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媒体贸易战新闻批评话语分析

2022-04-15谢玉容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语料库中美

谢玉容

(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12)

由于长期的贸易顺差,特朗普执政期间其领导的政府将本国贸易逆差归咎到中国身上,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发动对华“贸易战”,导致中美贸易关系持续恶化。中美两国媒体对贸易战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对中美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新闻媒体是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能控制人的思想,而且能渗透进入人的心理结构,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1]。社会精英通过大众媒体内容和结构控制有助于维持其权力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复制[2]。贸易战作为当下最为重要的经济话题之一,两国媒体对此做了大量新闻报道。鉴于贸易战新闻对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学界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颜冰和张辉用趋近化语言策略对中美贸易战话语进行批评性分析,指出中方使用更多空间趋近策略,取缔了对方行为合法性;而美方使用更多价值趋近策略,努力增强自身合法性[3]。欧洁根据及物性视角下的各个过程对BBC News和China Daily有关对中美贸易战的英文报道进行分析,揭示不同国家对此次事件不同的见解以及背后蕴含的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4]。刘立华和童可将中国主流媒体报道的“中美贸易战”新闻为语料,借助诠释包裹分析框架,探析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在“中美贸易战”话语塑造国家形象[5]。霍普韦尔提到美国通过战略叙事将其激进的贸易政策措施合法化并研究发现美国贸易政策的统一逻辑始终是贸易保护主义,既保护脆弱的行业,又支持其他行业实现和维持它们的全球主导地位[6]。

迄今为止,贸易战新闻话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中大多论文仅基于规模相对较小的语料,语料库所包括新闻往往不足50 篇,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偏少。此外,现有研究主要以英语语料为研究对象,例如欧洁的论文比较了BBC和China Daily,两者都是英语语料,未能考查汉语语料和英语语料的话语特征,和其背后深层次的意识形态根源。

鉴于新闻媒体对塑造社会民众思想观念的重要影响,而中美贸易关系事关中美两国的经济往来,对中美两国贸易战新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探索以下三方面问题:(1)中美两国主流新闻媒体贸易战新闻如何描述行为主体双方?(2)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如何论证各自国家在贸易战中自身行为的正当性?(3)中美两国主流媒体贸易战新闻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根源。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语料

本文研究的美国新闻媒体语料来自FACTIVA数据库。以USA Today; the Wall StreetJournal,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New York Times为来源,以trade war with China 为检索关键词,以全文字数超过500 字及在文中出现“China”为检索标准,从该数据库中搜索了美国媒体自2017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12 月13 日期间的新闻报道,自建美国贸易战新闻语料库,该语料库由327 篇英文新闻组成,形符总数共403,152 词。本文研究的中国新闻媒体语料来自慧科中文报纸数据库,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和《经济日报》为来源,以“贸易战”为检索关键词,以全文数字超过500 字且文中出现“中美或美国”为检索标准,搜索了同时期的中文新闻报道,自建中国贸易战新闻语料库,该语料库包括320 篇中文新闻,形符总数269,565 字。两个语料库所选取新闻报道时间跨度相同且文件数量相近,但是由于语言差异,两个语料库的形符数不同,故而对本研究有关词汇和句式结构比较分析时均以每千词为单位,以确保分析的客观性。

(二)理论框架

本研究旨在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媒体贸易战话语语言特征,探析造成各自不同话语特征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根源。

在任何社会,意识形态和媒体的话语结构之间都存在联系,大众传媒(报纸)是社会中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因为当他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而采取不同的立场[7]。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影响社会大众,操纵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信念,例如他们对于某些具体事件的思考模式,或者他们对于重要社会事件的认识、态度和意识形态;间接的目的是控制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根据这样的情感信念展开行动(例如:投票、购买、游行和斗争等)[8]。梵·迪克指出在话语中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控制的主要战略之一是将意识形态图式中群组关系显化出来,“我者”和“他者”是如何在话语中被描绘的,并由此提出了“意识形态”方阵模型[9]。其表述为4 个方面:1)强调“我者”优点;2)强调“他者”缺点;3)弱化“我者”缺点;4)弱化“他者”优点。在意识形态方阵中,“我者”往往倾向于美化自身,而丑化“他者”(反对者、竞争对手或者持不同意见者)。

中美两国主流新闻媒体对贸易战进行的新闻报道必将受到各自所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这影响了他们如何报道贸易战中的“我者”和“他者”,继而影响两国民众对“我者”和“他者”的认知,甚至影响中美贸易关系能否正常化。

