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的风俗

2022-04-13陶圆圆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2年2期
关键词:剪裁风俗月饼

陶圆圆

习作要求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

习作提示

风俗文化受地域、生活方式与传统的影响,各地呈现出来的特色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那么,如何把特色表现出来呢?陶老师在这里送大家三把金钥匙,帮你们打开本次习作的大门。

1号钥匙:依托资料——烹有米之炊

“家乡的风俗”这一主题作文,与平时的写事作文不一样。写事作文,之前不需要查阅资料。而此次的习作内容虽然与生活贴近,但大家平时对风俗的来历、寓意、活动形式、人们对风俗的看法等了解得较少,需要根据自己的习作思路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资料,让习作有血有肉。正所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文中没有穿插相关风俗的介绍,则会显得空洞无物,读来枯燥乏味。

资料的搜集途径当然也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或者参观展览馆、请教长辈……将搜集的资料罗列、整理、取舍,如同丰富的食材已妥妥地备好,只待大厨操刀烹饪。

2号钥匙:转化语言——作有魂之文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个性造就不同的语言风格:风趣、质朴、严谨、华丽……无论何种,皆为文字的气质和灵魂。

作“家乡的风俗”一文,离不开风俗资料的充实,但要避免直接将查找到的资料抄袭过来。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因此搜集来的资料不能直接拿来就用,要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那样的文字才是属于你自己的,那样的习作才是有个性灵魂的。举个例子:

资料语言——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作者语言——天上月儿圆,人间人团圆。中秋吃月饼,吃的是一份情怀,吃的是一种思念。

(以上两种语言,讲的是同一层意思,但表达的风格却截然不同,作为读者的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如何转化资料语言呢?

方法一:查好资料,丢开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方法二:加入自己的感受;

方法三:加工资料语言,概括长句,扩写短句。

掌握以上方法,就能成功地将资料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有个性的习作。试一试吧!

3号钥匙:详略得当——裁有样之衣

要想习作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不可少。习作的详略处理好比量体裁衣。剪裁得法,锦上添花;剪裁糟糕,全都走样。

如课文《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其中写到了很多时间节点的相关风俗,但整篇文章紧紧地围绕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时间线索,合理安排详略,显得重点突出,印象深刻。

又如下面的例文《一“称”一“饭”过立夏》中,写到了立夏的两个风俗:“称人”和吃“立夏饭”。小作者并没有平均使力,而是着重写“称人”这一风俗,有详有略。整篇习作,不光在风俗的安排上有所侧重,而且在资料引入与风俗体验等内容上也注意到了详略。 “阿斗称重”和“阿斗吃饭”的资料,简略而巧妙地融入在小作者详细记叙的体验经历中。

剪裁有法,但无定法。正如习作的详略安排,能突出重点的,不惜花大量笔墨;与重点关系不大或无关的,一笔带过或者只字不提。唯有如此,衣才合体,文才得心。

猜你喜欢

剪裁风俗月饼
我有一个特别的月饼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一起来做月饼吧!
两装当道
归来
跟踪导练(四)4
欢乐的中秋节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
简约如故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