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书简(选)
2022-04-14古远清
胡秋原书信(4封)
远清先生:
手教收到多时,因恐寄书不易收到,至今始托友人带回挂号寄奉,收到后请示知。(《文学艺术论集》上下二册)[1]此书印后,当有关文学论文散篇,将来印出时当再寄先生也。
匆匆
即颂著安
弟胡秋原拜上
1月23日[2]
大著出版后,请示知,亦以便人带为安全也。
注:
[1]即为胡秋原文章类编(第一类)文艺哲学科学类《文学艺术续集1928-1979》,台北,学术出版社1979年11月版。此书由台北《中华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由胡秋原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图书馆以及托朋友收集在大陆时代写的半数以上的专书论文,其中有大量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艺论争原始资料。
[2]寄信年代为辛未年,1991年。
远清先生:
信收到。大作已刊在《中华杂志》季刊去年[1]第4期上。尚有薄酬,将另托人便中带上。“中华”将另函寄上。
所需照片,随函附上,敬请查收,并谢盛意。秋原正在病中,条幅容病好后再应命。
信由家人代笔。
敬颂
春祺
胡秋原敬上
1994年2月18日
注:
[1]即该刊1993年第4期登载了古远清《在论战中建树文学理论的胡秋原》。
远清先生:
台岛相逢,且得畅谈,至以为快。[1]因念先生前嘱命之事,不可再迟,乃赶写出以报雅命。弟书法拙劣,故极力藏拙,先生之命不敢辞,幸不见笑。[2]又先生云:黄教授云武大欲得弟之著作,弟拟陆续寄去,但不知地点和收件人如何写,请黄先生示知为幸。
旅安。
胡秋原拜上
1995年8月29日
注:
[1]指1995年8月古远清在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期间访台,专门拜访胡秋原。
[2]胡秋原派专人往古远清下榻的台北“英雄馆”送去他亲笔写的条幅。上有一首七律。
远清先生:
台岛晤教,甚快。别后曾收到大作二篇,谢谢。忆尊示中之希望得到《胡秋原生平与思想》(即七十岁纪念集)[1]。弟似乎记得已寄,但又不能确定,盖年老也。如此信到时,先生尚未收到该书,则是确实未寄。请即示知,当即海运寄奉。
专颂
教安
弟胡秋原拜上
2月3日[2]
注:
[1]该书全称为《胡秋原先生之生平与著作——祝贺胡秋原七十寿辰文集》,台北学术出版社1981年5月30日版。此书收有徐复观、熊式一、陈映真等众多文化名人的演讲和研究胡秋原的生平与思想的论文。用演讲与展览著作的方式祝贺生日,不多见。
[2]寄信年代为1996年。
* 胡秋原(1910-2004),原名胡业崇,湖北黄陂人。曾任《中华杂志》发行人。
余光中书信
远清先生:
先后承赠大作《台港朦胧诗赏析》《诗歌分类学》《中国当代诗论五十家》等多种,十分感谢。尊著对拙诗屡加谬奖,很不敢当。曾请香港中文大学的黄维樑博士从香港寄上我的专集数种,不知可有收到?请示知尊处有哪些拙作,俾将所缺之书陆续寄上。
我在台湾办了一份诗季刊《蓝星》,已出版多年,不知曾见过否?最近我主编了十五册《中国现代文学大系:台湾,1979—1989》,为20年来台湾在诗、散文、小说、戏剧、评论五方面的选集。另外还出了一本散文集,以游记为主,叫《隔水呼渡》,当再奉寄。至于诗集,不久也会再出一册,所收均为1985年自香港迁来高雄以后的作品。约于今年三月出版。
匆此即颂
马年腾达
余光中拜上
1990年1月29日
又及:另邮当寄奉《中国现代文学大系》之总目。
远清教授:
苏州之会,得晤海内外学者,畅三日之谈,兼游名园,望太湖,值得珍忆。惜回台后即忙于他事,尚未“有诗为证”。近接维樑信,附来香港《文汇报》上大作《四海学者聚苏州》,图文并茂,记事亦详,姑苏种种,历历似在昨日。
附上近作《作者·学者·译者》,乃七月八日在“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上之专题演讲词。现正忙于为八月底在台北举行之“世界诗人大会”撰写之专题演讲《缪思未亡》。匆此
即颂
暑安!
