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2022-04-13刘晓岚

科技视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舆情

刘晓岚

(防灾科技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

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1]。 灾害信息传播即灾害事件中与灾害事件相关的信息传播过程与灾害信息传播各要素的总和[2]。 防灾科技学院作为中国地震局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2008 年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发生后,开始探索与灾害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尝试在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灾害文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拓展。 5·12 汶川8.0 级特大地震发生以后,结合防灾减灾行业发展的需求,从无到有,从科学研究到教育教学,从师资队伍建设到实践条件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了灾害信息传播专题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建设,现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

1 建构灾害信息传播研究整体框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属于防灾减灾领域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交叉点,在我国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 大多数教师对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比较陌生,没有明晰的研究思路。 研究伊始,防灾科技学院在防灾减灾研究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组建了以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为主体的灾害信息传播科研团队,经过充分的研讨论证,构建了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整体框架。 同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从项目立项、文章发表等多方面积极进行引导,激发了大家的研究兴趣,不断夯实研究基础。

1.1 点面结合建构灾害信息传播研究框架

“面” 是指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灾害信息传播理论谱系。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包括灾害信息传播要素研究、传播机制研究、传播法规与伦理研究。 其中灾害信息传播要素研究又包括传播者、媒介、受众、讯息和效果。 灾害信息传播机制研究包括生产机制、发布机制和反馈机制。 灾害信息传播法规与伦理研究又可以分为法律法规研究和职业道德研究两个方面。 这十个方面构成了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理论谱系。 主要以徐占品教授的专著《灾害信息传播研究》[3]和论文“灾害信息传播的背景、 维度与价值”[4]“灾害信息传播概念及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刘晓岚教授的论文“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5]“灾害信息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分析”[6]为主要代表。

“点” 是指在灾害信息的整体研究中以若干个“点”为突破,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目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雨雪冰冻灾害、5·12 汶川地震、北京7·21 暴雨等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开展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二以灾害舆情监测分析实践为基础进行的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的专题研究。 三是以灾害科普宣传实践为基础的防震减灾科普专题研究。

1.2 大力扶持、多措并举激发研究兴趣

在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起步阶段,学校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大力扶持防灾减灾特色研究,从项目立项、论文发表、资金支持、实验条件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形成了人人关注防灾减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项目立项方面,中国地震局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在省部级项目“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中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先后资助了“灾害信息传播者协同机制研究”“地震灾害信息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地震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机制研究”等多个研究项目,产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同时,学校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多种项目中都设置专项资金,鼓励教师申请灾害信息传播相关的研究项目,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充分发挥学报的作用,全力支持防灾减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该学报从2009 年开始,曾设置了“灾害历史文化研究”专栏和“灾害社会学研究”专栏, 支持本校防灾减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为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平台。 其先后发表了“浅谈我国灾害信息传播”[7]“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8]等多篇论文。 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正是从这些早期研究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与成熟的。

1.3 培养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和代表学者

研究团队方面, 防灾科技学院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团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呈现出强劲的学术发展态势。 防灾科技学院作为应急管理部和中国地震局的高等院校,设有“风险传播研究所”“灾害舆情研究所”“防灾减灾科普研究所”,以徐占品教授、刘晓岚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是较早开始关注灾害信息传播并多年来坚持不懈开展灾害文学研究与实践的团队。 在项目研究方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研究”、河北省社科基金“京津冀一体化中的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和中国地震局重大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防震减灾科普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研究”等十多个省部级项目支持,发表了100 多篇研究论文。这些成果中,既有从2008 年左右开始的对灾害信息传播的早期关注和宏观研究,如刘晓岚的“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特点探究”“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徐占品的“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也有结合重大突发事件展开的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高水平成果,如李艳平的“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价值分析”[9],刘晓岚的“灾害信息传播中的媒体合作研究”[10]“我国应急科普全媒体传播研究”[11]等多篇核心期刊论文。

在个人研究方面, 徐占品教授不仅是较早开展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学者之一, 还在灾害信息传播灾害信息传播理论谱系构建方面做了开拓性的研究。 2021年,地震出版社出版了专著《灾害信息传播研究》,这是徐占品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标志着现阶段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水平。此外,他共发表了50 多篇灾害信息传播的相关论文,研究成果“邢台洪灾舆论引导路径与我省危机应对水平提升建议”获得河北省第十六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检索,并被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全文转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在新闻传播学科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他注重探究在以灾害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实践中,传播者、媒体、受众等传播要素的发展与变化,对灾害舆情的监测与处置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融入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等学校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 防灾科技学院在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科学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之后,积极探索和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以灾害信息传播科研团队为基础,组成了教学团队,将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成果反馈到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2.1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成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 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新闻传播学科知识更新快,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在学科融合发展和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在学科建设方面,防灾科技学院致力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 在全灾种、大应急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一直坚持与灾害学、应急管理学科等的交叉融合建设,衍生出灾害信息传播、应急新闻、应急文化传播等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 为了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防灾科技学院2016 年成立了防灾文化传播中心,并将新闻传播学科确定为学校重点学科,将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列为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2021 年获批首批河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五融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提升改革与实践》,其中“人才培养与行业服务融合”主要是通过创新创业等推进新闻传播人才实践培养能力建设,通过灾害信息传播、应急舆情、应急科普等行业服务,实现人才培养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行业服务相融合。“教育教学与价值引领融合” 方面, 主要通过课程思政、新闻传播大讲堂等多种方式,通过灾害信息传播教学与实践,带动学生对灾害、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将尊重生命、热爱科学等价值理念融入学生成才与发展过程,实现教育教学与价值引领相融合。

