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筝 飘在天上的传统文化

2022-04-14钱果果

中国新时代 2022年4期
关键词:纸鸢放风筝风筝

钱果果

如今风筝技艺随着时代的变化,工厂模式化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但仍有很多坚持手工制作风筝的手艺人。

春天到,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不少人选择在这个季节出门散步、放放风筝,去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

2022年3月10日,一只画有杭州亚运会会徽、吉祥物“江南忆”的巨型风筝,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自在“翱翔”。这款巨型风筝取名为“亚运龙”,顶端是一只龙头,象征着良渚文化时期的龙首纹形象,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传递着亚运精神。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早在古时,人们就将希望寄托于放飞的风筝。这种传统至今依旧保留,广受人们喜欢。

日久岁深的手艺

风筝,又称“纸鸢”或“纸鹞”,追根溯源,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最初并非人们踏青玩耍用的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信、测量、宣传等领域。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鸟来打听军情,叫木鸢。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风筝的制作材料随着我国丝织品和造纸术的发明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根据《独异志》记载,梁武帝太清三年,侯景围台城,簡文缚纸鸢,飞空告急,搬取救兵解围。

直到唐代,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艺术事业也随之发展。作为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风筝,也获得空前的发展。曾经一直被用于军事的纸鸢,开始向民间娱乐型转化。造纸术普及以后,物美价廉的纸取代昂贵的薄型材料,风筝做起来更简单。唐代诗人杨誉在《纸鸢赋》写道:“瞬息而上千里,咄嗟而游大漠。翔鹁仰而不逮,况青乌之与黄雀。”可见此时的纸鸢制作技术和放飞效果已有较高的水平。

宋代可谓是风筝的全盛时期,甚至走向“职业化”的道路。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诸行市》记载了当时京都有四百十四行,中间包括风筝。杭州城外有专业的风筝市场,放风筝用的轮车、风筝线都作为商品出售,同时还出现了专门放风筝的“赶趁人”。不仅如此,放风筝也成为宋代文人墨士艺术创作中的一类代表性题材,也因此让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流传至今的宋代宫廷画院待诏苏汉臣所画《百子图》,也生动地描绘了宋时放风筝的场面。

明清时期,我国风筝的发展进入新的鼎盛期。这一阶段的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会亲手扎绘风筝,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还以“书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放飞中风筝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诗其上,因而结合”的故事,编写了戏曲作品《风筝误》。

到了现代,放风筝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而风筝的种类,除原来的双线外,也已演变出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风筝的品牌及集中产地,也是丰富多样。

丰富多样 人才辈出

传统中国风筝最初的制作不复杂,概括起来简称“四艺”——“扎、糊、绘、放”,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日臻成熟,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神话人物等,应有尽有。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南通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市、天津市的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起风筝的著名产地,可能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潍坊了。山东潍坊作为中国民间风筝的起源地,制作风筝的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选材讲究,博采众家之长,极具地方生活气息,早在清代就已经成了风筝的重要产地,被称作“世界风筝之都”。潍坊风筝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鲁蝶”与“蜈蚣”,即蝴蝶形状的风筝与蜈蚣状的串式风筝。除此之外,各种吉祥图案、历史人物、花鸟鱼虫等也都是潍坊风筝内容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和多样了。

广东阳江也是赫赫有名的风筝之乡。阳江风筝最具特色的一个种类,便是在风筝上系藤片长弓的“灵芝”,放飞后,风吹弓弦作响,在几里之外都可以听见其鸣叫之声,被称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除此之外,蜈蚣风筝和花草鹞也是阳江风筝的一大特色。

开封风筝也备受瞩目。河南开封的风筝精美中不失古朴,优雅里又含吉祥,常绘有蝙蝠、松鹤等吉祥图案,是风筝中极具美感的一类。气场强大、种类繁多是开封风筝的一大特点,其中龙亭风筝和巨龙风筝最具名气。巨龙风筝长达百米以上,气势恢宏;在霸气的巨龙吸引住你视线的同时,开封的微型风筝则是走了另一个极端,精巧可爱,令人爱不释手。

除此之外,北京沙燕风筝和南通风筝、天津软翅风筝也是中国风筝中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种类。

北京沙燕形状为一只展开翅膀的燕子,不同于一般燕子的黑白色,北京风筝匠人在其上以彩色勾描出各样图案,可爱俏皮,也象征了吉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中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一环的妮妮,其造型创意就是来自北京沙燕风筝。

江苏的南通风筝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俗称“板鹞”。南通风筝造型简朴、高低音交响的哨笛装置和富丽典雅的工笔彩绘。南通六角板鹞是以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在一起的六角风筝,上面装有大小不同的“哨口”,放飞后随风发出鸣声。

天津风筝种类繁多,但以软翅为主,其骨架结构不以绳系,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撑,下面是软性的布或绢等材料,制作禽鸟或者昆虫,如鹰、蝴蝶、燕子、仙鹤、凤凰、蜻蜓等。还可以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例如用很多蝴蝶围绕着花丛而组成“百花齐放”,用很多鸟围绕着风凰组成“百鸟朝凤”等。

一根风筝线却能牵引出传统风筝制作者守护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的决心。风筝技艺随着时代的变化,工厂模式化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越来越多的流水线印刷,图案也新增了款式,材质更耐磨防水,风筝师傅的职业也逐渐被机器取代。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坚持手工制作风筝的手艺人。随着风筝艺术受众变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风筝行业。

宋长虹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风筝世家的她,自幼耳濡目染,向父亲学习传统风筝制作。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中出现的道具纸鸢,便是出自宋长虹之手。

为了让手工风筝坚持下去,宋长虹立志将宋室风筝推广出去,曾参加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远赴南非、伊朗等国家参加非遗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如此,宋长虹还参加了“我和我的家乡在抖音”百城好物之河南豫见家乡好物活动,通过直播推介,与网红主播互动,展示传统手工艺,提升手工艺品价值,助推河南非遗项目传承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河南非遗本土品牌。

作为传统手工艺,风筝的整个制作工艺从设计、造型、扎糊、彩绘等方面都包含着手艺人们对美的认知、追求。“做一只风筝,要经过扎、糊、画等过程。要玩得好,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浙江省宁波市风筝协会、宁波市风筝队主教练段震利直言,会做不算厉害,会做还要会放,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风筝带来的成就感。

段震利和宋长虹有着同样的想法:“风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一定要让制作工艺简单化。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制作风筝的行列,让更多人了解风筝文化。”他表示,“有人想学,我可以毫无保留地教。”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风筝文化的基础上,匠人们正在努力拓展风筝的发展领域,不断创新,全面推进,让风筝千年的历史文化继续流传后世,经典永存。

猜你喜欢

纸鸢放风筝风筝
趁着海风放纸鸢
忙趁秋风放纸鸢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放风筝
春暖花开放纸鸢
学做风筝
NO.3 纸鸢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