余光中
1994年7月20日
远清先生:
奉上照片两张,希望合用[1]。
光中
2006年12月11日
注:
[1]此照片供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诗书人生》做封面用,后未采用。此信写在台湾《联合报》2006年10月8日刊登余光中诗作《草堂祭杜甫》的剪报上。
洛夫书信
远清先生:
八月六日的大札早已收到,其时我正前往香港、澳门、新加坡一带旅游。大著《诗歌分类学》也在最近收到,特函致谢。
你离港不久,我即抵达。张诗剑兄告我你曾访港,遗憾的是你们未能见面一叙,张兄颇感怅然。
《诗歌分类学》资料丰富,内容充实,足证你在诗艺方面的学力与研究的功力,均屬杰出。像这种性质的书,台湾倒是少见,至少我是第一次见到,颇感新奇。大著已稍加翻页,等我有整段时间时再行仔细拜读。也许成书甚早,资料获之不易,故甚少台湾诗例。近年来开放大陆探亲,台湾乡愁诗大量涌现,但从大著中就找不到这一类。照理应列在“抒情”一节,或以题材分类的一项。将来如有机会修订,或可加入。此外,还有两三小意见:A.既然是“诗歌分类学”,为何有“诗体小说”此一名词?台湾也有“小说诗”一词,既然有“史诗”“剧诗”“叙事诗”,当然可有“小说诗”,这点供你参考。B.“小叙事诗”一节很有见地,只可惜未举古诗例证,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崔颢的《长干曲》,就是最好的例证。C.为求其周延,诗歌流派的分类不能不提,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最近流行之后现代主义等。当然,这要花更多的工夫去搜集资料和整理,但在你写这些文章的那个年代,实在也很困难。不过,为了使大作更具权威性和学术性,今后如有兴趣,不妨再充实这方面的内容。
很高兴你已收到我寄的两本拙著。《因为风的缘故》是我的一个总选集,大致上可看出我一生的风格及各个时期在诗观与语言方面的演变。但为读者着想,选入的大部分是我晚期作品。早期较有创意,而一般读者难以接受的诗均未选进去,因此,“花城”杨光治兄向我索稿出书时,为了避免重复,只好选了一些《因为风的缘故》未选的作品(我忘了一点,即漓江出版社和天津文艺出版社将出版我的诗选各一册,内容瓜分了《因为风的缘故》诗集)。杨兄近来信告知,拙著已正式发排,估计要明年一季度才能出书,届时我将请杨兄寄你一册。
至于诗论集,其内容主要在表达我的诗观和创作经验,谈不上严谨的学术性。如发现缺失或有不同看法,请予谅解,并请不客气批评指正。
我当乐意为大著在《创世纪》发一小广告。这期近日将出版,须等到下期(12月)才能刊出。
明年秋天,我可能赴成都、重庆一游,届时或将来武汉小游,当可与兄一晤。
走笔匆匆,容后再谈。
祝好!
