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主要污染物工业源排放分析及管控建议
2022-04-13李雷
李 雷
(南大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3)
1 引言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要素之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大气环境污染,特别是工业园区空气污染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1~8]。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诸如恶臭、非甲烷总烃、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及人民群众健康的异味污染物[2],使得大气环境异味已经成为环境监管的难点和群众信访投诉的焦点[9~13]。本文对某工业园区240家工业企业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比情况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在废气管理方面共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业排放源废气管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 研究内容
2.1 园区工业源排放情况分析
2.1.1 行业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共统计某工业园区240家工业企业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在线监测数据、排污许可数据以及环境统计数据等信息,以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为主要依据,估算该园区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按照行业分类,240家重点工业企业共涉及21个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最多,共75家,占比31.3%;其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分别为37家(15.4%)、32家(13.3%)、21家(8.8%)。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主要包含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塑料薄膜制造、泡沫塑料制造、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等行业,其中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业企业占比为4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包含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涂料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等行业。金属制品业主要包含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金属结构制造等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子电路制造、其他电子元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
2.1.2 工业源排放量分析
经核算,240家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分别为SO2144.91 t、NOx265.91 t、PM101056.79 t、PM2.5554.30 t、VOCs 1351.00 t,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统计分析情况见表1。
表1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统计分析情况
图1给出了重点行业SO2、NOx、PM10、PM2.5、VOCs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比情况。可以看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SO2排放占比分别为34.42%、33.43%、12.75%、11.61%、5.80%,占比合计98.01%,是SO2主要来源。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放的SO2主要由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企业贡献。
图1 重点行业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占比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NOx排放占比分别为48.40%、32.68%、15.26%、1.65%、1.17%,占比合计高达99.17%,是NOx主要的来源。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PM10排放占比分别为36.75%、26.14%、25.34%、3.43%、2.84%,合计94.5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PM10排放主要由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企业贡献,占比达86.34%,其次塑料板、管、型材制造业占比12.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的PM10基本由水泥制造企业构成,占比90.3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放的PM10基本由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构成,占比达95.3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是PM2.5主要贡献源,排放占比分别为42.39%、31.72%、15.02%、2.43%、2.37%,合计占比93.93%。
VOCs主要贡献源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占比61.44%、14.04%、6.57%,合计82.0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VOCs排放主要由专项化学用品制造(40.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放VOCs(36.06%)、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7.82%)、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5.98%)构成;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排放VOCs主要由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32.84%)、泡沫塑料制造(19.99%)贡献。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多种有机溶剂的使用[14,15],因此也是VOCs一个重要行业来源。
2.2 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重点大气排放企业在废气管理方面共同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部分企业的废气污染防治水平较低,废气污染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2)部分企业废气治理未通过系统专业设计、废气收集效率不高、无组织废气收集不到位等,源头控制有待提高。
(3)部分企业废气处置装置进口采样口不满足规范要求,未安装废气在线监测系统,未制定废气自行监测方案等。
3 结论与建议
(1)本次调查范围内240家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分别为SO2144.91 t、NOx265.91 t、PM101056.79 t、PM2.5554.30 t、VOCs 1351.00 t。
(2)通过对比分析重点行业SO2、NOx、PM10、PM2.5、VOCs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比情况,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三大行业对该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比相对较高,是该区域大气污染主要工业排放来源。为提升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应重点做好这几类行业企业废气污染排放的监管。
(3)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强制重点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加快化工、工业涂装、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低VOCs含量源头替代。
(4)推进重点工业行业VOCs治理。根据排放与治理情况逐年更新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开展重点监管企业VOCs治理方案评估,跟踪治理方案实施与评估工作进度,确保治污设施适宜高效运行。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全面落实《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无组织排放特别控制要求,有序推进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及时修复泄漏源。
(5)提高监测及监管效能。充分运用自动监控、电力数据、无人机、走航监测车等高效监侦手段,动态监控开发区、企业集群和重点管控企业废气排放情况,提升执法能力和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