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2-04-13付红军杨培涛
付红军,杨培涛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1 引言
森林食品是具有原生态、无污染、健康、安全等特性的各类可食用林产品[1]。其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满足社会群众健康生态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2]。其良好的自然品质和极高的附加值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其成为了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湖南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食品资源十分丰富且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森林食品产业已经成为了绿色湖南、两型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富民强省的重要载体,受到政府、企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试图分析湖南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揭示湖南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湖南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区域策略。
2 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2.1 森林食品产业类型齐全,产业结构不均衡
依据民政部核准的森林食品产业类型和规模以上森林食品加工企业的统计,湖南森林食品产业主要包括森林蔬菜、森林水果、木本粮食、木本油料、药食两用森林食品、野生动物和森林调味料等产业[3],产业类别齐全,但产业结构不均衡。以油茶为主题的木本油料和森林水果两类森林食品产占比较大,为74.07%,而其它森林食品产业如药食两用、森林蔬菜、野生动物等产业的比重较小,见图1。
图1 各类森林食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例
2.2 森林食品产业聚集初显,聚集异化较强
油茶和森林水果在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湖南省油茶产业以全国35%的种植面积产出了全国50%的油茶产量,年均产量达到45 万t,年产值可达600 亿元。中国油茶科创谷落成湖南,标志着湖南省油茶产业成为了中国油茶产业发展的旗帜,形成了从油茶树的苗木育种到栽培生长,从茶油提炼到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的高度聚集,推动了湖南省油茶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5]。但在木本油料类产业中,除油茶产业外,其他产业如核桃产业规模不大,聚集度不高,散小差问题严重,很难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湖南省森林水果类产业以柑橘为主,产业聚集度较高,是全国柑橘优势产区及橘橙主要原产地,25个县被列为全国柑橘优势区域县,38个县被列为湖南柑橘生产重点县,柑橘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达898家,涌现出“果秀”“辣妹子”“永兴冰糖橙”“雪峰蜜橘”“崀山脐橙”等全国知名品牌,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重点支持项目。但森林水果其他产业如梨子、猕猴桃、葡萄、杨梅、草莓等种类产业地位较弱,初级产品较多,深加工、精加工产品较少,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高附加值偏低,食品安全较差,很难发挥湖南森林水果产业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滞后。
2.3 森林食品产业区域特色显著,区域差异化较高
近年来,湖南省各地、州立足当地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形成了若干极具区域特色的森林食品产业集群和产业带。湘西自治州已成为猕猴桃种植、加工中心,产生了全国知名的猕猴桃加工企业;永州市、邵阳市、怀化市已成为柑橘主产区和主要加工区,集中了多家大型的柑橘罐头生产企业;衡阳市、湘潭市、岳阳市、永州市已成为油茶栽培和加工的重要基地,涌现出了多家知名油茶加工企业;邵阳市和益阳市是竹笋的主产区,竹笋加工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湖南森林食品产业在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战略下,形成了湖湘特色的森林食品产业,但区域差异化显著,森林食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聚集在永州市、邵阳市和衡阳市,占据了全省森林食品产业份额的60%左右,其它市州份额较低,区域资源优势没有发挥,低质同质粗放式发展,聚集效应较差。
3 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自然条件
湖南省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位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有高山、低山、丘陵、岗地、盆地和平原,海拔大都在1000 m以上,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合占总面积的66.62%,光、热、水资源丰富,各地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6~19 ℃,年平均降水量为1450 mm,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拥有5个森林类型、12个植被型组、23个植被型亚组、63个群组、143个群系,林地面积1221.03 万hm2,水系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水为骨架,主要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生物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为森林食品种植和深精加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
3.2 政策因素
由于森林食品产业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使得该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部门良好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包括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森林食品认证、产业发展基金、财政预算投入、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产业示范区建设、森林食品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森林食品产业宣传销售平台建设、森林食品安全与监管等等,科学的森林食品发展的政策可以稳步提高森林食品产业的聚集度和深度优化森林食品产业的结构,实现森林食品产业由粗放型向高附加值的精细型转变,全产业链一体化进程的提升[6]。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长期以来受到湖南省林业局以及各市州林业局的高度重视,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原则,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与转型,高水平打造湖南森林食品产业的新增长点。
3.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一直是制约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湖南森林食品产业绝大部分属于常规的、初级的加工,其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聚集程度较低,深精加工产业较少,自然资源依赖程度高,综合利用效率低、产业劳动密集型高等特点,归根到底是受制于技术水平的约束[7]。技术因素严重制约着森林食品产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得湖南森林食品产业在生产链、产品链、营销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等全产业链上出现了瓶颈,影响了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从计划端到生产端、物流端、渠道端、零售端,最终到客户端的整个商业价值链的实现,阻碍了湖南森林食品产业走产业集约型、高效化、永续性的发展战略[8]。