(三)研究步骤和方法

语料库语言技术可以识别出在新闻语篇中反复使用、构建和延续新闻价值意识形态的约定俗成的话语手段[10]。本研究借助语料分析工具AntConc3.3.0,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贸易战行为主体China(中国)和America(美国)搭配的词进行分析来探索两国媒体如何描述行为主体双方,揭示这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然后通过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探索中美媒体如何论证各自行为的正当性;最后两者差异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根源。

首先,用AntConc3.3.0 软件以“China is”和“美国是”为检索词,对其后的表语进行统计,并结合“意识形态”方阵分析两国媒体如何描述“他者”。其次,以BNC(英语国家语料库)为参照,生成美国媒体贸易战新闻的关键词表,又以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为参照,制作中国媒体贸易战新闻的关键词表。关键词是对比考察文本和对照词表得出的出现频率较高的词[11]。识别高、低和统计显著频率的词语有助于识别和探索语料库中的语言意识形态[12]。出现频率高的关键词是新闻媒体想要传播给大众的重要信息组成,它们能够反映中美新闻媒体各自关注的焦点和背后的意识形态特点。最后,探索两国媒体不同话语策略背后的意识形态根源。

二、结果和讨论

(一)中美两国主流新闻媒体贸易战新闻如何描述行为主体双方

中美两国媒体对贸易战所作的新闻报道主要围绕中美两国的贸易冲突的演进展开,并且应用了符合自身利益的语言策略对贸易对方做了大量的描写。中美主流媒体如何描绘贸易对方,如何构建对方的形象,影响本国民众的认知?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比较两国媒体对“他者(贸易对方)”的描述,对比双方采用的语言策略。故而,接下来先后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和中国主流媒体各自对“他者”使用了哪些词汇进行描述,采用了何种语言策略。

1.China is搭配分析

本文以 China is 和“美国是”分别为节点,利用Antconc 的Concordance 功能,提取上述2 个节点之后出现的词条,分析中美媒体如何描绘贸易战中的两个行为主体。通过观察节点词右侧出现的内容,可以了解话语语义韵展现的态度倾向,透析两国媒体对彼此所持态度及其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根源。首先以“China is”为节点,在Antconc 中选择Concordance 功能,将出现在China is 右侧的内容进行统计分类,分类显示:“is”后面通常紧跟的单词有V-ing( 动词ing 形式)、V-ed(动词过去分词)、adj.(形容词)、noun(名词或名词短语,为了便于分类,两项都标记为noun) 和prep.(介词短语,标记为prep),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China is…搭配分类表

根据上表, China is V-ing 一共102 项,现在进行时态居多表明美国媒体密切关注当前贸易战的发展。其中 “China is suffering sth 中国遭受...”共11 次(paying sth 出现了8 次,bearing sth 2 次,suffering 1 次),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正在付出代价,贸易战中中国是 弱 势 的 一 方;“China is causing problems中 国 造 成 问 题”共7 次(attacking,casting,denting,chilling,hurting 3 次),美国媒体将中国描绘成问题制造者,中国在给美国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 “China is fighting back 中国反击”共7 次(fighting,retaliating,threatening 2 次,targeting 3 次)。出现频率较高的动词suffer,attack,fight 常用于敌我双方的搏斗,美国媒体借助它们描绘了中国正在给美国造成各种问题,中国需要为贸易赤字和其他问题付出代价,而美国发动贸易战是对外来威胁的主动出击。

除了China is V-ing,其他四项搭配中最多的是 China is noun(名词或名词短语)。通过分析China is 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的情况,能够了解在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国政府和媒体如何看待中国。China is 后面的名词成分按照身份角色和关系进行分类,其中身份角色又细分为:经济、贸易、金融、制造、技术和政治6 个方面(见表2)。

美国媒体描绘的中国在经济方面已经是世界经济强国、是经济侵略者aggressor 和掠夺者predator、是不遵守世界经济秩序的糟糕公民、是美国政府债券最大的持有者、是世界工厂、是技术赶超者,而对华贸易战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执政理念下重振美国经济方案的核心环节。美国媒体从经济、政治和技术角度全面地勾勒中国形象,将其塑造成美国维持霸主地位的最大威胁(见表2)。

