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产养殖中的鱼病防治措施

2022-04-15赵奇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

赵奇

摘 要 伴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水产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中易发生各类疾病,对水产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害。探究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常见的鱼病类型,提出水产养殖人员需采取鱼塘处理、鱼苗消毒及健全鱼病病害的预防工作等相关防治措施,促使水产养殖工作顺利实施。

关键词 水产养殖;鱼病类型;鱼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94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4.062

鱼病防治与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直接关联,应大力促使水产养殖产业朝着绿色无污染的方向发展。为避免鱼病暴发损害水产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提出需综合运用各种相关鱼病防治措施,确保鱼类正常生长,推动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

1 水产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药物的过度使用

在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对池塘进行定期的清洁管理,确保鱼类养殖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鱼类养殖水平和池塘的清洁度直接相关,部分水产养殖人员通过使用药物的方法,使池塘的清洁度符合相关的制度要求,积极提升了池塘水质的透明程度,但过度使用药物,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水体中的生物也会造成一定干扰。假如药物使用量过大,会对鱼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多数鱼类可能会因此而死亡。

1.2 不科学的药物选择方法

部分饲养人员因缺乏专业化的鱼类养殖技术,对鱼类疾病了解较少,虽然可以采取相应的疾病预防措施,但预防方法比较普遍,缺少针对性。在选取治疗鱼病的药物时,需对症下药,随意使用药物,会导致鱼类产生抗药性,加大鱼病治理工作的难度。

2 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类型

2.1 寄生虫类鱼病

1)车轮虫引发的鱼类病害。车轮虫的名字主要来源于其在水体中呈现椭圆的车轮状,车轮虫通常寄生在鱼的腮部和皮肤表面。鱼苗感染疾病后会表现出嘴部和头部变成白色,同时在水中不停地游动,由于病情的进一步加重,会导致鱼类的身体出现病变,皮肤逐渐变黑。伴随病情的深入发展,会使鱼类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神情不安、饮食量降低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造成鱼类死亡。

2)三代虫和环虫引发的鱼类病害。此类病害主要发生在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三代虫和环虫主要寄生在魚的腮部和皮肤表层等位置。随着病情发展,鱼类寄生的位置会出现很多黏液,且伴有呼吸急促的病症,部分生命力较弱的鱼苗,由于自身的免疫力较低,在疫病的长期干扰下会发生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3)小瓜虫诱发的鱼类病害,虽然这类寄生虫的体型比较小,但依然可直接观察到病虫,病虫从鱼鳃或皮肤部位进入鱼的体内,小瓜虫中的病菌会对鱼类组织造成严重破坏,致使其出现白色囊泡,然后逐渐演变为白色薄膜,致使鱼鳞迅速脱落,以至鱼鳍裂开甚至发生腐烂现象。

2.2 非寄生虫引发的鱼类病害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不仅会由寄生虫引发各种病害,同时部分化学药品的不科学使用也会使鱼类产生多种疾病,危害鱼群的健康生长。例如,部分化学药物会使鱼类产生氨氮中毒的现象,鱼类会表现急躁不安等症状,在发病期间不停地在水中游动,而且鱼的腮部会逐渐变黑,最终会导致鱼类逐渐死亡。例如受到铜绿微囊藻、蚌虾等非寄生生物的影响,或化学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皆可诱发鱼类发生病害。当鱼饵投食量过多,鱼类不能彻底食用,饵料剩余量过多,导致鱼群出现氨氮中毒等现象,病鱼身体逐渐变黑,且保持间断式的游动状态,直至沉至水底而死亡[1]。

2.3 细菌类鱼病

鱼类的体表通常会分泌出一定量的黏液,用来保护机体组织,增强其疫病抵抗性能,但当鱼类的体表黏膜遭受细菌侵害受到损坏时,鱼类的免疫抵抗性能便会不断降低,继而诱发细菌类疾病。常见的细菌疾病主要有以下2种。1)烂鳃病。一般发生在夏秋季,鱼群受到柱状黄杆菌的感染,鳃部开始慢慢腐烂,继而脱落,对自身的呼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2)肠炎病。由于遭受点状产气单胞菌的感染,鱼群腹部明显鼓胀,肠壁充血,最终因绝食致死。