3.4 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也是约束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南省从事森林食品产业的从业人员在12万人左右,整体素质较低,文盲、小学、初中、高中 、中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0.2%、39.1%、43.3%、 6.5%、0.6%和0.3 %,远远落后于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市场供需对人才的客观需要[9]。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现状一方面使得湖南森林食品产业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过高;另一方面使得湖南森林食品产业在生产链、产品链、营销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等全产业链上无法实现生产、流通、物流、服务等环节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导致了湖南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高耗低效粗放式发展。
图2 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比重
4 对策与建议
森林食品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国家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必须结合湖南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空间优化和结构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和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壮大,逐步培育其成为湖南省的支柱产业[10]。
4.1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对森林食品产业的重视力度,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制定科学的区域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森林食品产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引导区域森林食品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加大财政预算投入,设立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森林食品产业示范园建设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与服务、给予龙头森林食品企业和中小森林食品企业财政、信贷、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设立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优秀企业奖励基金,对森林食品企业的精深加工、技术改造与创新,新产品研发与开发、新工艺的运用与改进给予奖励,实施双百工程,每年筛选100个大项目给予 100万元以上。
4.2 实施科技创新与促进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力点。一方面,紧紧围绕新时代森林食品产业现代化建设,找准科学技术创新的突破口,增加科技攻关投入,精准实施科技攻关,尤其是在森林食品良种繁育技术、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智能绿色采摘技术、智联物流技术、贮藏保鲜技术、深精加工技术、科技推广与示范技术和全产业链一体化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平台技术等方面重点攻关,实现技术性突破[11];另一方面,要强化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一支爱岗敬业业务过硬的产业生产工人队伍、一支懂管理懂经营的产业管理队伍、一支能攻坚克难的产业科研队伍、一支了解市场需求的推广队伍和一支公正严明的产业监管队伍,充分调动森林食品全产业链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凝聚力,保障森林食品产业队伍的稳定性和优秀性。
4.3 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积极推进湖南森林食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聚集程度提升,扶优帮强,推进“大项目带动,强公司入驻”策略,鼓励省内森林食品企业重组兼并,强强联合,打通全产业链要素流通障碍,推动森林食品企业产品升级创新、加工企业技术改进改造、经营管理模式革新优化,实现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布局优化和资源的整合优化。抓名牌工程和绿色认证工程以及示范工程,推进省内森林食品企业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品牌建设与申报,壮大知名森林食品品牌规模,建立健康的品牌创建环境,扩大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整体竞争力;实施绿色食品认证工程,推进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绿色产品宣传打造湖南森林食品数字化平台,引导和奖励省级绿色森林食品产业有序发展;推进省级森林食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示范工程,打造森林食品产业全产业集群,引导湖南森林食品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区,示范区促进龙头企业的良好发展格局。
4.4 构建森林食品标准化体系与数字化平台
森林食品标准化体系是森林食品产业市场准入的重要保障,包括了森林食品产业绿色认证和森林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确保森林食品产业育种、种植、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过程的优质、无污染、安全,需要制定森林食品产业的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森林食品产业的质量认证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质量预警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市场准入体系[12],形成森林食品企业的技术规范,维护森林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搭建森林食品产业的数字化平台,解决森林食品产业的溯源问题、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参入主体合同稳定性问题、交易成本过高问题等,实现森林食品产业的良种培育、智能种植、精细加工、智慧仓储、智联物流,确保森林食品产业优质、生态、安全、高效生产。
5 结论与讨论
森林食品生态、绿色、健康与安全的特征,符合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客观要求,湖南省大力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使湖南省实施绿色湖南、两型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富民强省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的特征为产业类型较为齐全、产业聚集效应初显、产业区域特色显著,使得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结构逐步优化,品质不断提升,但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均衡、聚集异化较强、区域差异化较高等方面的发展问题使得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率粗放式发展,导致这种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自然条件、政策、技术与人才等。湖南省森林食品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湖南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采取相应的必要策略: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科技创新与促进人才培养、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和构建森林食品标准化体系与数字化平台等策略,实现湖南森林食品产业空间优化和结构升级,打造森林食品产业全产业集群,引导湖南森林食品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区,示范区促进龙头企业的良好发展格局,确保森林食品产业优质、生态、安全、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