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2-04-13易小芳
易小芳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430205)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解决区域人才供需矛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相继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一系列战略方针和政策举措,并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的定位,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等要求,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武汉市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人才总量、质量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区域性,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是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系统谋划武汉市高职教育在区域发展新布局中的行动路线,不仅是武汉市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期盼,更是高职教育自身重要的使命担当。
1 地方经济发展现状: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截至2020年末,武汉市下辖13个行政区及6个功能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32.65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地区生产总值1.56万亿元。
1.1 与其他副省级以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极其艰难。到2020年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基本上处于中等靠前水平。如表1所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直接体现,武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9位;第二、三产业产值增加值比重在19 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武汉市排第9位;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5616.06亿元,排名第8,超过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仅次于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但与排名第一的上海相比,约为上海市的 40%,有一定悬殊。2020年底,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联合《华夏时报》共同发布了“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对25个样本城市的指标数据进行了测度,由政治、金融、贸易、科技、文化、教育、医疗、交通、信息、对外经济等十大专项功能的专项指数合成综合指数,即国家综合中心指数,反映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将国家中心城市的测度结果分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国家潜在中心城市和非国家中心城市四个层级。根据报告测算,国家综合中心指数位于全国榜首的城市是北京——国家综合中心,国家重要综合中心是上海、广州、深圳,潜在国家重要中心为武汉、成都、西安、重庆、杭州、南京、天津、郑州,国家综合中心城市指数排名中武汉位列第5位[1]。国家中心城市指数的发布,充分表明武汉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
表1 2020年武汉市与其他副省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1.2 就业及人力资源分布情况
据统计,2016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是1076.62万人,2020年末,常住人口达到1232.65万人,每年以一定比例递增。近年来,武汉市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重仓布局,仅2020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就净增184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259家,吸引不少就业人员;同时,由于武汉市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不仅是新毕业生青睐武汉,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人才也开始向武汉回流。如表2所示,武汉市近几年人力资源分布情况,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相对稳定,从业人数主要分布在第二、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每年增幅比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
表2 2016-2019年武汉市常住人口及人力资源分布情况 单位:万人
1.3 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42元,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33元,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10元,到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62元,在全国19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9位(如表1所示)。武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但是由于行业不同,收入差异也很大,如收入最高的金融业与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相比,差距近4倍,如表3所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接的体现,综合表1、表2、表3可见,收入差异对产业从业人数会产生影响。
表3 2015-2019年武汉市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单位:元
1.4 “十四五”产业布局规划及人才需求趋势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965”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4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武汉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产业提升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各区错位发展,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聚焦“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直播电竞、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通用航空、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聚焦网络安全、新型显示、现代物流、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江岸区聚焦金融服务、创意设计、商务商贸等主导产业;江汉区聚焦金融服务、现代商贸、商务服务等主导产业;硚口区聚焦现代商贸、医疗服务、专业服务等主导产业;汉阳区聚焦大健康、商务会展、工程设计等主导产业;武昌区聚焦金融服务、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商业商务等主导产业;青山区(武汉化工区)聚焦先进基础材料、智能制造、氢能等主导产业;洪山区聚焦文化创意、科技服务、高端商务等主导产业;蔡甸区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江夏区聚焦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黄陂区聚焦商贸物流、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新洲区聚焦航空航天、航运物流、智能制造、建筑业等主导产业。又于2021年4月23日,武汉市正式发布“965”产业地图,明确“965”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推动武汉市“十四五”规划“965”产业体系落实落地。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武汉市围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陆续出台和发布一系列文件,产业布局与人才趋势需求更加显性,为武汉市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2 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基于属地武汉市37所高职院校的样本分析
