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解残渣中矿粉的回收与利用分析

2022-04-15尚博文杨忠海翟晓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矿粉磁选收剂

尚博文,杨忠海,翟晓康

(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马鞍山 243051)

当前,硫酸法是国内生产钛白粉的主流工艺,其生产过程中钛精矿或钛渣经硫酸酸解后会产生大量的酸解残渣。当前,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回收方法,将酸解残渣的含钛物料加以利用。

1 回收方法的选择

1.1 酸浸法

酸解残渣不仅含有钛铁矿,还含有部分金属氧化物。这些金属氧化物在强酸环境下会溶解,而钛铁矿较稳定,会继续保持固体形态,通过过滤或沉降可实现固液分离,从而将酸解残渣中钛的品位提高。在高酸度环境下,钛铁矿也会与盐酸反应转移到液相中,因此盐酸浓度一般控制在较低水平,以不超过20%为宜。在低酸度下,铁、镁、铝等金属氧化物依然被有效浸出,综合浸出率保持在70%~90%。浸出时的温度以常温或不超过50 ℃为宜,温度较高会促使钛铁矿分解,要充分发挥盐酸的整体作用,减少损失。酸浸完毕后,依据精矿的过滤方式,调整砂滤范围,做好洗涤,做好酸碱浸出作业,选出的精矿返回酸解流程,当单独进行酸解时可与浓缩后的废酸反应,然后进行浸取除杂等作业。

1.2 萃取法

萃取法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萃取过程只是物质的转移或富集,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萃取的关键是萃取液的选取,萃取液一般为有机溶剂,能选择性溶解某些物质,萃取液一般与原溶液互不相溶或微溶,这样有利于萃取液的分离。酸解残渣的主要萃取剂有对苯乙烯膦酸、水杨氧肟酸、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钠等。另外,含有羟基、羧基的有机溶剂也可用于酸解残渣的萃取,萃取剂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多种萃取剂。这些萃取剂与水或酸性水不互溶,根据酸解残渣性质的不同,萃取率介于60%~80%,这些物质的萃取时间大体相同,基本为30~60 min。

1.3 重选法

重选法利用被分选矿物颗粒间的相对密度、粒度、形状的差异及其在介质(水、空气及其他流体)中运动速率和方向的不同,使之彼此分离。因此,重选法的前提是矿物之间有明显的密度差异,这种差异越大,越有利于矿物的分选。酸解残渣中主要的目的矿物为未分解的钛铁矿,该矿物粒度较细,密度较大,易于采用重选法分离。酸解残渣含有部分杂质,如铁、铝氧化物,酸解过后粒度极细,而且具有一定酸性,可采用旋流分离器或摇床进行分选。

1.4 浮选法

浮选法是根据矿物在水溶液中润湿性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酸解残渣的捕收剂有苄基胂酸、苯乙烯磷酸、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酸解残渣含有部分硅酸盐矿物,为了抑制其上浮,可添加适量抑制剂,如水玻璃、草酸、羧甲基纤维素等,其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酸解残渣具有很强的酸性,浮选前需要洗涤除去大部分H,使其呈弱酸性或中性。在该环境下,捕收剂能发挥最大作用,有时也在浮选过程中添加适量液碱调节pH,并调节浆料浓度,使其保持在30%~40%。pH调节完毕后,加入适量抑制剂抑制硅酸盐矿物,充分搅拌后添加捕收剂,捕收剂的添加量与钛铁矿品位有关,酸解残渣中钛品位越高,捕收剂添加量越大,捕收剂可单独使用,也有两种或多种混配使用,然后添加起泡剂进行捕收作业。

1.5 磁选法

钛铁矿具有弱磁性,可用强磁选机进行分离,而主要的脉石矿物(氧化硅等)无磁性,因此,磁选提纯酸解残渣可得到较好的效果。目前,该方法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酸解残渣中钛的回收率为70%~90%,选出的精矿可直接用于酸解。

酸解残渣经沉降后送入压滤机,得到的滤液含有一定的可溶钛,被称为淡钛液,可返回沉降池进行回收利用。压滤后的滤饼加水后打浆,并均匀通入强磁选机中,得到的精矿过滤并干燥除去大部分的水,滤液返回工艺流程或进行废水处理,但要注意返回工艺流程对产品吸油量、白度等的影响,尾矿处理后排放。该方法能实现连续作业,得到较好的回收率,处理量也较大,精矿指标稳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 回收矿粉分析试验