洛夫
1989年9月11日
远清先生:
谢谢你九月二十八日的来信。
很高兴知道你在武大中文系写作助教进修班上讲授我的《午夜削梨》,并在课堂为全国20多省的学员讨论。这首诗曾多次被评过,大多因“梨”与“离”谐音,而背景又是南朝鲜,故认为与政治有关。如说是做爱的过程,那就过于附会了。诗的读法,有多种,通常有二,一是找出它背后的象征意义,而作者也确实在诗中暗示了他的意图,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诗,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等。另一种读法只是读诗中文字所呈现的单纯意象,并无任何含义可寻,如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其实诗的读者虽各有所意会,但作者下笔时未必想得那么复杂。当然,好诗一般都有多个层次,可作多种诠释。只要言之成理,而又未远离作者的原意。我的诗,其意象大多繁复,暗示性强,追求“言外之意”,对读者和诗评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故历年来评论拙作的文章已达五十余万字。至于这首《午夜削梨》写的全是实情实景,表现的无非是首次夜宿汉城旅舍时那种“既冷且渴”的感觉(当时零下20度),写时一点别的含意也无。后来余光中写了一篇评论[1],也提到了南北朝鲜分割的象征含义。而你与学员们也有此看法,可知读者对这首诗追加的意义是可以成立的,作者本人赖都赖不掉,想来真有意思。
大作《中国当代诗论50家》尚未收到。寄达拜读后,再提供我的心得。近年来我的记忆力渐退,已记不清前次我寄给你是些什么书,《诗的探险》[2]好像已寄你,或者是《洛夫诗论选集》[3]?其实二者内容完全相同,只因后者绝版,由另一出版社以《诗的探险》新的书名再版而已。如你已有其中一种,我就免寄了。
《诗的边缘》[4]则是一本较杂的论集,有诗集和散文集的序,有史的叙述,有杂论等,不算是我满意的作品,不过我仍然寄你,以资参考。另有一本较佳的诗论集《孤寂中的回響》[5],也许你会觉得可读,过两天我上街到书店购一册给你。至于诗集,你还需要哪些?请不客气函告。
我手头现有的《创世纪》只有70、75两期,也一并航空寄你。目前寄大陆的印刷品无水运。寄航空虽然贵了些,但可早日收到。以上各书及诗刊收到后,请来信告知。
祝好!
洛夫
89.10.12
注:
[1]余光中:《用伤口唱歌的诗人——从<午夜削梨>看洛夫诗风之变》,台南,《中华日报》1978年10月18日。
[2]洛夫:《诗的探险》,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
[3]洛夫:《洛夫诗论选集》,台北,开源出版公司,1978年。
[4]洛夫:《诗的边缘》,台北,汉光出版社,1986年。
[5]洛夫:《孤寂中的回响》,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
远清兄:
得知我寄的诗选、诗论集、《创世纪》及贺年片均已收到,甚慰。再寄一张毛笔写的小诗[1],如喜欢不妨裱装成框,悬于书房案头,以示纪念。
谢谢你再次在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讲解我那首《午夜削梨》。诗本有多层做含意,读者从各种不同角度探讨,只要能自圆其说,应容许多种诠释。你说我的诗仍有广大读者,这当归功于吾兄的指导。
自1988年赴大陆旅游后,又写了不少诗。现已结集,将可在3月底出版,届时一并寄你。
祝健康!
洛夫
90.1.23
注:
[1]小诗即“假若你是钟声,请把回响埋在落叶中。等明年春醒,我将以融雪的速度奔来。”
痖弦书信
远清先生:
谢谢你送我的大著《诗歌分类学》。这部书很富创意,可以做大学教材。台湾这方面的著作不多。
刘半农先生的确是中国诗坛第一个写散文诗的诗人,他的《雨》,我常常在演讲中引用。图画诗在台湾“闹”过一阵子,写得最好的是林亨泰兄。
敬祝
平安喜乐
弟痖弦敬上
1989年12月2日
远清先生:
2月8日大作今日奉读。承你评拙作《弃妇》等诗,至感荣幸。《秋天》前面的分段已补上,请勿念。《中国新诗研究》[1]容后呈阅,请你指正。你的评文拟转向明兄主持之《中华日报》副刊登载。
祝好
弟痖弦
1990年2月14日
注:
[1]台北,洪范书店1981年。
远清先生:
6月21日来信及大作《前进中的大陆新诗理论批评》《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拙作《盐》均收到。《中国文学大辞典》[1]的编辑工作是大工程。我这些年献身编辑事业,没有出版什么新作,编了一大堆书而已,非常惭愧。关于“辞典”,请事先写“文坛短讯”即出版预告赐下,我会发表,算是对文友的支持。
祝福!
