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相关对比剂脑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7例报告

2022-04-13华建军应明亮杨文婷蒋烽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皮质

华建军,应明亮*,杨文婷,蒋烽烽,鲁 军

(1.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放射科,2.神经外科,3.介入科,浙江 金华 321000)

对比剂脑病(contrast-induced encephalopathy, CIE)是脑血管造影后相对罕见的并发症,临床常表现为癫痫、皮质盲、偏瘫等[1-3],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4]。本研究分析7例因脑血管病接受介入治疗后出现CI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7例因脑血管病于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接受介入治疗后发生CIE患者,男2例,女5例,年龄55~72岁,平均(63.4±5.7)岁,详见表1。CIE诊断标准:①临床标准,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增加≥4分和/或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降低≥2分,并出现新发症状如皮质盲、癫痫、偏瘫及意识障碍等;②影像学标准,脑血管介入治疗后24 h内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对比剂渗漏(卒中患者需排除核心梗死区病灶)、新发血管源性和/或细胞毒性水肿。

表1 7例脑血管介入治疗后出现CIE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 以GE Innoval IGS 630 DSA机为介入引导设备,经股动脉入路进行介入操作。对介入治疗后24 h内出现CIE症状者急行颅脑MR和/或CT检查,之后2~14天复查。

采用GE Optima MR360 1.5T MR仪进行MR扫描,采集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b=1 000 s/mm2)及渡越时间MR血管造影(time of flight-MR angiography, TOF-MRA)等。CT检查采用Siemens Emotion 16排、Philips Ingenuity 64排CT机,FOV 16 cm×16 c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73 mA,层厚5 mm,重建层厚1.3 mm,矩阵256×256。由1名具有15年工作经验的影像科主治医师阅片。

2 结果

7例介入治疗包括4例动脉瘤栓塞术(图1)、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介入取栓术、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取栓术联合球囊扩张成形术及1例颈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图2)。术后12 h内6例出现新发偏瘫, 1例(编号1患者)偏瘫加重,癫痫及视力障碍(皮质盲)各4例,意识障碍3例,失语1例;MRI表现包括术侧大脑皮层肿胀、脑组织DWI高信号3例,两侧枕额叶DWI高信号1例,T1WI均呈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CT显示术侧脑沟高密度影3例。经脱水、利尿、扩血管等降颅压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2~5天后,新发症状消失,2~14天后体征好转或消失;影像学显示6例治疗后9~48 h、1例治疗后5天异常征象减弱或消失,颅内动脉均无狭窄或闭塞。见表1。

3 讨论

3.1 CIE临床特点 CIE指脑血管造影后出现的碘对比剂相关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及体征[4-6]。既往文献[5-11]报道,脑血管介入治疗后24 h内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而疑诊CIE者,经镇静、脱水、抗血管痉挛、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48~72 h相关症状多可减轻或消失;本组7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之相符。

CIE易致皮质盲。本组7例中,4例出现皮质盲,表现为视力障碍,可能由于对比剂渗透压较高,易透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而枕叶BBB通透性相对高,对比剂沉积于其中而致视觉障碍[12-14]。

CIE潜在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大量使用对比剂及脑卒中等[4-5,8]。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均为肾功能障碍危险因素,而肾功能障碍影响对比剂清除,增加对比剂累积渗透压和神经毒性作用。脑卒中可破坏BBB,导致对比剂渗漏,引发脑水肿。本组7例CIE患者年龄均≥55岁,5例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等基础疾病,提示对于伴有上述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时应适当减少对比剂用量,以预防发生CIE[15]。

3.2 CIE影像学特征 CIE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类似于脑栓塞或脑出血,尤其脑卒中患者,核心梗死区BBB被破坏,易出现再灌注损伤、对比剂渗漏及出血转化[4]。病变部位、CT值及MRI征象等有助于鉴别对比剂渗漏与出血。一般情况下,对比剂CT值(100~300 HU)高于血液(40~60 HU)[12],而DWI对少量出血更敏感;若非核心梗死区出现对比剂渗漏,多支持CIE诊断。本组3例脑梗死,经介入治疗后病灶CT值均>100 HU,提示对比剂渗漏。LIU等[8]报道,动脉瘤栓塞后CIE发生率为2.9%。本组4例动脉瘤栓塞术后术侧脑组织呈DWI高信号,提示CIE。

本组7例经脱水、利尿、扩血管等降颅压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影像学复查显示异常征象减弱或消失,颅内动脉均无狭窄或闭塞,提示预后较好。

综上,CIE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异性,及时确诊并给予相应治疗后预后较好。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皮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病知多少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皮质褶皱
迎秋
暗香浮动
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专题论文刊发预告
体检别忘查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