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叛逆青年的 三封家书
2022-04-13洪明基
洪明基
这三封家书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有能力去做的、社会需要的、对自己又很有意义的事。
14岁那年,我得到去美国读书的机会,踏上背井离乡的求学之路。
尽管远离家乡,但爸爸、叔叔和爷爷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我对他们始终是抵触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前夕。当时,我的学习、生活状况还是不错的。在当年的考试中,我的法律课和宏观经济课在全年级得了第一名;生活上,我也有女友爱护照顾,有朋友沟通交流,过得算是自在。只是內心总会莫名产生一种不安,或者说是迷茫,还有些许的叛逆。
“青春就是迷茫与叛逆的挣扎史。”那段时间,我看每一件事都不顺眼——爷爷、爸爸和五叔跟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感觉特别逆耳——我已经长大了,他们还在不停地批评我。于是,我会想尽各种方法来反驳他们。
我很迷茫,根本不知道人生目标是什么,也没有具体想过;我对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都不太认可,感觉生活就是这样,就像尼采所说:“人,动物的人,就根本没有意义。”每次情绪不好或者感觉不顺,我就会产生一些厌世心理。
有天晚上,我实在郁闷得不行,就决定写信发泄一下。我写了三封信,分别给我的爸爸、五叔,还有爷爷。大致意思是:我不知道我在干吗,也不知道我跟这个世界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我寻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既然人生没有意义,活着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我决定在暑假前结束我的生命。反正你们也不是特别在乎我。当然,我还是有责任告知你们一下。
现在回想,写这三封信既有对前途和生存意义的迷茫,也有一种调皮捣蛋式的叛逆在里面。
信写完,我便匆匆寄出,然后跑到朋友家躲了起来。刚开始,我很为这个鬼主意开心,觉得一定会弄得他们三个“老头子”坐立不安:“终于小小报复了一下,谁让你们平时对我那么凶。”
到了第三天,我心里有点不安了。一是怕爸爸把信给妈妈看,让妈妈担心。二是我也很害怕等假期回家的时候面对他们三个人。这时,我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翻开书,我看到了“积极主动”的内容: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首要的是积极主动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我感觉像被电击了一下,一口气把书读完,当即决定第二天早上就回学校去。
第二天,我赶回学校,推开宿舍门,看到桌上有三封信,分别是爷爷、爸爸和叔叔的。我有些纠结,既非常急切地想知道他们的回复,又害怕他们暴风骤雨般的指责。
最终,我还是把这三封信一一拆开。
爸爸的回信很短也很意外,他一改往日的严厉,变得温和。他说:“明基,看到你的厌世,我很震惊。人生很短,你长大了,人活着就要快乐,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去做,不断追求深层次的快乐,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看的第二封信是五叔写的。他说:“明基,你长大了,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要胸怀天下,要看到中国的大势,并为此做好准备。我们平时对你严厉,是希望你能够成为做大事的人。人生其实就是等待一个机遇,这个机遇来临之前,你要通过一切方法来武装自己;只有这样,当这个机遇到来的时候,你才能有信心去把握好它。希望你能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最后一封是爷爷写的,信里除了鼓励和认可外,爷爷还说:“明基,等你这个暑假回来,我带你回汕头,到我们的祠堂去看看,我们的根在那里。我们洪家的生存史也是一部创业打拼的历史。你长大了,我相信你会想明白,你是能够肩负起家族的使命和责任的。”
这三封家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爸爸让我寻找自己喜欢的東西,人生的目标是快乐;我的叔叔给我讲世界大势,尤其说到中国的大势,希望我要把握好机遇;爷爷更多给我讲的是家族使命和民族责任。
我的祖辈和父辈都是爱国人士,可当时我对爱国的感觉并不是很强烈,是这三封信让我第一次真正有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我到底喜欢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能给我带来快乐,让我可以努力地去工作?我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作为洪氏家族的一员,我这一生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
我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整整三天,懵懵懂懂地悟出了一些道理: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自己的家族负责,要武装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做出一番事业。
稻盛和夫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我喜欢美食,美食能够带给我快乐,算是个超级吃货,于是,我下定决心,要以吃作为切入点,打开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想明白以后,我感觉自己一夜间长大了,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追求,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充满全身。我并不明白这股力量是什么,但正是这股力量帮我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开始美食创业。
这三封家书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有能力去做的、社会需要的、对自己又很有意义的事。
谈林摘自《改变的力量:六力
理论助你成功》(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