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峥鑫尚未兑现的承诺

2022-04-13庞峰李维康

中国公路 2022年3期
关键词:铁路女儿施工

文/图 庞峰 李维康

近两年来,女儿总生他气。

女儿总说,再也不理爸爸了,每次电话通到一半,他一有事儿就没了声音。

电话中,女儿常常问他,那个蓝色小枕头,还好吗?

2021年12月24日,气温陡降。位于北京西南郊的京雄高速(北京段)工程七工区项目部,项目经理罗峥鑫和他来自南方的同事们,却兴奋得溢于言表。完工在即,奔波往返于项目部和工地之间,已在项目驻地苦战数月的他们,没有去过市区一次。不少年轻同事,是第一次来北京。谈及完工后有什么心愿,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我要去王府井逛街。”

“我想去三里屯。”

“来北京这么久,还没吃过一顿北京烤鸭……”

作为项目管理者,平日里总是行色匆匆的罗峥鑫,终于缓下一口气,昔日眼镜片后那永远透露着坚毅的眼神,此刻充满温情:“等完工,我想带女儿去趟环球影城,等京雄高速北京段建设完成,京雄高速全线通车时,我更想亲自带着家人,开车沿着自己参与建设的京雄高速,到雄安新区去看一看!”

决胜“京雄”的日子

2021年12月28日,房山区长阳镇,冬天的小清河畔,天地苍茫,一条灰色的钢筋水泥“长龙”依河道走势,从西南端向东北方向绵延而去。那是北京城区的方向。

罗峥鑫在施工现场为全体参建员工加油

凌冽的寒风中,巨大的桥体上,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随着最后一段防撞护栏被浇筑完成,为京雄高速北京段工程七工区项目施工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罗峥鑫率领的团队,成为全线首家完成主体工程施工的单位。

这条采用双向八车道建设标准的高速公路,将把雄安新区同首都北京连接起来。待全面建成通车后,两地可实现1小时通达。

罗峥鑫负责的七工区项目全长3.456公里,横跨北京房山长阳镇境内的佛满、赵庄、公议庄、西场四村。从2020年12月开始筹备,到2021年4月正式开工,再到如今的完工,为了这“3.456”,一年间,罗峥鑫的发量,减了不少。

这段工程,看着不长,施工情况却极为复杂。主体工程包含立交桥、高架桥等。其中京深路立交主线桥,采用3跨钢混组合梁结构,施工时要跨过正常通车运行的国道107线,安全风险之高,可想而知。此外,项目要求2021年底前完工,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的罗峥鑫,着实遇到了一个“棘手”活儿。

施工现场如战场,项目驻地就是“战地”指挥部,面对国家级重大项目,罗峥鑫有自己的“三十六计”。

未雨绸缪者胜。前期他和同事们认真分析合同条款、施工图纸、读透文件。在地方政府未开展动员大会之前,罗峥鑫团队便已率先拿下京雄高速全线第一块临时用地,同时,工地试验室也是全线首家一次性通过验收。

“军纪”严明者胜。每天7点,罗峥鑫会准时出现在项目部的会议室内。无论风霜雨雪,早班会从未间断。除了早班会外,罗峥鑫还积极组织周班会、专题会、方案研讨会等,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环保”等方面进行交底和交流,梳理出施工困境和难题,当即确定解决方案,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执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精益求精者胜。在同事们的印象中,罗峥鑫的双眼总是熬得红肿,可每一谈到工作,他就来劲儿,精悍的身板像台永动机。项目部里,他开会统筹各项工作;工地上,他实地督战各个施工环节。物料够不够,哪个地方没跟上?这位个子不高的男人,对细节要求却是极高。

因此,一天到晚,他的电话总是不停。每晚难得和女儿视频的几分钟时间,也总会被突然打进来的工作电话打断。“宝贝,爸爸先接个电话,完事了打给你。”一次两次,三次五次,女儿生气了,抱怨爸爸每次视频,总是打到一半就没了声音。女儿年纪还小,并不理解电话那头,重任在肩的父亲因为使命而被迫挂断她的电话时,有多么不舍。

从项目部到工地,数不清多少个夜晚,罗峥鑫加完班抬头的那一刻,看到的是旭日缓缓升起在北京的上空。

七工区在罗峥鑫的带领下,蝉联项目公司劳动竞赛考核“四连冠”;2021年9月25日完成产值2299万元,刷新了京雄高速项目全线单日产值最高纪录;全线率先完成现浇梁浇筑;全线率先完成钢混组合梁施工;全线率先完成桥面铺装施工;仅用时8个月便完成了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任务,实现了“开工必先、全程领先”“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创造了京雄高速公路施工新速度;从开工到完工,安全生产264天,零事故,零环保投诉。

罗峥鑫介绍工程建设进展

忆往昔峥嵘岁月

干“京雄高速”这样的重大工程,虽是罗峥鑫的项目经理“首秀”,但他并不犯怵。多年来练就的过硬本领,让他心里有底。

入行至今,他已干了12年。

说起12年前,他至今记忆犹新。2009年,学土木工程的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贵州黔东南榕江深山里参与修建贵广铁路。

