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十三五”期间水质监测分析
2022-04-15方文华余传冠
方文华,余传冠,兰 佳
(杭州市淳安生态环境监测站,杭州 311700)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属钱塘江水系,地处安徽南部和浙江西北部。流域内溪流纵横,水系呈羽状分布,主要河流有新安江、武强溪、东源港、枫林港和云源港等20余条,最终都汇集于千岛湖。流域面积超过10 000 km,其中60%在安徽省境内,约占钱塘江流域面积的1/4。“十三五”期间,经过多方治理,千岛湖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进一步加强该流域的水质监测与水环境管理十分重要。
1 千岛湖监测断面概况
“十三五”期间,千岛湖地表水监测设立13个断面(街口、威坪林场、小金山、航头岛、排岭水厂、茅头尖、三潭岛、姥山出口、大坝前、毛竹源、西园、百亩畈、密山)和21个测点(街口设立左、中、右3个测点,三潭岛、大坝前、小金山均设立上、中、下3个测点),单月一测,监测项目有33项,市控以上点街口、三潭岛、大坝前、小金山、茅头尖、航头岛、排岭水厂每逢双月加测一次。
2 水质监测及评价情况
地表水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不评价)。评价方法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和《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中的营养状态指数法。
3 千岛湖2016-2020年水质评价结果
3.1 “十三五”期间水质变化情况
2016-2020年,主要污染物全湖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十三五”期间,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存在一定波动,有缓慢上升趋势;粪大肠菌群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2018-2019年有明显上升;总氮在2016-2017年略有下降,之后呈现上升趋势。
图1 千岛湖主要污染物全湖均值2016-2020年变化情况
3.2 富营养化评价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千岛湖整体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营养状态,每年值均有所上升。评价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十三五”期间千岛湖湖区平均TLI值变化
3.3 按时间序列计算
千岛湖的水质功能类别为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按时间序列计算各点位评价指标的算术平均值,水质定性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十三五”期间千岛湖地表水水质定性评价
3.4 按空间序列计算
按监测点位计算五年间各评价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各监测断面水质定性评价如表2所示。根据水质功能类别,街口断面为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其他断面为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和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表2 “十三五”期间千岛湖各监测断面水质定性评价
4 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十三五”期间,水质有所变化的断面有威坪林场、小金山、排岭水厂和西园,主要影响指标为总磷。威坪林场断面由Ⅱ类水质下降为Ⅲ类水质,小金山、排岭水厂、西园则由“十二五”时期的Ⅰ类水质下降为目前的Ⅱ类水质,水质变差。其余各断面水质状况等级保持不变,无明显变化。
千岛湖湖区污染目前以含氮物质污染为主,总氮在上游西北湖区达到Ⅳ类标准,五年间在绝大部分断面中处于上升趋势。在总氮不参与水质考核的情况下,总磷成为千岛湖水质的主要定类项目,按照年均值,各断面处于Ⅰ~Ⅱ类水质,而且绝大部分断面表现为上升趋势。“十三五”期间,千岛湖整体富营养化水平介于31.5~33.1,处于中营养状态,2020年较2016年有所上升。
5 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质问题及原因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和浙江省、杭州市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千岛湖在全国61个重点水库中走在前列。但对照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千岛湖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一是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倍增。原因是千岛湖从战略水源地转变为现实饮用水水源地,敏感生态环境的保护压力倍增,存在空间差异较大、上游来水污染负荷较大、局部库湾水华风险加大等问题。二是流域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防治。原因是大量的农林业种植活动与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其对千岛湖入湖氮、磷的污染负荷占比较高。三是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全面协同推进。原因是千岛湖库区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逐年上升,氮、磷浓度上升问题突出,部分断面因氮、磷超标问题不能稳定达标,上游氮磷污染物输入仍占较大比重。四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推进。原因是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较落后,处理能力尚不能满足处理要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管网破损、终端出水水质排放标准不严等问题。
6 结论
针对千岛湖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质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4点对策。一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具体来说,要提升“污水零直排”建设水平,加强现有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和运行监管;持续推进全面彻底的污水纳管和严格的雨污分流,实现雨污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和处理全达标;实施脱氮除磷提标技术改造工程,降低化学需氧量、总磷与总氮排放。二是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要加大网箱养殖占用水域整治力度,有序发展生态渔业,深入研究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科学保护千岛湖水生态系统。三是深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要全面建立河湖清淤长效轮疏机制,推动小微水系保护与整治。四是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提高千岛湖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