高等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雏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并不顺利。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高等专科教育开始恢复招生。1980年,国家建立了首批短期职业大学,被认为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武汉市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而发展的,经过40多年努力,已形成一定规模。武汉市高等职业教育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十多年,通过国家、省级优质校、示范(骨干)校建设,武汉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武汉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本文以2020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中武汉市高职院校数据和资料作为样本,进行了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武汉市高职教育仍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仍有差距,高职院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潜能有待全面释放,主要原因如下:
2.1 区域布局需要完善
武汉市现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行政区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学工业区(2018年与青山区合并)、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和武汉新港等6个功能区,现有高职院校37所,从科类布局上看,综合类11所、理工类13所、工科类3所、财经类2所,艺术类1所,政法类2所、航海类1所,建筑类1所,交通类1所,师范类1所,体育类1所,没有农林类高职院校;从区域布局上看,洪山区16所、东湖高新区6所、江夏区5所、武昌区3所、汉南区2所、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1所、汉阳区1所、东西湖区1所、青山区1所、黄陂区1所,共37所,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办学布局,但是也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如洪山区高职院校相对集中,占武汉市高职院校总量的43%,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分布两个行政区,填补了硚口区、新洲区高职院校的缺失,江岸区、江汉区、蔡甸区目前没有高职院校。
2.2 多元办学发展不均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经过5~10年左右的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如表4所示,武汉市的37所高职院校中,政府举办21所,行业举办10所,社会力量举办(即民办)6所,形成了多元办学的格局,但也遭遇了发展瓶颈:一是从办学水平来看,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的整体水平偏弱。目前37所高职院校中,国家“双高计划”学校5所(其中政府举办4所,行业举办1所),国家优质校6所(其中政府举办5所,行业举办1所),国家示范(骨干)性高职院校4所(均为政府举办院校),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15所(其中政府举办13所,行业举办2所),从办学水平现状可以看出,民办院校整体有待提高,大部分行业办学院校也有待提高。二是从在校生人数来看,民办院校或行业院校吸引力不够强。2020年武汉市高职院校在校生298660人,其中民办院校在校生30577人,占比总人数10.23%,行业院校在校生64533人,占比总人数21.6%,而政府举办院校在校生占比总人数68.17%。三是从专业数看,民办院校和行业院校专业设置相对单薄。2020年,民办院校专业总数160个,占比总专业数13.2%,行业院校专业总数255个,占比总专业数21.1%。四是从财政拨款看,行业和民办院校经费投入不足。据2020年不完全统计,政府举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相对充足;行业院校中财政拨款差别悬殊,而民办院校财政拨款总额十分微薄,经费投入不足。拨款经费与办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拨款经费多的院校,其办学水平也高。拨款经费是提升办学实力的保障。
表4 武汉市高职院校多元办学格局情况
2.3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能完全匹配
本研究通过调查统计,武汉市37所高职学院共涉及19个专业大类,82个二级专业类,356个专业,分别占《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19个专业大类,99个二级专业类,747个专业”的100%、82.82%、47.66%,专业布点1208个。由表5可知,专业种数排在前5位的专业大类依次是交通运输、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其专业种数之和占专业总数的47.49%,专业种数对应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65∶36.8∶59.55;专业布点数排在前5位的专业大类依次是财经商贸、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其布点数之和占布点总数的64.16%,专业布点数对应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41∶33.36∶65.23。而据202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三次产业结构为2.6∶35.6∶61.8。武汉市设有“农林牧渔大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数仅4所,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呈现专业门类齐全,专业结构不均衡,专业布点数相差悬殊,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能完全匹配等状况,基本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专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专业为基本支撑,第一产业专业极弱的总体态势。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武汉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2.4 社会服务贡献效益有待提升
本研究以网络方式,对武汉市37所高职院校中的35所进行了调研,主要是查阅各院校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虽然样本数据是一年,但是从某种角度也能反映一些具体情况:一是高职院校服务贡献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精准扶贫、志愿服务、武汉战疫等领域。二是各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本校专业特色,依托人才和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服务。如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升级武汉终身学习网,为武汉市民提供学习咨询、活动交流等服务,助推武汉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农林专业特色开展科技研发,不仅获得省科技进步奖荣誉,还进行了成果转化和推广,创造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主要为武汉地铁培养毕业生,同地铁和铁路企业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地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有名的“车都”,该校与家门口企业搞好合作,在强化自身特色专业基础上,增设新专业,服务“车都”经济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社会乏力。为地方行业和企业提供科研与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但是多数学校表现出科技服务乏力,如技术服务能力不够、科技成果转化不够,不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封闭。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停留在培训、志愿服务等上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技术技能研发等深层次合作领域与企业融合不够,存在“我办我的学,你招你的工”现象,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封闭。
3 基于样本分析的结论与举措:武汉市高职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
基于以上对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武汉市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武汉市高职院校在农业人才培养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应对大型公共卫生管理事件危机等方面的优势还未凸显,应有更大发挥空间,需要政府、行企、高职院校形成共同体:政府宏观调控地区高职院校协调发展;行业企业协同产业需求指导专业建设;高职院校主动作为、顺应趋势提升办学水平。政行企校共同发力,培育高质量高技能人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3.1 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与高层联动,调整院校布局,推进职教体系建设
