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洲猪瘟发生前后猪病检出情况探讨猪病防控新思路
2022-04-13王英华赵美雪闫若潜班付国
王英华,宋 丹,赵美雪,闫若潜,班付国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及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8)
通过比较非洲猪瘟发生前一年半(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和非洲猪瘟发生后一年半(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143个无害化处理厂和部分养猪场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虫、猪细小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和猪流行性腹泻等9种病检出情况,分析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的变化,给猪病防控带来的新思路和防控新观念。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猪瘟病毒野毒株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口蹄疫病毒(通用型)RT-PCR检测试剂盒,购自郑州中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美洲型经典株和高致病性变异株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购自哈尔滨元亨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猪伪狂犬病病毒gE、gD基因双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猪细小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猪圆环病毒2型、3型双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购自洛阳莱普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猪嗜血杆菌核酸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购自广东海大畜牧兽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2017—2020年每季度采集河南省18个省辖市143个无害化厂和养猪场猪只淋巴结、脾脏、肠道、扁桃体等样品,无害化处理厂每场采集 3~5份样品,养猪场每场采集15份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组织样品用专用采样器进行采样,样品装入无菌离心管,-20 ℃保存。
1.3 病原学检测
各病种病毒核酸检测均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非洲猪瘟发生前猪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副猪嗜血杆菌共检测样品876份,阳性检出率68.4%,样品来自98个群体,群体阳性率79.6%;猪圆环病毒病共检测样品670份,阳性检出率47.5%,样品来自46个群体,群体阳性率86%;猪细小病毒病共检测样品879份,阳性检出率10.6%,样品来自99个群体,群体阳性率12.1%;猪伪狂犬病毒病共检测样品1186份,阳性检出率2.8%,样品来自119个群体,群体阳性率8.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共检测样品11617份,阳性检出率2.4%,样品来自293个群体,群体阳性率5.8%;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共检测样品753份,阳性检出率1.9%,样品来自69个群体,群体阳性率2.9%;猪弓形虫共检测样品693份,阳性检出率0.7%,样品来自64个群体,群体阳性率3.1%;口蹄疫(通用型)共检测样品11402份,阳性检出率0.1%,样品来自279个群体,群体阳性率1.1%;猪瘟共检测样品11549份,阳性检出率0.00017%,样品来自288个群体,群体阳性率0.3%。具体情况见表1。个体阳性检出率按从大到小顺序为:副猪嗜血杆菌、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猪弓形虫、口蹄疫(通用型)和猪瘟(见图1)。群体阳性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弓形虫、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通用型)和猪瘟(见图2)。
图1 非洲猪瘟发生前常见猪病个体阳性率排序
图2 非洲猪瘟发生前常见猪病群体阳性率排序
2.2 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非洲猪瘟发生后猪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副猪嗜血杆菌共检测样品4749份,阳性检出率13.9%,样品来自274个群体,群体阳性率48.2%;猪圆环病毒病共检测样品4769份,阳性检出率35%,样品来自275个群体,群体阳性率81.1%;猪细小病毒病共检测样品5495份,阳性检出率12.1%,样品来自289个群体,群体阳性率32.9%;猪伪狂犬病毒病共检测样品4901份,阳性检出率0.2%,样品来自279个群体,群体阳性率1.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共检测样品11739份,阳性检出率0.1%,样品来自386个群体,群体阳性率1.6%;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共检测样品3065份,阳性检出率0,样品来自88个群体,群体阳性率0;猪弓形虫共检测样品4410份,阳性检出率0.2%,样品来自123个群体,群体阳性率2.4%;口蹄疫(通用型)共检测样品10439份,阳性检出率0,样品来自361个群体,群体阳性率0.3%;猪瘟共检测样品11669份,阳性检出率0,样品来自385个群体,群体阳性率0。具体情况见表2。
个体阳性检出率按从大到小顺序为: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毒病、猪弓形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通用型);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和猪瘟未检出阳性样品(见图3)。群体阳性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猪细小病毒病、猪弓形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毒病、口蹄疫(通用型);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和猪瘟未检出(见图4)。
表2 非洲猪瘟发生后猪病病原学监测情况统计表
图3 非洲猪瘟发生后常见猪病个体阳性率排序
图4 非洲猪瘟发生后常见猪病群体阳性率排序
2.3 非洲猪瘟发生前后常见猪病阳性率比较
2019年7月份至2020年12月份监测情况、副猪嗜血杆菌病阳性率降低最多,下降了54.5%,其次是猪圆环病毒病,阳性率下降了12.5%。其他各病种除了猪细小病毒外,均有下降。(见图5、表3)
图5 非洲猪瘟发生前后常见猪病个体阳性率比较
表3 非洲猪瘟发生前后猪病病原学监测情况统计表
3 分析与讨论
3.1 自2013年开展猪场净化工作以来[1],已历经了7个年头,养猪从业者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政府倡导,技术服务部门苦口婆心讲解猪场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至非洲猪瘟发生,彻底击垮了养猪者的传统观念。现在猪场建立重重生物安全防线,并且还主动探索,寻找漏洞,不断完善各种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本研究发现,猪场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后,各病种阳性检出率下降了,尤其是猪场环境向好后,条件性致病菌如副猪嗜血杆菌的阳性率显著下降,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未检出。由此可见,非洲猪瘟的发生,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的加强,疫病阳性率的降低,拓展了我们防控疫病的新思路:坚持整体防疫观,改变传统的防治单一病种的思路;加强生物安全综合防控措施的研究。
3.2 非洲猪瘟发生后,猪瘟、口蹄疫、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均未检出。目前猪场的常见病有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虫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猪圆环病毒病。
3.3 非洲猪瘟发生后,养殖业主更强调猪场的生物安全。生猪养殖从业者在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猪场分区,分阶段管理,进入猪场的物资中转及消毒处理,人员的隔离、洗浴,饲料及环境的控制等[2,3]。
3.4 猪病防控要坚持整体观。养殖环境要卫生,猪要吃好,杜绝霉变饲料。环境与饲料卫生是提高猪只抵抗力的基础保证。有研究证明,蓝耳病活跃的猪场,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增大[4],因为蓝耳病病毒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所以保证猪只健康,提高抗病力是防控动物疫病的前提。
3.5 以往防控猪病,首先想到的是要防猪瘟、口蹄疫等,考虑的是防住某一个病种。本研究发现,在坚持整体防疫观后,猪场生物安全级别上升,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上了一个台阶,猪场的疫病检出率显著降低,发病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