痖弦敬上
1990年7月13日
注:
[1]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8卷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远清先生:
《评〈中国新诗研究〉》文拟交《台湾日报》副刊发表。该副刊主编为陈笃弘先生。
大著《台港现代诗赏析》《海峡两岸朦胧诗品赏》二书出版也请撰写出版消息,我可以在“联副”上呼应,扩大影响。《痖弦诗集》[1]另邮寄呈上,请指正。
匆祝
文安
痖弦上
1990年11月7日
注:
[1]台北,洪范书店1982年。
远清先生:
几天前我又寄了《痖弦诗集》和《中国新诗研究》各一册,今天接你29日信,说此二书你处已有,那就请你把这两本书转给你认为有意义的文学(诗)界朋友,或送给南阳师专图书馆也行。
《南阳师专学报》请寄一份给我,作为纪念。“师专”不知是否即家父当年的母校——南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如果是,那就更有意义了。
《台湾日报》评论拙作之大文,还没有刊出。我去催。《联合文学》另邮寄。
祝福
痖弦上
1991年2月7日
远清先生:
《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是历史宏观性重量级的大著作。出版后我可为此书做些“文宣”工作。序文是大事,宜请专治文学理论的人为之。我虽然弄些史料,但在学术研究上仍是三脚猫、半瓶醋,不是写序的适当人选。加上我目前主持“联合报系”六个副刊版的行政,可用的时间极少。我又是个慢动作(为杨平撰序,拖了三年才交卷),冒然答应将来误了你的事也不好。在目前,我想至少有三个人是为大著撰序的适当人选:夏志清、齐邦媛[1]、姚一苇[2],这三位目前都已退休,比较有时间,先生认为可行,我可代为联系。
与武汉大学《写作》建立交换联系,我没有印象了,是不是《联合文学》当初与他们联络的?谢谢你送我《诗刊》。到目前为止,《诗刊》仍然是办得最好的一家。
祝好
痖弦敬上
1993年4月3日
注:
[1]齐邦媛(1924—),辽宁铁岭人,台湾大学教授。
[2]姚一苇(1922-1997),本名姚公伟,江西人,台湾著名剧作家、评论家。
远清先生:
欣闻先生今年年底访台,请早示行期,我们一定见个面,谈谈。台湾也有湖北菜,还满道地的。你寄来的《诗刊》,我每期都读,也都收藏起来。你的稿费尊瞩寄文晓村先生转。
收到你赠我的杨里昂著《中国新诗史话》,很高兴,这书对我很有用。
痖弦敬上
1993年7月21日
远清先生:
《南都学坛》收到。“南阳师专”前身应是“南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家父曾在该校毕业。能在他们的学报上借先生之文“亮相”,特别感到荣幸。我看到版权页,校址在南阳市卧龙岗,当年“简师”也在那里的。
敬请
文安
痖弦敬上
1993年8月13日
远清先生:
《极短篇文学》是好多作者的合集,只不过用了我一篇短文的标题作书名。另邮寄上一册,请指正。书中论衣若芬一文,引了先生的话,在论点上也受了你的影响,向你致谢。
先生论我的文章也已收到,十分高兴,也很感激。两岸文坛交流以来,你我是最早通信的两个人,可是至今没有见过面,希望你将来有机会到台湾访问,我当尽地主之谊。文坛消息已见报,附呈。
敬请
文安
痖弦敬上
1993年8月25日
遠清先生:
4月2日的信今天才收到,因为我去台湾待了近三个月,刚回温哥华。
时差问题,头脑昏昏的。诸事条述于后:
1.我一直觉得你年轻兮兮怎么也七十了?我明年八十算起来你还是小老弟。出一本《瞧,古远清这家伙》[1],旧雨新知各写一篇,是好主意,也是有趣的主意。行,我也打算来一篇。只是老来忘事,好不好麻烦你把我给你的信挑几篇影印给我?好让我回顾一下,比较有实感。你和我是台湾海峡文学交流最早出现的两只燕子,文章标题就叫燕语如何?请你从这个角度选信如何?