第一次走进工地,映入眼帘的就是机械轰鸣、繁忙有序的施工场面。施工现场,随处可见的是贵广铁路建设标语——“贵以道惠民,广以和致远”。“繁忙而严谨”,这是罗峥鑫对于未来要长期接触的工作场所的第一印象。“道道工序无缝衔接,测量人员反复核对工程数据……慢慢了解后才知道,把长长的铁轨连接在一起,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作为见习生,罗峥鑫和同事们每天的工作是扛着设备测隧道。这是他的第一个岗位。那一年,他23岁。

干工程多数会在人烟稀少、条件恶劣的地方。贵广铁路建设工地同样地处深山老林,路难走、无信号,生活条件更是艰苦。住在简易板房里,起初罗峥鑫与同事每个月才能洗一次澡,后来,为图省事,就干脆将浴室搬到了宿舍附近的河里。“没有娱乐,每天就是纯干活。”

一年后,见习期满,同来的20多个人,跑了一半多。罗峥鑫,选择留了下来。

后来,他又先后参与了安嵩地铁、西成铁路、大临铁路建设,直到现在的京雄高速。其中,历时最长的是大临铁路项目。5年间,在位于云南大理的崇山峻岭间,在长度38.478公里的正线,他和同事们建了特大桥8座、大桥4座、中桥3座、隧道2座。其中全长14.07公里的林保山隧道,是全线第一长隧。

夕阳下的京雄筑路人

12年白云苍狗,贵广铁路上的那个见习生,一步步成长为大临铁路的项目总工,京雄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项目一把手。其间,罗峥鑫先后获得了“‘十二五’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申报的《高速铁路斜井下穿石油管道施工技术研究》成果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然而,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不是没有代价的。

燕然未勒归无计

家,家人,总是在远方。

罗峥鑫是湖南郴州人。他干的最远的京雄项目,离家1600公里,最近的贵广铁路项目,离家1000公里。

2013年,在西城铁路建设项目中,他与妻子结缘。由于妻子在项目上做财务工作,按公司规定,两人不能在同一项目。后来有了女儿,女儿跟着妻子。

他,妻女和父母,一家人,分居三地。

2009年工作第一年,罗峥鑫留在贵广铁路项目工地上过春节。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他当时还觉得新鲜。谁承想,后来,一家人想春节聚在一起,可真难。

已连着两个春节没有和父母在一起,即使平时,罗峥鑫一年见他们也不超过10天。

2021年夏天,父亲破天荒来北京看他。后来才知道,来京前,父亲刚刚生了场大病,住院后一度被下病危通知书,但姐姐没告诉罗峥鑫。父亲病情好转后,姐姐强烈建议他到北京来看病,其实主要目的是想顺道,带父亲看看罗峥鑫……

2021年暑假,妻子带着女儿来北京陪他。一家三口,已数月没见。罗峥鑫专门为孩子准备了一个蓝色小枕头,女儿果然喜欢。假期结束后,每次视频通话,女儿总是问爸爸:“那个蓝色小枕头还好吗?”

罗峥鑫明白,女儿如此惦记那平平无奇的小枕头,其实是在挂念他。在女儿小小的心里,那枕头是爸爸送给她的,是她和爸爸在一起过暑假的见证。

每次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看到那个蓝枕头,罗峥鑫也总会想起女儿。

大地茫茫,流光瞬息。

从贵广铁路到京雄高速,一路走来,一路建设,不知不觉,人到中年,职业生涯也进入新阶段。可罗峥鑫时常会回想起,刚入行时,那段在贵州深山中扛着设备当见习生的时光。

12年前,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他,本以为自己会是一个在办公室里天天头脑风暴、创意感爆棚的设计师,可万万没想到后来却会和钢筋水泥混凝土,共度十余载。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一书的作者曾说过一句话,成了罗峥鑫的座右铭:“我希望将有生命的建筑送到社会面前。”

12年修桥铺路,12年中铁“开路先锋”的精神传承,由他建设的每一条道路,都承载并改变着许许多多人的生活。

12年,他用自己的青春见证了一个个优质工程的筑就,天南海北的一个个建设项目也同样诠释着他生命的意义。

2021年12月29日,新年来临之际,罗峥鑫和项目上的兄弟姐妹,收到业主的表扬信。他的“北京任务”圆满完成。罗峥鑫算了一下,至此,他参与修建的铁路、公路里程数累计长度为105公里。

唯一遗憾的是,答应带女儿去环球影城的承诺,还没履行。

不久后,罗峥鑫又将收拾行囊,奔赴下一个远方,去那些需要道路通达的地方,为素不相识的人们,铺路,修桥。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程中,他不仅是记录者、推动者,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开路先锋与筑路人。

猜你喜欢

铁路女儿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