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巩固提升碳汇与健全碳汇市场路径研究

2022-04-15李杰玲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江西秸秆林业

李杰玲

(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南昌 330036)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全国两会都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这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广泛关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要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稳定现有森林、草原等固碳作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升生态农业碳汇,同时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江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累计筹集流域补偿资金174.4亿元,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湿地保有量达到91万hm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居全国第二位。江西率先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被列为首个“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资产进而转化为财富的资源资产化创新方案,是江西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体现,也是践行以碳汇经济为引领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又一体现。江西积极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稳步推进碳汇工作;同时,深入开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积极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1 江西省碳汇及碳汇市场情况

1.1 林业碳汇情况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林木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开展湿地保护和恢复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多年来,江西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开展大规模造林和天然林保护修复,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启动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森林碳汇量也大幅度增加。目前,江西森林面积达1 033万hm2,活立木蓄积量为6.85亿m3,每667 m2乔木林蓄积量为5.26 m3,湿地保有量稳定在91万hm2,湿地保护率为61.99%,11个设区市全部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江西是全国“最绿”省份之一。据估算,2020年江西森林植被碳储量为33 600万t,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净吸收碳量为1 013万t,相当于吸收3 714万t二氧化碳,产生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

1.2 农业减排情况

江西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积极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超过98%。江西积极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3.72%,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同时,开展沼气能源推广行动,以打造升级版江西“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为核心,推广“N2N区域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利用废弃矿山治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等先进模式经验。通过畅通农业机械化发展各个环节,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通过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节能农机装备,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推广新能源技术,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绿色、智能、复式、高效农机化技术装备普及应用[1]。据估算,2019年江西农业碳排放总量为0.016亿t,占总排放量的0.77%。

1.3 碳汇市场情况

江西作为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省,生态补偿机制比较健全,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为349万hm2,天然商品林保护面积为214万hm2,每667 m2的补偿标准统一提高到21.5元/年,位居全国前列。开展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初步建立江西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基础数据库。打造林业碳汇交易系统,制定地方林业碳汇交易管理办法,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依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江西省情的林业碳汇交易模式。据估算,截至目前,江西林业碳汇累计交易4 924宗,交易量达到4.48万t,交易额为65.3万元。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碳汇增长空间小

一是森林面积增长空间小。目前,江西可供新造林的荒山荒地已经不多。此外,江西每年征用林地都会带来林地和森林面积的减少。2020年以来,国家明确要求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及防止耕地“非粮化”行为,江西今后可供植树造林的用地空间将日趋紧缩,森林面积及森林覆盖率增长潜力将日益缩小。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近些年,江西森林蓄积量增长幅度较大,但仍然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还有约200万hm2低产低效林亟待改造,江西针叶林面积大,森林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是资源保护压力大。虽然各地生态保护意识普遍提高,但一些地方仍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乱征滥占林地湿地、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2.2 农业减汇空间小

一是农业减排空间小。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大于90%,从国家要求来看,江西近几年粮食生产任务只能增不能减,每年必须至少产出粮食215亿kg。水稻生产过程中,秸秆腐烂产生甲烷等气体,是农业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这是难以避免的刚性温室气体排放。二是机械化程度不高。与发达省份相比,江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要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有效提高江西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江西地处丘陵地带,发展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农机具难以实现。

2.3 碳汇市场不健全

一是林业碳汇交易中产权界定和归属不明。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组织化形态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具体方式因各地政策不同而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制度供给状态下,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利益实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由于农户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组织化形态多样,涉及林木的权利归属就可能存在多个主体,从而导致权利归属不明确[2]。二是市场消纳渠道少且量小。当前,全国统一碳市场尚未将森林碳汇作为抵消机制纳入交易体系,江西亦非国家试点市场,江西自行推进的试点交易开发的林业碳汇仅仅依靠少量碳中和活动消纳。市场需求量小严重阻碍了林业碳汇开发进程。三是碳汇项目开发成本较高。相关方法学监测计量方法复杂,技术难度大,与其他自愿减排项目相比,其开发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3 对策建议

3.1 提升林业质量,巩固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碳汇

一是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大力推进科学绿化,深度挖掘现有林地造林潜力,精准落实绿化空间,严禁违规占用耕地造林;推进退化林地、沙化土地、水土流失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鼓励在废弃矿山、荒山荒地裸露山体上恢复植被。提升天然林生态功能,科学开展天然林保护性修复,针对稀疏退化天然林,充分利用天然林自身调控能力,适当采取补植补造等措施,加快森林正向演替,逐步修复退化天然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通过保住资源存量、努力扩大增量和提升质量,提升森林碳汇总量[3]。二是加快湿地保护修复。严格保护重要湿地,强化管控责任,禁止非法占用,深入开展小微湿地建设,逐步建立以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各级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小微湿地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稳定湿地碳库。三是加快草地保护修复。落实草地保护制度,强化草地空间用途管制,严禁不符合草地保护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实施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加强武功山山地草甸、鄱阳湖滨湖地区和赣江流域湿地草场等草地资源保护与修复。

3.2 统筹推进农业增汇,有效提升农业碳汇能力

一是坚持种养结合。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推进品种改良,推广精准饲喂技术,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持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区)推进,加强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推进粪肥还田利用,减少畜禽粪污管理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推进秸秆清洁能源利用。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减少秸秆露天焚烧的温室气体排放,探索构建秸秆利用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挂钩机制。拓宽秸秆原料化利用途径,生产环保板材、炭基产品等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4]。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复式、高效农机装备,培育壮大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供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提升作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要创新并研制节能低耗绿色智能化农机装备。

3.3 健全碳汇市场,提升碳汇经济效益

一是明晰林业碳汇交易的产权界定与权属联动。林业碳汇交易不仅涉及林权流转,还更多地涉及碳汇权归属和转移问题。林业碳汇交易制度设计应该厘清林权与碳汇权的差异,明确林业碳汇交易中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更好地保障农户从事林业碳汇交易的合法权益[5]。应落实林权权益,进一步健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加快林地经营权登记,做好林权登记与林业管理衔接。二是拓展江西碳汇消纳渠道。鼓励江西大型活动及会议、公共机构、国有企业实施碳中和,拓展江西碳汇消纳渠道,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企业、个人参与的“碳汇+”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引导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碳汇交易模式。三是提高政府在碳汇市场构建中的地位。增强林业主管部门在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管理中的参与度,在具体的市场管理与运行方面,政府部门成立综合管理机构,规范市场和监督交易。四是不断完善交易的内容和方式。进一步完善林业碳汇交易相关机制,推进林业碳汇资源交易,建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力度,增加林业碳汇市场供给。鼓励将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碳交易履约企业优先购买林业碳汇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同时,鼓励将林业碳汇作为一种抵消机制纳入江西用能权交易体系。

4 结论

目前,江西主要面临三大碳汇问题,即林业碳汇增长空间小、农业减汇空间小、碳汇市场不健全。未来,江西要不断提升林业质量,巩固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碳汇;统筹推进农业增汇,有效提升农业碳汇能力;健全碳汇市场,提升碳汇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江西秸秆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江西银行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land produces
我爱江西奶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