2.我们通了80多封信,真是可观,的确可以出一本书了。洪范书店[2]捉襟见肘,没有能力出。选几篇编入你将要刊行的《古远清所藏书信选》中,可行。你如打算这么做,建议挑选的信给“当事人”看看比较好,一般都不会有意见。
3.你信上说曾把你选的信传入我的电子邮箱中,我女儿为我装了一台电脑,至今还不会操作。能否请你再传一次,我请我女儿打开给我看,最好寄邮件给我。
4.还有几件事,一时想不起来,想起来再写信吧。我羡慕你能灵活地使用电脑,我至今还是用雁往鸿来的老办法,惭愧。
祝
平安喜乐
痖弦
2011年1月2日
注:
[1]后书名改为《古远清这个人》,质贞编,香港文学报出版公司,2011年。
[2]洪范书店系由痖弦等人创办于1976年。
远清教授:
2010年秋天在武汉见面,人多还是觉得没谈够。会场对面就是你教书的学校,也想去看看,只是没有时间,只看到校园中的湖水和亭榭,好一所美丽的校园啊。
香港古剑说我是“两岸文学交流的第一燕”,我不敢当。事实上最早来往翻飞在海峡间的两只“劳燕”,是远清先生你和我。记得你很长一段时间寄北京《诗刊》给我,为我开启了大陆新诗的窗子,对我的工作帮助甚大。那些《诗刊》,我至今留着。
我已78岁,再有一年多就80岁了,很老了,差不多老透了,坐十多个小时不落地的长途飞机已不适宜。我非常喜欢宜昌和汉口(武昌、汉阳)。很想、很盼望有生之年能重游美丽的江城,去拜望先生,与你作竟夕之谈,但这梦想不容易实现了。
我喜欢武汉,是因为从幼年时代我在河南常听大人说“下汉口”。我乡人去北方叫“上” (如上开封),到南方叫“下”(如下湖北),而去汉口一定是说下汉口,可能也是因为走水路的关系。我外婆家有很大的梨园,临河的梨园,舅父辈的常常载满船的梨从白河,经汉水、长江到汉口把梨卖了,玩玩逛逛总晃悠个半个月才回家。孩子时最喜欢拉着过汉口的舅舅要求他说汉口的故事,我听得出神,所以自幼对贵乡、贵宝地有强烈的向往。
先生如来加拿大旅游,盼将寒舍列为小站。我家电话附后。到机场打个电话,我就请我女儿女婿去接你,我们好好聊聊。
祝
身朗诗健,心想事成
痖弦上
2011,3,7温哥华桥园
* 痖弦(1932— ),河南人,曾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
陈鼓应书信
远清先生:
我从《传记文学》得知你的电话,看到该刊2009年第6期发表了你的“本期特稿”《余光中的“历史问题”》。该刊要我回应。其实我不想再写这方面的文章。在我的著作中,也从未出现过《这样的诗人余光中》[1]。如果要我现在来评余光中,也不会像当年那样写了。
乡土文学论战一事,现今已被台湾人遗忘,真佩服你资料收集得这么仔细和周全,有好多是连我自己都忘却了。
你这些资料搜集起来很不容易,尤其对你这位大陆学人来说。对你的大作我只有“愚弄讀者”的“愚弄”两个字觉得欠妥,其余皆提不出任何意见。如到台湾,欢迎到我校访问和讲学。
祝
著安
陈鼓应
2009年7月5日
注:
[1]陈鼓应著,台北,大汉出版社1977年出版。
* 陈鼓应(1935— ),祖籍福建汀州,曾任台湾大学教授。
陈映真书信
远清兄:
多谢剪报。代买的杨沫的《青春之歌》没收到呢。你到台湾开会通知应不日收到,会期是96年1月28日至2月2日,共有5、6天,卡司(阵容)不错,出面抓头的是杨匡汉教授,你自然在受邀之中。个人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完全是自然的。但这回大家要捧场,把会开好,开出水平和信用。
即颂
冬好
弟 映真
1995年11月28日
废纸利用,请多包涵
远清兄:
来信和尊稿均收到。三峡之行,太折腾你了,朋友们都很感谢。这一趟虽然吃了点苦头,却回味无穷,甚可纪念。
郭枫来台,已经把账目都算得很清楚,请放心。从命将尊稿作修正。游三峡纯属好友私行,区区小事,实不足喧腾,惭愧之至。我已与若曦[1]商定,你到港后来信,设法由“中央大学”名义请你来访。
