随时间发生变化,而且方向也发生改变[2]。

正常天气下,靖江市内河水位低于3 m,每潮必引。大潮引水充分利用长江潮汐的潮差变化,通过泵站引水改善主城区水环境质量。但汛期通过调度沿江涵闸引水的同时,部分沿江涵闸并未打开排水装置,致使部分河道水体没有充分流动起来,水体复氧能力差。而在非引排水期间,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将内河水体与长江隔离,形成了近乎封闭的水体。

1.2 主要水环境问题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常年就近排入水体,河道水质存在明显的南北区别。在流经城区前,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水标准;从城区流出后,水质恶化为Ⅳ类水,主要超标指标为溶解氧、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化学需氧量(COD)等;十圩港下游的国控断面为Ⅳ类水,目标水质为Ⅲ类水。

2 河道水污染成因

根据资料分析及现场调查,靖江市城区河道污染的主要成因有三点。

2.1 城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生活垃圾堆积

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接管率低,由于小型河流密布,未集中收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靖江市城镇生活污染物入河量为COD 1 783.59 t、氨氮178.36 t;工业污染物入河量为COD 2 342.84 t、氨氮220.01 t;农村生活污水入河量为COD 577.50 t、氨氮58.04 t;农业面源污染物入河量为COD 1 938.65 t、氨氮271.01 t。工业、农业面源、农村生活和城镇生活的COD和氨氮入河量占比如图2所示。

图2 COD和氨氮入河量占比情况

除COD、氨氮等综合性水质指标超标外,石油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严重,二者漂浮在水体表面,阻碍了大气和水体的氧交换。此外,多数河流生活垃圾堆积,在造成水体污染的同时阻碍了水体交换。

2.2 水体交换缓慢

受闸坝控制影响,大多数河流流速缓慢,甚至处于滞流状态,多数入江河流仅在引排水期间打开闸门,流速整体变化不大,形成了一个密闭的水动力系统。水体间缓慢的置换速度大大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现有调水方案仅为常规的引水运行,从引调水前后的水文水质调查结果对比分析来看,现有调水方案并不能有效改善内河水质。

2.3 内源污染

由于河道水流缓慢,河水中的泥沙、污染物等容易沉积到河底,经过长期沉淀累积,河床底泥淤积严重。而引排水期间,大引大排加大了对河底淤泥的扰动。

3 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方案

目前常用的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方案包括控源截污、引清冲污和生态修复等。其中,控源截污是水污染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引清冲污是平原河网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的一种普遍手段,通过闸控科学调度水资源进行引清冲污,不仅可以补给河道水量,提高河道水环境自净能力,还可使污染物得到稀释,在短期内迅速改善水质[3-5];生态修复是根据水生态学基本原理,对受损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最终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目前,水污染治理工程普遍非常强调控源截污。控源截污对于长江、黄河等有长期稳定清水补给、水体长期流动的大江大河是非常有用的,但彻底截污难度很大。靖江市老城区的雨污分流需要大量拆迁,工程量巨大,即便不计成本,也要10~20年的漫长时间。而城市河道水源不稳定,流速缓慢或静止,汛期和干涸期水位落差大,普遍存在自净能力极端低下甚至为负的问题。即便引清水进入河道,水体也会逐步恶化,呈现出“自污”倾向。这种情况下,无论截污、清淤做得多好,如果不大幅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扭转“自污”趋势,河道水体就不可能真正治理成功。因此,自净能力的大幅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根据平原闸控河网的水系特征以及各类工程的实施难易程度,按照“分类、分级、分期、分区”原则,设计该国控断面水质达标方案的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国控断面水质达标方案总体框架

3.1 控源截污工程

针对工业类污染,继续加强重点工业集聚区、重点行业废水达标整治,完善工业集聚区污水收集配套管网。重点工业集聚区内企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针对污染较为严重、废水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应着重进行排查,开展企业专项整治,对违规项目依法采取关停、整治、罚款等措施。

对于船舶港口污染,制定船舶修造厂污染防治设施改造计划,对有问题的船舶依法强制报废或改造,规范船舶修造和拆解行为。开展沿江、内河港口、码头、装卸站、船舶修造厂废水治理与废弃物处理设施基本情况调查,从污水存储配套设施建设、垃圾接收暂存设施建设、区域污水管网建设、垃圾转运、风险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制定港口码头装卸站污染防治方案,并严格落实。

针对城镇生活污水,要完善污水管网,加快老城区管网改造。简单来说,要加强污水收集管网的配套建设和管理维护,尤其是支管网建设,扩大纳管范围,稳步提高城乡污水收集能力。要结合城镇集中居住区旧城改造、道路改造、新建小区建设,加快实施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对于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尽快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

3.2 水利循环调度工程

由于现有调水方案对河道水质污染的缓解效果有限,因此要开展引调水试验对调水方案进行优化,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实现联合调度,针对不同典型条件下闸泵系统复杂水情,在满足防洪和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方法进行方案比较,获取水体自净的最佳引水流量、引水时间和流速等参数,最终确定大幅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闸泵调度优化方案。

3.3 重点河段清淤及生态强化修复工程

联合河道管理部门,对底泥淤积严重的河段,尤其是城区至国控断面区间开展疏浚,减小上游底泥扰动对国控断面水质的影响。同时,通过移栽挺水植物、设置人工浮床等方式进行生态强化修复,改善重点河段的水生态系统结构,逐步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3.4 控制断面稳定达标保证措施

一是实行河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由行政首长作为河长直接负责水功能区保护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进行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超排、偷排等行为。将河道管理任务分解到汇水区各行政单元,建立责任落实及追查制度,确保水环境管理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二是加快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重点污染源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覆盖率。三是加强环保宣传和公众参与,引导市民爱护水环境、节约用水,同时参与社会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4 结论

本文针对靖江市城区河道污染进行成因分析,按照“分类、分级、分区、分期”理念提出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方案。简单来说,先对重点区域进行排污口排查及整治,再通过优化的闸坝调度方案引长江水进入城区,同时开展河道垃圾清理、船舶油污清理等,改善城区水体水动力条件。重点河段要进行清淤及生态强化修复,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另外,要从行政监管、监测网络建设、环保宣传和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明确政府、企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国控断面达标的长期有效机制,这对平原闸控河网区水环境改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靖江市氨氮断面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靖江市应急管理学院揭牌成立
氨氮降解菌株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
Reading in My Life
一种精确的轮胎断面束缚方法
高深度大断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探索与应用
氨氮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中氨氮处理方法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