表2 美国媒体中的中国身份角色

表3 美国媒体眼中的中美关系

如表3 所示,美国媒体贸易战新闻关于中美关系的表述中对抗关系的表述多于合作关系的表述,中国被视为是美国的问题、挑战、威胁、竞争者,乃至敌人。综上所述,在美国新闻媒体眼中,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又是最大的市场,是美国政府债券最大的持有者,在技术方面也赶超美国,然而中国的崛起是通过掠夺侵害美国利益(例如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在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中国的技术进步是在掠夺美国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而美国发起贸易战是对经济掠夺者和技术侵害者的反击,试图将特朗普政府发起贸易战的原因归咎到中国身上,将发起贸易战的理由合法化和正义化。

2.“美国是”搭配分析

接下来,以“美国是”为节点,在Antconc 软件中应用Concordance 功能,将“美国是”节点右侧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是”表示解释或分类,它常常出现在判断句,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类属关系。统计显示“美国是……”一共出现了56 次。其中,2 次后面跟的是形容词性成分“美国是非常着急的”和“美国是比较善用通过贸易战遏制对手的赶超和发展的”,在这两个句子中“是”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2 次引导疑问句“美国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放弃这个巨大的机会吗?”1 次后面跟的是动词成分“打着知识产权的幌子搞保护主义”,“是”在这个句子充当判断动词;其他52 次后面跟的均为名词性短语,“是”在这些句子中均为判断动词。这52 项名词性短语的结构为:.......者、(的)国/国家、市场和来源地(国)三大类,根据话题的所属范畴,本文将它们归为三类:政策、贸易和经济(见表4)。

表4 贸易战新闻中中国媒体笔下的美国身份角色

根据表4 所示,与美国媒体不同的是,中国媒体在贸易战新闻中对美国的描述极少使用贬损意味的名称,体现出我国媒体相对客观公正。我国媒体客观理性地报道中美贸易现状,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货物出口市场,但是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此外,美国虽然在货物贸易方面是逆差,但是在服务业和利润方面却是顺差。其次,中国媒体贸易战新闻中,没有出现竞争者、敌人等对抗关系的名词,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特点。

(二)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如何论证各自国家在贸易战中自身行为的正当性

舆论即战场。在中美贸易冲突的过程中,两国的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各种话语策略,对本国民众进行舆论宣传,争取民众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支持。中美两国媒体分别如何论证各自国家在贸易战中各项举措的正当性呢?通过考查两国贸易战新闻的“关键词”,可以了解两国诸多贸易战新闻着重向本国民众强调什么,想要塑造什么样的观念和态度。

“关键词”指的是跟某一标准相比其频率显著偏高的词,偏高的程度就是该关键词的“关键性”[13]。根据这个定义,目标文本与参照文本相对比,在目标文本中出现的频率高的词即为该目标文本的关键词,而关键词的关键性的衡量也是基于参照文本统计而来。从众多的资讯中提取关键词,能够帮助我们揭开纷繁复杂的表象深入有效地挖掘出问题的本质。新闻媒体常通过反复频繁地使用某些词语,让这些词语不断影响并塑造受众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本文对关键词的词义进行全面分析,挖掘中美媒体贸易战话语背后的政治意味和意识形态特征。

我们用antconc3.3.0 制作关键词表,首先以BNC(英语国家语料库)为参照,生成美国媒体贸易战新闻的关键词表;又以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为参照,制作中国媒体贸易战新闻的关键词表。接着,选取位居前20 位的名词性关键词进行比较分析,将筛选出的前20 个关键词按照关键性降序排序(见表5)。

可以看出,中美媒体的贸易战新闻都涉及大量对双方国家和政府在这场贸易战中所扮演角色的描写,这可以从双方排名前3 的3 组词语看出来,中国媒体贸易战新闻排名前3 的关键词包括了“美国”“中国”“贸易”;而美国媒体贸易战新闻排名前3 的关键词包括了“China””Trump””Trade”。值得注意的是Trump 出了3807 次,通过ANTCONC 的Collocates 搭配功能检索发现,Trump 的搭配主要包括了:所有格's(1072 次),Mr.(926次),administration(407 次),President(392次)。通过Clusters 功能发现Trump's右侧出现频率高的名词短语包括:Trump's trade war,decision,trade policies,tariffs on,chief economic adviser,re-election,top trade negotiator,son-in-law。事实上,Trump 所代表的美国政府是中美贸易战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并且特朗普在任时通过发表相关言论引起社会大众和美国媒体的关注。