匆此,祝好并候大嫂及全家人安好。
弟 映真
1996年9月14日
废纸利用,请见谅
注:[1]陈若曦(1938— ),台北人。
* 陈映真(1937— 2016),当代著名作家,人间出版社社长。
曾敏之书信
远清先生:
承致曾铮[1]函中,嘱寄照片给洪源先生[2]一事,至感关注,因为无武汉出版社地址,深恐有失,只好寄请代为转告。并希转达姚老[3]及洪先生青睐令我铭感之意。
并候
文安
曾敏之
1994年2月23日
注:
[1]曾铮为曾敏之女儿,曾任香港《新晚报》编辑。
[2]洪源(1939— ),安徽人,曾任武汉出版社副总编辑。
[3]姚雪垠(1910—1999),河南人,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远清兄:
手教及《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1]目录均已拜读,承嘱写序,既感且愧。鉴于对台港文学研究的学者、专家之中,你是治学勤奋而谨严的一位,特别是对文学批评领域是较为困难的一门,而你能奋力而为,取得丰硕成果,令我不胜敬佩,因此自知写序力不从心,但为了表达我的敬意,当勉力以报,待写好后寄奉求正就是。
寄来样稿拟选一二,由《香港作家报》刊登,勿念。
专此奉复,并候
暑安
曾敏之
1996年8月24日
附上海《联合时报》记者访问稿剪报
注:
[1]此书后来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远清兄:
承嘱为大作《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写序,今勉为其难,胡诌了一通,寄呈审阅。如觉得不合体裁,不合时尚,不合内容,可掷还,不必客气。
你的《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2]《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3]著作,是学术界难能可贵的收获,我衷心敬佩与祝贺。《香港作家报》已发了《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关于专栏文学论争的一节[4],必能引起文学界的关注。
匆此奉达,并祝
文安
曾敏之
1996年9月1日
注:
[1]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2]武汉出版社,1994年。
[3]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4]古远清:《关于专栏文学的论争》,《香港作家报》1996年9月1日。
远清兄:
承惠寄剪报,感到鼓励的盛情。
《文采》[1]已出了两期,正邮寄奉,请审阅指正。此是“逆流而上”的刊物,但愿在文化学术界的支持下能不夭折,有所影响。
你附来的郭文,《文采》难于刊出,已交陶然兄,如《香港作家》复刊有望,可为复刊增光。文中提到你的批评史,不知是改写还是原章,请见告。
十月泉州之会,你已接到通知否?
匆复,并候
撰安
弟 曾敏之
1999年9月6日
注:
[1]系曾敏之主编、在香港1999年出版的语文类刊物,已停刊。
远清兄:
祝新年新春快乐,一切如意。寄来的信及对话稿已妥收,稿当交梅子兄[1]安排。《香港作家》限于经费,迫得减少篇幅,由2月份起,暂改双月刊。你的大作恐怕要四月号才可刊出了,希谅。
在汕头,我满怀高兴为你们拍了照,可是买装的菲林却全是空白的,根本照不出人物景物,拆下冲洗才知上当,因此未能奉上照片了。我十分失望,难得一游,却于鸿图落空,岂不大煞风景也!