2.2 灾害信息传播学研究融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灾害信息传播学研究不仅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还融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新生入学伊始,在专业教育环节,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就作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重要特色之一给学生留下印象,接下来的“广告学专业导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导论”课程,设计了灾害信息传播研究专题内容,让每个学生在接触新闻传播学科之初,就对灾害信息传播研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本科四年学习,灾害信息传播的相关研究和学习一直贯穿始终,既开设了“灾害信息传播学”“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灾害公益广告设计”等多门与灾害信息传播紧密相连的专业课程,还在“传播学概论”“传播综合实务”等多门专业课程教学中设有与灾害信息传播相关的章节。 其中“灾害信息传播学”已经开发了网络在线课程,在学堂在线慕课平台上,截止到 2021 年12 月,报名在线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近2 万人,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和研究起到一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同时也为防灾减灾人才教育培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教师学术研究带动了学生,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中, 都有鲜明的防灾减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烙印,学生在活动中拓宽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有切实的收获和成长, 并取得了一些学科竞赛的成绩。 如“新冠肺炎疫情下河北省高校学生参与应急科普现状调研”“湖南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与发展调研” 等多部作品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获奖。 在毕业论文选题时, 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灾害信息传播方面的选题,“重大地震舆情生发规律研究——以鲁甸地震为例”“灾害救助网络动员模式研究” 等毕业论文研究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行业, 体现了学校作为行业院校,开展行业研究提供行业服务的特色。近年来, 学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论文选取灾害信息传播相关主题,每年有不低于毕业生人数5%的比例。

3 灾害信息传播成为学校开展行业服务的重要领域

3.1 以舆情和科普服务为突破点的灾害信息传播行业服务获得高度认可

学科积极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事业提供服务。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与我校行业背景及学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从灾害信息传播、防灾减灾舆情、防灾减灾科普等入手, 在开展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同时,凝练学科建设特色,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服务并获得行业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灾害舆情研究所从2016 年开始承担中国地震局涉震舆情监测任务,负责重大事件和重点时段地震安全保障服务舆情监测工作。 积极开展舆情产品设计和成果转化工作,与四川省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等多个省局单位签订舆情合作协议,承担各省的涉震舆情监测服务、分析研判等任务。 具备较成熟的舆情监测工作机制,实现7*24 小时人工盯网,自动预警和人工检索同步, 信息推送与舆情产品结合。对与应急相关的进行科学研判,形成重大突发带的的应急舆情分析报告,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舆论引导和领导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和参考。 在承担地震系统涉震舆情监测预警、 分析研判实际工作任务的基础上, 灾害舆情研究所还对涉震舆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健全涉震舆情监测、研判、处置的机制标准,为地震系统舆情工作提供兼具科学性、实用性的参考体系。

防灾减灾科普研究所主要开展科普理论研究、科普数据调查、科普产品研发制作、科普资源库和科普平台建设、科普活动承办等行业服务工作。研究所发挥学科优势,以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融合多种媒介的原则,开展防灾减灾科普产品研发项目,组织师生共同参加的科普研究、科普创作,覆盖部分重点防灾减灾知识、满足科普要求的多种形式的科普产品。充分发挥学校师生资源优势, 开展防灾减灾科普数据调查研究,调研国内外科普形式、科普内容、科普主体、科普产品、传播方式、管理制度等,开展科普政策、科普标准建构研究,为防灾减灾科普建设提供参考。建立防灾减灾科普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打造适合由大学生进行传播的防灾减灾科普内容、 用好大学生擅长依托的传播形式、聚焦防灾减灾科普受众的核心需求,推动防灾减灾科普“互联网+”,提升防灾减灾科普传播方式现代化水平,切实提升防灾减灾科普实效。

3.2 学科建设积极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事业服务

为了更好的开展与灾害信息相关的行业服务,防灾科技学院在进行灾害信息传播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实践条件建设。 从2013 年开始,学校陆续建成了摄影摄像实验室、数字传媒实验室、传播效果实训室、全媒体技术实训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值900 多万元,建成了防灾科技学院融媒体中心,为灾害信息传播实践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条件。

新闻传播学科推行工作室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工作室是开放、互动、创新、实战的师生协同发展平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行业服务社会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平台。 通过行业和企业师资、资源和人才培养理念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合,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 现在学校设有灾害舆情工作室、视觉设计工作室、非编工作室等,选取优秀教师带领学有专长的同学组成师生团队,为灾害舆情和防灾减灾科普服务提供了人才和条件保障。

2008 年至今,防灾科技学院在中国地震局的支持与鼓励下,通过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灾害信息传播早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多年的坚守和耕耘,灾害信息传播研究从最开始的观望畏难、少人问津,到相关教师人人争做项目,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论文在量与质方面均有长足发展,由普通期刊到北大核心、CSSCI 期刊层次。项目研究不断上层次,从最初的校内政策扶持立项,到地震局重大政策理论研究项目立项,再到获得河北省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灾害信息传播研究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防灾减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界的认可。2018 年国家组建应急管理部,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筹建应急管理大学。应急管理大学建设方案中,新闻传播学科被确定为重点支撑学科, 通过应急管理文化中心主动承担社会应急知识普及、应急技能提升、应急文化培育和传播的重要使命。 新时代、新任务,国家新文科建设和应急管理事业高速发展,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与实践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舆情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舆情
舆情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舆情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