(1)优化高职院校布局结构。布局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了组成要素及其关系,涵盖范围较广,应是数量、类型、规模、等级、科类专业等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与构成情况[2]。高职院校布局结构的要素归为数量结构、类型结构、科类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生源结构等。而作为教育与经济结合最为密切的高职教育,区域范围内的高职院校科类专业分布、建设层次等异常重要[3]。学员进入高职院校接受培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高职院校应探索区域内“供需一体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在区域内“供需一体化”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框架下高职教育的成败[4]。因此,武汉市高职院校也可以依据“供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院校布局结构。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省市统筹联动,合理规划和布局高职院校科类专业分布。要根据武汉市“965”产业地图,聚焦“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商贸物流、大健康和生物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数字创意等产业,了解人才需求,合理规划和布局高职院校科类专业数量与分布;二是整合多方资源,优化高职院校布局。形成以主城区高职院校为重点促进主城区二、三产业发展,以远城区高职院校为辐射推动东西湖、黄陂、新洲、江夏、汉南、蔡甸等远城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拓展旅游业、畜牧养殖业、康养产业等乡村振兴的产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高职院校布局结构,服务区域全产业链发展,实现高职教育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一体化发展。
(2)积极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随后,国家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过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健全职普并行、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培养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武汉市应顺势而为,加强顶层设计与高层联动,推动省市统筹,积极推进职教体系建设,强化职业中等教育的基础地位,高质量发展职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一是构建适应需求、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中职、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促进中职与高职教育纵向贯通有限衔接;稳步推进国家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条件成熟高职院校的应用本科转型,有效扩大国家优质校、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人数培养数量,促进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横向融通协调发展。二是以武汉开放大学为依托,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5]。充分发挥武汉开放大学承担的武汉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职责,面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服务,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学习新格局。
3.2 社会层面:形成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提升专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
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对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专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武汉市高职院校发展应主动对接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武汉市域内行业企业应主动参与区域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校企紧密结合,形成发展命运共同体,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度,实现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两适应的良性循环。
(1)校企协同共育人才。学校与行业企业通过“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深化校企人才共育工作;与行业企业联合打造职教集团,整合集团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实施“引企入校”项目,将生产性过程搬进校园,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实施“引校入企”项目,把学校搬进企业,把课堂搬进车间,使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紧密融合。
(2)校企协同共办专业。校企协同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等,校企共同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的制定;同时,校企在职教集团、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的建设过程中,合作建立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紧贴市场促进专业的交叉融合;推动基于工作内容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教材体系。
(3)校企协同共育双师。深化高职院校教师周期性下沉企业实践锻炼的体制机制建设,教师通过企业锻炼,了解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提升实践、认知能力,并及时转化为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在学校设立名师工作室,邀请企业专家、工匠入校参与教学;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以师带徒,为学生传授技能,开拓视野,更新技术。通过校企协同,培育技术技能熟练、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传带技术能力与企业要求匹配的能工巧匠。
3.3 学校层面:聚焦办学实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明确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6]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实力和能力,既是高职院校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追求[7]。
(1)构建专业群建设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武汉市域高职院校应对接武汉市发展定位,聚焦“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商贸物流、大健康和生物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数字创意等“965”产业发展布局,升级学校专业培养定位,构建集聚效应明显、服务功能突出的专业群建设体系,健全专业群建设机制,加强跨专业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规范以及建设评估与诊断等专业群建设的标准体系,提高专业群与行业产业岗位需求契合度,满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要求。
(2)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提升技术服务能力。鼓励高职院校教师紧紧围绕武汉市中小微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需求展开科研攻关,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设立研究研发平台,加快技术成果和发明专利的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及咨询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市场需求对接,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成为武汉市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重要依靠。
(3)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据统计,2019年武汉市村委会1889个,村民小组16574个,乡村从业人员136.74万人,三次产业结构为2.6∶35.6∶61.8,第一产业薄弱。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关系到城乡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高职教育应勇担时代责任,促进城乡一体化。因此,武汉市高职院校可以从如下方面促进乡村振兴:一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大涉农院校和专业建设,精准助力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二是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育、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其文化与技能资本,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引导当农村生源大学生回乡创业,提高农村生源服务农村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