程贤章在梅州筹建了作家庄园,想你从《文艺报》上已看到。他是梅州人,为家乡,也为作家首创了这么一个庄园,是应支持的,希望你尽力相助。
弟 曾敏之
2000年1月10日
注:
[1]梅子(1942— ),福建人,原名张志和,历任《香港作家报》总编辑、香港《城市文艺》主编。
远清兄:
新年新春,祝您體健笔健,家庭幸福,一切如意。来信令我十分高兴,得知您正入不逾矩之年,事业峥嵘,成就可举,可喜可贺,期待您为文学事业更上层楼,作出更大贡献。
承嘱题诗,今奉一律,供审阅指正——
题古远清教授文集
放眼中原才俊雄,如椽彩笔迈明空。
港台评推独步,文史斑斓记考功。
善辨是非凭远志,探幽索隐播清钟。
悠悠岁月抒长卷,见证雕龙铸冶镕。
希多联系惠教。
弟 曾敏之
2011年1月5日
远清兄:
承嘱以题词书法寄奉,今勉为报命。我因南北奔驰,难于勤练,因此涂写的是不成体的,叨在知好,请勿客气,以不用为幸。
专此奉达,并祝
新年如意吉祥
弟 曾敏之
2011年2月15日
* 曾敏之(1917—2015),生于广西罗城,香港作家联会创会会长。
刘以鬯书信
远清先生:
信与登有你写我访问记的《长江日报》收到,谢谢。为了加强《香港文学》[1]的本土意识,请你多写几篇讨论香港文学(整体)的文章来。
匆匆顺颂
著安
刘以鬯
1998年9月25日
注:
[1] 古远清:《走近刘以鬯》,《长江日报》1998年9月9日。
远清兄:
随函奉上新作一篇及合约书[1],乞察收。
刘以鬯
2005年9月30日
注:
[1]指古远清应长江文艺出版社之约编《2005年世界华语文学作品精选》所收刘以鬯作品的授权书。
* 刘以鬯(1918—2018),原名刘同绎,生于上海。历任《香港文学》主编、香港作家联会会长。
黄维樑书信
远清兄:
收到大作《余光中在苏州》,你写人记事,十分传神。余光中说你没有梳头是“昨夜的头发”,你误听为“卓越的头发”,你头发之“卓越”,已成文坛佳话。邹建军兄近况如何?孙光萱兄《诗与人生》[1]今天收到。我日内将赴台北。
祝
撰安
弟 维樑
1994年7月
注:[1]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
老古:
吾兄经年辛勤努力,成果呈现。让我来个网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6》“新书发布会”,为之祝贺:
古镜年年鉴
远公新出书
清风解暑热
编写乐何如
弟 维樑 顿首
2017年6月8日 中午
附言:用的是“上平声六鱼”韵
老古:
近来在粤港多个刊物阅读论“粤军”大作多篇[1],吾兄这个文字的新战场开得真好,尤其在广东省建立“文化大省”(俗语则为“发财立品”)之际。弟屡蒙齿及(应说“笔及”),荣幸也。
我写批评文章,有个心愿,就是把论文写成美文,年前曾有拙作论“言资悦怿”(论的是钱钟书、余光中等,当然不是我自己)那种论文是也。日前兄传来“目录”,看到叶维廉占了两节[2],认为有问题。拙著《文心雕龙:体系与应用》页76-77引兄言论,表示对“艰难文论”的不满。叶维廉的文论,相当艰难。钱钟书给我的信就不点名批评了他。
他有“模子”[3]说,但何为模子,我看来看去,搞不清楚。他的英文不佳,其翻译的诗,曾被一位我非常钦佩的学者作家挑出很多毛病。……我与他并无任何恩怨,但看法如此,不能不说出来。你写粤籍文学批评史,可谓是:
梅县之子
古笔千钧
远在武汉
清点粤军
祝
夏祺
黄维樑 顿首
2017年8月20日
注:
[1]古远清:《“文学粤军”在海外的批评实践》,《羊城晚报》2017年7月23日;《“文学粤军”在台湾的批评实践》,《羊城晚报》2017年8月6日;《“文学粤军”:香港的一支“文学奇兵”》,《羊城晚报》2017年8月20日。
[2]《中外粤籍文学批评史》所设的叶维廉两节:《叶维廉:寻索“共同的文学规律”》《叶维廉的文論秩序》。
[3]叶氏“文化模子”理论,据说是指以一国文化之故有思想揣测他国文化,“模子”效应不可避免。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往往要借用本国与之类似的文化典故、文化现象。也就是说,共通之处而非差异性,成为比较之基石。在中西诗歌的相关研究中,叶氏沿着“同中求异”的路径。当然肯定“模子”之存在,并非放弃比较,而是将落脚点置于对“模子”的打通。
