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度我国北方对虾病害流行情况及下一步防控建议

2022-04-13李超马立鸣曹洁沈芾柏文东

中国水产 2022年2期
关键词:弧菌工厂化对虾

文/李超 马立鸣* 曹洁 沈芾 柏文东

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帮助养殖业者更充分地了解病害的流行特点,更好地预判病害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病害预警和制定有效病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2021年,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河北农业大学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等单位,对我国北方对虾养殖病害流行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调查。调查涵盖了大部分养殖品种、养殖阶段和养殖模式,调查结果对未来虾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一、调查方法

(一)对虾养殖情况调查及采样方法

对虾养殖调查采用实地走访和书面调查(各地水产技术推广站填写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虾采样采用设定测报点和现场取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设定测报点在山东省烟台市、东营市,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以及辽宁省营口市等地,定期开展P5虾苗、P20虾苗、养殖35d~45d的幼虾、140尾/kg~160尾/kg幼虾和70尾/kg~90尾/kg对虾的采样监测;现场取样测定为调查人员在指导生产过程中非定期到发病养殖场采样。

(二)病害诊断方法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IHHN)、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disease,WSD)的检测均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第3版)推荐的方法进行,病毒性偷死病(Viral covert mortality disease,VCMD)、对虾血细胞虹彩病毒病(Shrimp hemocyte iridescent disease,SHID)、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disease,AHPND)和虾肝肠胞虫病(disease,EHPD)采用试剂盒检测,对虾幼体聚缩虫病(sp.)采用镜检方法,对虾幼体弧菌病和对虾细菌性红体病采用细菌学诊断方法结合快速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虾白便病根据外观症状结合细菌学实验,对虾断须病和软壳病根据外观症状诊断。

二、调查结果

(一)养殖品种及养殖模式

我国北方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养殖区域方面,南美白对虾和日本对虾在北方沿海各地均有养殖,中国对虾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唐山市和辽宁省营口市。养殖模式方面,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全部为池塘养殖,包括单养和混养,混养的主要对象均是红鳍东方鲀,其中日本对虾可以养殖2造(也有部分养殖户只养殖1造,此次也包括在内),中国对虾则只能养殖1造。在冬季,有少量工厂化车间会进行日本对虾暂养以寻求错峰销售的高额利润,不算是真正的养殖。南美白对虾既有池塘养殖也有工厂化养殖(包括小棚养殖),池塘养殖中以土塘半精养为主,少量混养一些用于清除病死虾的鱼类;工厂化养殖则多为错季养殖,即每年10月初~翌年5月初养殖2造,其它时间闲置养殖设施,为高密度单养;小棚养殖与工厂化养殖相近,只是养殖设施略简陋、放养密度和单产略低,但养殖的时间、周期不尽相同。养殖总量方面,南美白对虾排名第一,日本对虾排名第二,中国对虾排名最后,但近几年中国对虾的养殖面积有较大提升,养殖总量已接近日本对虾。

(二)2021年度我国北方对虾养殖病害调查结果

我们总计调查了27家对虾池塘养殖场,涵盖养殖面积774ha;12家工厂化养殖场(包括小棚养殖),养殖面积32000m;32家对虾育苗场,育苗水体100800m³。样本采集中,采集到的白斑综合征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样本均为139个,其余疾病样本89个,包括:病毒性偷死病、虾虹彩病毒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对虾白便病、对虾细菌性红体病、对虾软壳病、对虾甲壳溃疡病、对虾断须病、对虾幼体弧菌病、虾肝肠胞虫病、对虾幼体聚缩虫病等13种病原性(病因)疾病及1种不明病因病。

图1 对虾养殖中不同类型病原所引起的病害种类占比

图2 对虾养殖中各种病害检出率

从对虾养殖中不同类型病原所引起的病害种类占比(见图1)看,细菌性疾病最多,为5种(AHPND、对虾白便病、对虾细菌性红体病、对虾幼体弧菌病、对虾甲壳溃疡病),占比36%;病毒性疾病次之,4种(WSD、IHHN、VCMD、SHID),占比29%;寄生虫及孢子虫病2种(sp.、EHPD),占比14%;环境性疾病2种(对虾软壳病、对虾断须病),占比14%;不明病因病1种,占比7%。

从不同种类病害检出率(见图2)看,虾肝肠胞虫病检出率最高,达到64.10%,对虾白便病次之,检出率为63.25%,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第三,检出率达到60.25%,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第四,检出率为55.13%,以上4种疾病的检出率均超过了50%。此外病毒性偷死病的检出率也很高,达到了47.43%;其它病害的检出率均未超过30%,其中,虾虹彩病毒病的检出率非常低,不到2%,而以往危害较大的白斑综合征的检出率也非常低,仅为3.37%。

比较对虾养殖中不同类型病原引起的疾病检出率占比(见图3)可以看出,细菌性疾病的检出率占比最高,达到43%,其次是病毒性疾病,达到32%,寄生虫和孢子虫疾病占比在18%,而其它因素引起的疾病总计占比只有7%。

图3 对虾养殖中不同类型病原引起的疾病检出率占比

日本囊对虾白斑综合征

中国对虾仔虾感染溶藻弧菌、欧文斯氏弧菌(上为病虾)