2.1 试验方案

收集100 kg泥浆压滤工序得到的滤饼,进行磁选回收,对得到的磁选回收精矿进行分析。按照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对矿源分析的要求,分别进行细度、纯净度、品位对比和酸解试验。为做对比,取本公司现生产用矿进行对照试验,控制其他条件一致,唯一变量为矿粉来源。

2.2 细度对比

分别称取10.00 g生产用矿和回收精矿做325目筛余,结果如下:生产用矿余4.1%,回收精矿余12.7%,回收研磨余6.5%。因为后面的酸解试验需要将矿粉细度控制在10以内,所以将回收精矿放入研磨机中研磨2 h,避免酸解试验中细度差异过大。

2.3 纯净度对比

分别称取10.00 g生产用矿和回收精矿,将其分别置于两个400 mL烧杯中,各加入300 mL水,搅拌均匀后静置2 h,观察其情况。观察发现,生产用矿的液面有杂质,其为配矿时带入的极细矿粉和灰尘;而回收矿的液面干净,下层在矿粉上覆盖了一层灰色杂质。

2.4 品位对比

取适量生产用矿和回收精矿送至检测中心做荧光组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生产用矿和回收精矿的荧光组分

2.5 酸解试验

试验反应浓度为87%,各种矿的酸矿比、酸解条件和浸取水量如表2所示。试验反应容器采用400 mL烧杯,78 g矿粉体积约为40 cm,投矿体积与反应容器体积比为1∶10,与实际生产相近。先向400 mL的烧杯中加入定量的浓硫酸(93%),再倒入称量好的矿粉,充分搅拌10 min,杯底没有明显的结团后加入引发水。引发水加入后继续搅拌,待杯中温度开始上升,将烧杯置于事先已经升好温的电炉上,搅拌到反应开始,至冒泡最高点关电源。记录每种矿反应时间(从开始加热至冒泡的时间)和固相物高度、颜色。

表2 各种矿的酸矿比、酸解条件和浸取水量对比

生产用矿反应较为平稳,冒烟后酸矿混合物液位缓慢上升至最高点,反应结束后逐渐下降形成固相物,固相物较为坚硬紧密,表面有少许气孔;生产∶回收2∶1和生产∶回收1∶1与生产用矿反应情况相似,略微剧烈一些。回收研磨反应最为剧烈,冒烟后酸矿混合物液位迅速上升至最高点,反应结束后逐渐下降形成固相物,固相物较为疏松,且裂缝较多。

酸解反应结束后,将烧杯放入105 ℃的烘箱内熟化0.5 h,取出后加入浸取水,置于65 ℃水浴锅中加热浸取4 h。

浸取4 h后,都加入5.5 g同种铁粉进行还原,待反应至无明显气泡产生时,用硫氰酸铵指示剂检测,未变红说明三价铁已经除尽。还原完将钛液搅拌均匀,取100 mL测酸解率,其余钛液全部抽滤,将滤渣烘干,测泥浆残钛含量。

生产用矿实际泥浆残钛含量一般在30%左右,试验中采用真空抽滤,其过滤性能相比卧式板框较差,泥浆残钛结果偏高,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种矿的残钛试验结果对比

3 结论

鉴于磁选回收精矿的酸解率和泥浆残钛都较好,综合反应情况,其特征与钛铁矿类似,推测磁选回收矿粉中钛铁矿占比较高。结合本公司的设备情况,相比其他回收方案,磁选法的优势在于新增设备少,只需要添置湿式磁选机和烘干设备,不需要购置整套设备和其他辅料,成本回收时间短,更利于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矿粉磁选收剂
提高达钢烧结中钒钛矿配比的试验研究
链长对Salen型席夫碱捕收剂与金属铜铅配位能力的影响
抽屉式磁选器在高纯粉体材料磁选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矿粉和粉煤灰双掺用于配制混凝土的价值分析
胶磷矿选矿回水处理及应用研究
新型脂肪酸协同螯合类捕收剂对黑钨矿与脉石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自清式磁选器在小麦清理中的应用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加热技术与装置
粉煤灰综合利用磁选除铁工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