3 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治疗方法

3.1 车轮虫类鱼病

针对由车轮虫造成的寄生虫类鱼病,可采取以下3种方法进行系统治疗。1)利用15 g·m-3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30 min,同时辅助1 g·m-3敌百虫药浴1 d。

2)利用水溶液对神农168进行有效稀释,稀释至

10 000倍,等药物充分溶解后将其均匀泼洒到池塘中,可有效消除车轮虫类寄生虫。3)车轮指环净溶液用水稀释至1 000倍,等药物充分溶解后,将其均匀撒到池塘中,亦可有效消灭车轮虫类寄生虫。

3.2 小瓜虫类鱼病

小瓜虫难以适应高温状态,当温度高于28 ℃会立即死亡,为彻底消灭此类寄生虫,需把鱼池的温度加热到28~30 ℃,鱼体表的孢子会迅速生长至成熟,致使小瓜虫顺利地从鱼体表彻底脱落。同时,还可选用5%的盐水配合2 mg·L-1甲基蓝溶液,对病鱼进行一定时间的药浴,或把配置好的药物溶液泼洒到池塘中,当发现病鱼体表的白点彻底消失后,表明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3.3 打印病

受到产气单胞菌的感染,鱼体表面会发生炎症,同时出现溃疡症状。鱼类患打印病后鱼体表面出现椭圆状的红斑,在鱼体表面呈现出红色,因此被称为打印病。病灶中间的鳞片迅速脱落,坏死的表皮逐渐腐烂,露出白色的真皮,继而充血发炎,形成溃疡疾病,严重时会露出骨骼和内脏,使鱼类游动速度变缓慢,食欲降低,继而衰竭致死。

可定期更换池塘的水源,避免对鱼体造成损坏,或定期泼洒金碘150 mL·hm-2,然后把参舒康、免疫多糖及免疫VC掺入饲料中,连续使用5 d,可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3.4 鳗鱼细菌性烂鳃病

鱼类感染柱状黄杆菌会引发烂鳃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其传播范围比较广,发病概率较高,全年均可发生,但夏季温度较高时此类疾病的症状较突出。鳗鱼发病后体色变黑、游泳速率变慢、食欲降低,严重时甚至停留在池边。剪开病鳗鳃盖可发现鳃丝边缘快速腐烂、鳃组织充血、黏液增多,腐烂位置呈黄色,且带有一定的污泥杂物,严重时大部分鳃丝彻底腐烂,仅留有鳃丝软骨。通过向鱼池中泼洒应激解毒灵,同时给鱼群服用利福鱼康、鱼肝宝及高效免疫多糖等药物,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5 拟指环虫病

鳗鲡拟指虫作为拟指环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可通过虫卵和幼虫向外传播疾病。拟指环虫病全年皆有发生的可能,20~28 ℃适宜此类寄生虫的生长,大量寄生会造成鳗鱼大面积死亡,幼鳗发生此类疾病的症状更为严重。通过对病鱼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当鱼群被少量虫体感染后,病鱼的鳃部完全充血,饮食活动可正常进行。当病鱼中度感染后,其食欲量不断降低,鱼鳃部位的黏液分泌量不断增加,鳃盖起伏异常,游动缓慢。当病鱼严重感染时,会出现饮食废绝、呼吸急促、鳃部严重充血及鳃丝短缺等症状。为有效防治这类疾病,可在鱼池内泼洒金碘150 mL·hm-2,同时喂食三环绝杀、高能免疫VC及鱼肝宝等[2]。

3.6 指环虫病

指环虫作为一种由多种病原引发的寄生虫性疾病,其主要利用虫卵和幼虫向外传播病原,在春夏季流行范围较广。病原微生物的大量寄生,使鱼苗出现大面积死亡,同时对鲢鱼、草鱼等具有极强的危害性。鱼群受到指环虫的大量寄生,鳃丝的黏液不断增多,呈现出苍白色的鳃丝,对鱼的呼吸活动造成影响,且部分虫体被挤出鳃外,鳃部明显肿胀,鳃盖张开,病鱼游动速度变慢,直至其彻底死亡。可利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理,或把三环绝杀掺入饲料中进行投喂,连续使用3 d进行治疗。

