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而尽精微
2022-04-15申国华
文_申国华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纪委监委)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就要求我们干事创业既要把好大方向,做好重点事,也要迈好每一步,干好细小事,既要着眼长远,也要立足当前。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中庸》第二十七章,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中国古人注重整体思维,追求由博返约。“尽精微”的目的是“致广大”,而“致广大”的结果又促进了“尽精微”,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现如今,在日常工作特别是基层治理中,民生工作面广量大,涉及住房、教育、交通、养老等多方面,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写好民生这篇“大文章”,需要大智慧、大手笔,需要宏观上做好顶层设计,避免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同时更需要从小事抓起,日积月累,积微成著,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日常琐事,也许看似微不足道,却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另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局,群众的无数“小事”,是构成国家“大事”的“细胞”。现实生活中,如果这些小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圆满解决,群众的幸福指数就高;否则,在这些细枝末节问题上“掉链子”,必然会影响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从儿童视力到食品安全,从大龄青年脱单到大学生毕业就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做好国家大事的同时,总是不忘关注民生小事。正是从这一件件点滴小事上,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真切质朴的情感和对待工作真抓实干的品格。这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也是当代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深刻反映。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检验一个地方、单位基层治理、民生福祉效果,“木桶理论”最有说服力。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同样,一个地方基层治理状况如何,不是看其强项搞多大、做多强,而是取决于民生问题中的短板,基层治理中的盲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整改措施。如果从微小处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补齐工作短板,学会换位思考,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把群众放在心坎上,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就抓什么、干什么,抓实抓细抓落地,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基层治理搞得越来越好。
通常情况下,这些日常小事离老百姓最近,感触最深,但在现实工作中容易被忽略。在极个别干部看来,这些细枝末节问题影响不了大局。然而,客观现实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盲点问题,老百姓看得最清、体会最深,直接影响基层治理效能。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所以,搞好基层治理,注重顶层设计、宏观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固然值得称道,但也要注重从小事抓起,彻底清除基层治理盲点、堵点,在解决民生“小事”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从而“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在追梦路上奋力奔跑。
搞好基层治理,要善于集中群众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它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和现代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基层治理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人民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如果坚持走群众路线,问计于民,把老百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很多“老大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否则,不注重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很可能基层治理的盲点、难点都没弄明白,更谈不上整改措施,最终效果可想而知。其实,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搞好基层治理,离不开正确的政绩观做指导。基层治理点多面广,事情琐碎而复杂,而且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都可能直接影响基层治理效果。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事实证明: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打基础、重长远上下功夫,才能搞好基层治理,不断答好“民生卷”,并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搞好基层治理,要下好“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搞好基层治理,主要是在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上下功夫、使长劲,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彻底打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防治“急性病”,也不能“慢作为”,而是要像“绣花”一样,一针一针地“绣”,从小处做起,从点滴抓起,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以实干成就事业,以实绩普惠群众,以实效赢得百姓点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扣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天接着一天干,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