老古:
“世华年鉴”的“综述”部分,兄邀得多人执笔,极为难得。像向忆秋[1]、陈铎[2]等,涉及极多,花费时间至巨。广义而言,带点夸张而言,他们都是老兄的研究生,或者说“荣誉研究生”。编著年鉴成为兄晚年(我则用“华年”)的一项“事业”,刘勰所谓“余心有寄”,善哉!加油!
老黄
2018年6月16日
注:
[1]向忆秋(1974— ),祖籍湖南溆浦,现为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2]陈铎,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
* 黄维樑(1947— ),生于广东澄海,毕业于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
王鼎钧书信
远清先生教席:
海南之会[1],鸿论四扬,弟忝为受惠者,幸何如之!
先生望重士林,同文皆得青眼相接为荣。弟居海隅原无此遐想,而因缘有不可思议者如此,昔见先生论两岸关系,透视无远弗届,字里行间,零金碎玉掇拾不及,既为受众欣赏之指标,亦为作家运思之南针。文运虽衰,理论指导犹在,伏脉千里留之以待来者,功在百世矣。
致敬,并祝
閤府康泰
弟 王鼎钧拜
2009感恩节于纽约市
注:
[1]指2009年4月海南师大主办的首届王鼎钧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远清先生:
天寒地冻,多谢教授遥远的关切。回忆录四册[1]得北京三联出版,中文作品送到中国人最多的地方,了却一大心事。
敬祝
新春百事如意
鼎拜
2013年1月3日
注:
[1]指《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三联书店2013年。
古教授:
您好!
佩服您阅览广博,感谢您青眼相加。小文[1]原稿奉上,愿供使用。
王鼎钧拜上
2014年12月16日
注:
[1]指《海外华文文学的突围》,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4》,武汉大学岀版社2016年。
远清先生教席:
2014、2015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弟都没有收到。如果有赠书,拜托查问一下寄出了没有。如果没有赠书,请告诉我,我可以自己买。麻烦您了。
鼎拜
2016年03月19日
远清先生:
2015年度散文选台湾编[1]收到。搜罗完整,装帧清雅,可喜可贺。弟除将此书赠图书馆,还要在出席各读书会时劝大家阅读,此间中文读者可对长江文艺出版社加深印象,特此奉闻。
鼎拜
2016.04.04
注:
[1]张清芳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
远清先生: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5》收到。但观大略,真有出井观天之感。海外文学尚有如此宏伟的一个板块,令人振奋,有信心,也有责任感。向您和出版人致敬。
鼎拜
2016.04.08
远清先生:
04-08这封信您可以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使用。不过,就技术观点而论,严肃的著述中忽然有这么一封信,似乎不甚相衬。仅建议:(一)能有三五封信合辑成一个小小的栏;(二)暂时搁置,也许我慢慢地还能写出短文来,您明年再刊用。
鼎拜
2016.06.03
* 王鼎钧(1925— ),著名散文家,山东省临沂人,1949年到台湾,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选自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代作家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