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疼痛改善及预后影响研究

2022-04-14林婉敏彭小文张琳罗丽芳何俊毅黄青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偏瘫针灸穴位

林婉敏 彭小文 张琳 罗丽芳 何俊毅 黄青锋

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突发性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它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脑卒中患者突然出现口眼歪斜、神志迷惘、说话困难的情况。在治疗该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后遗症,而偏瘫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指同侧面肌、上下肢及舌肌的运动发生障碍。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诸多脑卒中患者均可被治疗,但因治疗后,未经过有效的预后处理,使脑卒中致残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生活及心理负担。基于此,本院研究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疼痛改善及预后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 月~2020年6 月收治的已确诊为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80例,按就诊编号尾数分为对照组(奇数)和观察组(偶数),各40例。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等内容已有详细了解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诊断标准者;精神正常者;首次发病未进行其他方式治疗者。排除标准:心、肾等存在重大疾病者;长期使用助眠药物者;长期使用镇定剂者;意识不清晰,无法沟通交流者;不符合诊断标准者。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轻度偏瘫14例,中度偏瘫11例,中度偏瘫15例;年龄41~65 岁,平均年龄(52.56±5.34)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轻度偏瘫16例,中度偏瘫13例,重度偏瘫11例;年龄41~67 岁,平均年龄(52.57±5.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常规疗法为康复治疗法,向患者发布康复手册并讲解内容,并引导患者按照手册具体训练内容进行步行训练、坐立训练、床上训练,告知患者每隔0.5 h 或1 h 训练1 次,以正确方法进行训练才会有效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针灸治疗,使用环球牌针灸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70588,规格:100 支/盒,0.3×0.4 mm),取患者颈肩部的肩井、风池、颈百劳、肩俞等穴位,上肢手三里、合谷、曲池与外关4个穴位,对上述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使用补虚泻实针法进针后,在针炳处插入温针灸专用艾条(河南忠澜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规格:10 根/盒),切为3 cm 每条,留针30 min 之后取出,每间隔10 min 施针1 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VAS 评分、NIHSS 评分、治疗效果。①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从精神、情绪、社交、总体健康4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有5个项目,每个项目有5个答案,得分分别为1、5、10、15、20分,每个方面分值范围为5~10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2]。②采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使用0~10 共11个数字表示。若得分为0分,则为无疼痛;若得分为1~3分,则为轻微疼痛;若得分为4~6分,则为中度疼痛;若得分为7~10分,则为重度疼痛[3]。分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③采用NIHSS 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该表分为11个项目。若得分为0~1分,则为正常;若2~4分,则为轻微中风;若5~15分,则为中度中风;若16~20分,则为中重度中风;若>20分,则为重度中风。总分值范围为0~42分,分值越高,则神经缺损越严重[4]。④采用本院自制调查表对治疗后评价进行收集。治疗后,若患者上下肢不协调,面部麻木,不能说话,则为无效;若上下肢恢复正常,但说话困难,则为有效;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则为显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精神、情绪、社交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VAS、NIHS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3.26±0.96)分、NIHSS 评分(18.04±2.4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25±1.43)、(22.16±3.0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VAS、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为偏瘫,偏瘫患者易出现肩膀疼痛的情况,此种症状可能是因其肩周围肌腱、韧带挛缩、粘连或劳损所致。此病行动不便,会造成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产生不良情绪,因此需找寻快速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偏瘫过程中,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经过医疗者长期的临床研究应用发现,康复训练治疗所需时间较长,诸多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信心尽失,放弃治疗,因此需找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除了对患者行常规疗法外,还添加了针灸疗法。针灸属于中医疗法,具有调整和调和作用,可调和脏腑,调节阴阳。若机体处于偏盛状态,正确针灸方法则可使偏盛状态降低;若机体处于虚弱状态,则针灸可起到使其兴奋的作用[5]。脑卒中后偏瘫在中医上被认为是机体处于阴急而阳缓状态,因此需要阴阳调和。机体各穴位与其相关部位关系密切,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腧穴,在该穴位进行针灸可以产生祛风活络消肿、鼓舞气血周行的作用[6]。肩井与风池的经脉循行相同,疼痛、僵硬等气血不畅是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对该疾病患者采用针刺肩井穴治疗后,可以令其局部气血不畅引起的缺血缺氧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进而缓解临床症状,对于局部缺血缺氧所致的组织水肿也可产生改善作用。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肩井穴是上斜方肌的运动点,既是运动终板的分布处,又是上斜方肌的激痛点,针刺该穴位可以刺激激痛点,令其抑制作用得以发挥,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风池穴又称热府穴,属于足少阳胆经腧穴,位于手足少阳经、阳维、阳踽四脉之交会处,针刺该穴位可产生通经活络、通阳益气祛风、调和气血的功效。足少阳胆经筋脉循行于颈项部,同时与手少阳经、阳维脉及阳露脉交会,针刺该穴位时能够激发阳气,令寒凝疏散,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风池穴对内风或外风均具有良好的祛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颈肩疼痛症状。现代医学理论证实,针刺风池穴对椎基底动脉的压迫与痉挛情况具有改善作用,令颈部微循环得到缓解的同时,还可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局部组织的缺氧缺血状态有所改善,最终令颈部维持良性平衡的状态。颈百劳穴首见于《针灸资生经》,定位于《针灸集成》,为经外奇穴之一,具有补肺除劳、舒筋活络的作用。《针灸资生经》对其主治言“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说明最早百劳穴因对缓解疼痛具有疗效而提出并记载;其后又载“亦治项肌痉挛或扭伤回顾不能”。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精神、情绪、社交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通过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提升。刺激手三里穴位,可以消肿止痛,疏通经络;刺激合谷穴位,可以醒脑开窍,从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进而降低患者疼痛程度[7,8]。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运用针灸,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增强生活能力。刺激曲池穴位,可以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刺激外关穴位,可以联络气血,补阳益气,从而改善颈肩痛,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颈肩痛,不仅可以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针灸穴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夏季穴位养心
针灸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