从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阶段中的病害情况看,工厂化养殖和小棚养殖的病害主要为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虾肝肠胞虫病,其它疾病很少出现;对虾池塘养殖中的病害种类则非常多,除聚缩虫病外,其它所有疾病均有被检出。

三、2021年度我国北方对虾养殖病害流行趋势分析

2021年度,我国北方对虾养殖的病害流行情况较往年出现了较大改变,白斑综合征于1992年被发现,至今已有30年。其在全国流行,给我国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极大困扰,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从2017年开始,近5年该病在我国北方对虾养殖中的检出率均较低,且呈逐渐下降趋势,这是否意味着该病将逐渐消失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

相较前几年,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在2021年明显偏高,该疾病在对虾苗种培育中(包括虾苗标粗和养成前期)危害较大,需要重点关注,病毒性偷死病以往在我国南方较为流行,2021年有流行范围扩大的趋势。由各种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主要由各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对虾白便病的检出率特别高,显示了养殖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和生物安保的缺失,这一点值得特别注意。虾肝肠胞虫病的检出率居首,且无论是在池塘养殖还是工厂化(包括小棚)养殖中,均表现出最高的检出率,该病会导致对虾滞长,但其较少死亡,摄食基本正常,给养殖户带来继续养殖还是果断放弃的极大困惑,已成为困扰对虾养殖业的重要病害之一。

对虾幼体弧菌病的检出率不算太高,没有给我国北方对虾育苗业带来太大的损失,这得益于北方漫长的冬季,自然环境中长时间的低水温抑制了弧菌的繁殖;但该病在我国广东省、福建省及海南省等南方各地的对虾育苗场始终是危害极大的疾病,北方地区对虾育苗场在以后的生产中也需要充分重视,严加防范。近两年新出现的虾虹彩病毒病的检出率非常低,没有暴发流行的趋势。

四、2022年我国北方对虾养殖病害防控建议

从2021年我国北方对虾养殖病害流行情况可以看出,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保措施存在疏漏,尤其是在环境消毒方面,这种疏漏导致了细菌性疾病的频繁暴发。养殖业者对对虾病害的防控缺乏信心,认为病毒性疾病占主导,病毒性疾病既然无法防控也就无需防控,因而在日常管理中疏于采取必要的生物安保措施,导致养殖环境不良。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2022年的养殖中重点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彻底清塘

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由于多数池塘一年一租,从短期经济角度来看清塘不合算,很多养殖户多年不清塘,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池底的淤泥滋生了大量有害病原菌,导致养殖中后期各种病原菌超标,即使没有暴发细菌性疾病,也会导致对虾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为其它疾病的暴发创造了条件。建议养殖户每年彻底清塘或整池铺膜(日本对虾养殖不能铺膜),为对虾养殖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二)严把苗种检测关

苗种是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第一重要因素,针对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偷死野田村病毒和虾肝肠胞虫高检出率的情况,应采用不带有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虾苗进行养殖生产,在虾苗购进时严格检测,尤其是在工厂化养殖中要加强把关。河北省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近几年发展趋势良好,采用错季养殖的模式既可以保证较高的销售价格,冬季自然环境中病原较少又可以有效减少病原的危害,但苗种一旦携带病原则无法保障后续养殖,模式优势将不复存在。

(三)对养殖设施进行强碱消毒

针对虾肝肠胞虫病高检出率的情况,在预防措施上应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强碱消毒能够有效杀灭虾肝肠胞虫,池塘养殖可使用大剂量生石灰(400kg/亩)清塘消毒,养殖期间不可用;工厂化设施养殖可使用强碱(如氢氧化钠)消毒。

(四)关注藻相和菌相平衡

在池塘养殖中,良好的藻相和菌相代表着适宜的养殖环境,意味着对虾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可以更好抵御外来病原的侵袭。日常管理中调节好藻相和菌相的平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病效果。

(五)建立虾厕

池塘中架设水车式增氧机,在养殖池塘的中心建立简易虾厕(虾厕为在养殖池塘中央修建的锅底形中央集污区),通过水车式增氧机的转动,将残饵、粪便等集中在集污区,并可以利用水泵将污物定期抽出,保持了池底的清洁,降低了养殖风险。该设施投入不高但效果明显,可随时将池塘中的残饵粪便清除,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消除病原滋生、繁殖的条件。

此外,白斑综合征已连续5年呈现出非常低的检出率,这值得重点关注。目前虽然尚不能确定白斑综合征病毒是否会逐渐消失,但以往在池塘养殖中混养鱼类多数是针对该病来搭配混养品种,混养鱼类的主要目的是摄食病死虾以防止疾病传播;而针对白斑综合征检出率较低,细菌性疾病尤其是危害非常大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检出率较高的情况,需要在未来对虾池塘养殖中考虑适当混养摄食有机物、清洁环境的鱼类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基础。

猜你喜欢

弧菌工厂化对虾
注意:这种菌很“要命”
金鲳鱼和南美对虾混养能增收
美味海鲜为何会变成致命毒物
虾:蹦蹦跳跳的美味(三)
可爱的对虾
海水对虾池塘养殖混养鱼类生物防控对虾病害体会
一种袋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美国珍珠鳖工厂化养殖技术
一则病例引发有关弧菌对淡水养殖影响的思考
锦鲤苗种的工厂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