表5 中美媒体贸易战新闻关键词表

两国贸易战新闻中属于经济范畴的关键词有部分重叠,但也有一些是不相同的。相互重叠的经济范畴词汇包括:trade 和贸易(经贸)、tariff 和关税、companies 和企业、economy 和经济、market 和市场,它们表明两国媒体都关注中美双边贸易摩擦和相互增税对双方国家的经济、市场和企业的影响。不过,在美国媒体贸易战报道中,“goods”“products”出现在排名前20 的名词性关键词中,美国媒体大量报道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产品)加征关税的情况。而在中国媒体贸易战新闻中“发展”“合作”“美元”在名词性关键词中位居前列。

究其根源,特朗普政府将“美国优先”当作施行政策举措的指导思想,在对外贸易中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施行贸易保护主义。1971 年美国对外贸易顺差结束之后陷入长期的逆差,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1974 年贸易法》,出台了贸易保护主义性质的“301条款”。该条款规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若发现美国在与他国的贸易往来过程中有不公平、不合理及歧视性的事情发生,可以根据总统指示对他国施行报复,以促使对方遵守协定或修正其行为。借此法案,美国将发动贸易战合法化,将对产品或商品加征关税作为主要手段,故而“goods”和“products”等词在美国新闻报道中高频出现。而中国媒体贸易战新闻中“发展”“合作”在关键词中位居前列,强调中国始终把与他国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进而促进本国发展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

(三)中美两国主流媒体贸易战新闻的意识形态根源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媒体不仅仅是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为一国外交政策服务,而且因其本身成为巨大的财源,从而成为国家利益的一部分[14]。中美两国媒体如何发挥各自作用,影响或控制本国民众,以服务各自国家的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和统治?

一方面,根据意识形态矩阵,美国媒体在贸易战新闻中不断提到中国“他者”是美国的“挑战”、经济敌人、战略对手、贸易敌人,挑起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敌对情绪。究其根源,盎格鲁—新教塑造了美国的国民特性,新教即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基督教,而基督教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在教内实行宗教平等;不宽容异教;主张普世主义。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中提及美国现在的实际敌人和潜在敌人是伊斯兰好斗分子和中国民族主义[15]。特朗普执政期间频繁通过推特发表对华不利言论,在新闻发布会中也常常提及中国对美国的威胁和对其国家利益的损害。美国的统治阶层和社会精英阶层频频通过著书立说和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凭借其社会影响力博得新闻媒体的注意;而美国的新闻媒体大多是私有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精英的言论进行报道,更加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因而,可以说,控制了语言就控制了思想[16]。美国社会精英和统治阶层为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自身言论的影响力,操纵着美国的新闻媒体,进而操纵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

另一方面,根据意识形态矩阵分析,中国媒体在贸易战新闻报道中并未采用强调“我者”优点和“他者”缺点的策略,而是强调中美两国的合作和共同发展,原因在于中华民族信奉“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主流思想,而“和”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中国政府在发展道路上坚持和平发展。“和而不同”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源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尊重它国利益,主张求同存异,追求互利共赢[18]。“和”的儒家理想,不同于美国所推崇的“普世价值”,两者的区别在于儒家思想尊重他国利益,而“普世价值”是向别国强加自己的价值观;前者关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者则践行“己所欲,施于人”。中国新闻媒体的贸易战报道也遵循了“以和为贵”的原则,客观中立地报道中美贸易战的进展,引导社会大众理性看待贸易战。

三、结语

本文基于语料库方法,用antconc 软件的搭配功能考察了“China is”和“美国是”后面的搭配内容,发现中美两国媒体描述行为主体双方时采取了不同的话语策略—美国媒体明显地贬损“他者”,将中国塑造成美国的“敌人”;而中国媒体的贸易战新闻并未采用相同的话语策略,强调双方的合作。随后,运用antconc的keyword 关键词表功能,考查中美两国媒体关注的焦点,结果显示中美两国都关注经济、贸易、关税、市场,不同的是美国媒体关键词还包括了产品和商品,这是由于美国政府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帜对中国政府征收关税,以期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独有的关键词包括了合作和发展。中美两国主流媒体贸易战新闻话语策略的不同根源于两国不同的的意识形态:美国主流新教文化和中国儒家文化。前者笃信美国是天选之子,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而后者信仰儒家文化,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语料库中美
全球化困境下的中美经济关系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雪中放牧新风景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与监管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