4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预防措施

4.1 清洁处理鱼塘

饲养人员在正式放养鱼种前,需对鱼塘进行清洁消毒,把池塘中的杂草和泥土等进行有效清理,加固处理池埂,并对其加强曝晒,有利于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在消毒过程中,可以使用生石灰,将其铺洒在池塘底部即可,如果池塘底部淤泥过厚还应该注意控制生石灰的使用剂量和时间,避免池水过肥导致浮游生物过度繁殖。

4.2 对苗种进行消毒

饲养人员在引进新鱼苗的过程中,需对鱼苗展开严格的消毒管理,确保鱼苗在放入鱼塘时,自身不带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把鱼苗放在15 g·m-3高锰酸钾溶液中或30 g·L-1氯化钠溶液中,依據药物的具体浓度、鱼苗的身体状况及水质变化等,对实际浸浴时间进行有效管控。例如,针对草鱼鱼苗,需在其腹部注射相应的灭活疫苗,或采用浸浴的方式,增强鱼苗的免疫抵抗力。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依照鱼苗的生长状况开展消毒工作,轮换使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等药物,为鱼类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实现疫病防治[3]。

4.3 严格进行饲喂工作

在饲喂过程中要严格把握饲喂时间和饲喂质量,严格按照“早开食、晚停食”的原则;饲喂的时候应该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饵料的新鲜,一般在8:00—9:00及15:00—16:00各投喂一次即可,在投喂的时候要遵循慢—快—慢的原则,一般80%~90%的鱼吃饱游走就可以停止投喂。通过严格的饲喂工作也能够保证水质的清澈,同时鱼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4.4 健全鱼病病害的预防工作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鱼类病害存在一定的发病规律:一般状况下,春季较为寒冷,细菌疾病的发生概率较高;夏季温度较高,通常由寄生虫引发鱼类疾病;秋季主要是突发性的鱼病;冬季气温较低,时常发生细菌性疾病。合理利用杀虫剂和抑菌剂等药物,确保鱼病预防工作的有效实施。

4.5 对症治疗鱼病

一旦鱼类发生病害,需利用相关设备开展疫病诊断,综合疫病的临床特征,找出具体的病原,同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上也要严格按照水质情况掌握用量。如果鱼类被寄生虫和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共同侵害,致使其发生病害,可轮换使用杀虫剂和灭菌药物,通常状况下,需先消灭病虫,然后再进行灭菌处理[4]。除此以外,很多鱼病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要注重鱼病的鉴别诊断,以便可以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4.6 运用微生态制剂与中草药综合防治

在鱼池中使用微生态制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不会造成化学药物残留,同时可优化水体质量,提升鱼类免疫抵抗力,降低鱼类发生病害的概率,有利于开展绿色养殖工作[5]。

4.7 药物预防措施

在日常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使用相关药物进行防治时,需注意针对鱼病类型合理配比药物,确保药物使用量的适用性,可在养殖池内规划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对不同鱼病进行有效防治。在投放药物的过程中,需增强对药物的管控,注意药物浓度。此外,避免在恶劣天气使用药物,确保药物的浓度可维持2 h。需把药物和饵料碾成粉进行投喂,并综合鱼类的生长特点,对饲料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如草鱼和青鱼喜爱菜饼,因此在黏合剂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菜饼和山芋粉配制成饵料,保证饵料具有一定的黏性和良好的浮沉性。在预防过程中也需要做好鱼种、饲料、渔场、食场及鱼用工具的消毒工作,从而全面提高预防效果。

5 结语

通过分析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鱼病病害,提出相关的鱼病防治技术,增加鱼苗的免疫抵抗力和养殖质量,提高水产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使鱼类养殖产业得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雪琳,薛飞.水产养殖抗菌药物防治鱼病的规范使用[J].农业与技术,2019(14):97.

[2] 黄博晓,陈晓鹏,郑晓生.水产养殖中有效强化鱼病防治工作的措施[J].北京农业,2019(24):136.

[3] 李云.祥云县水产养殖常见鱼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9(15):300-301.

[4] 张平.水产养殖中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要点:以鱼病防治为例[J].养殖与饲料,2020(6):118-119.

[5] 姚佳.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J].南方农机,2018(6):198.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
面向水产养殖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初探
水产养殖水体UV254和COD值相关性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水产养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系统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水产养殖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欢迎订阅2016年《水产养殖》
微生物与酶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及有机碳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