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策略

2022-04-13王春芳

家长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美术德育

王春芳

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它在学生的成长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进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今美术课程开展道德层面渗透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这一内容进行讨论分析。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艺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各地区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而通过将道德教育渗透到美术教育中来实现这一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一个好的美术作品通常能让人感同身受,运用美术的魅力来进行小学道德素养的教育,能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一、小学美术教育渗透德育的优势

随着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在我国的贯彻落实,教育界已经慢慢意识到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小学阶段的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美术是小学课程教学中较为特殊的一门课程,在新课标背景下进行教学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艺术的赏析能力以及艺术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从而确保美术课程教学质量,使每一名学生都具备艺术赏析能力。基于此,小學美术教师要分析美术审美教学中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小学美术作为一门有着陶冶情操属性的课程,在小学阶段的道德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更好地融合德育内容,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德育的开展,为德育的落实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授课内容涵盖了山川、人物、花鸟、手工、传统文化等各个方面,教师能非常方便地找到切入点进行道德教育。并且,美术教育课堂气氛活跃,非常有趣,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与课堂之间的互动性,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进行德育能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最后,小学美术课堂具有多元性,能够为德育教育的融入创造有利的条件,能保证德育教育与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性,保证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对德育教育的融会贯通。

二、注重美术教学资料中的德育内容

(一)合理筛选教材

教师一定要在给学生讲课之前,先学习一遍教材,发现隐藏在教材中具有德育观念的课文以及艺术品,并且运用教材中隐藏的德育观念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充分地把道德教育融入课堂。同时,教师应该明确这一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高效学习与相关能力的提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借助鉴赏课程落实美育目标,在教学中综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技法,更要针对文化教育培养多元化审美观念。如在“寻找美的踪迹”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让学生懂得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远比美本身更有意义,从而教育学生积极的对待生活中的人和物。在“水墨画—动物”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观看水墨画《虾》和《奔马》,并且为学生讲解著名画家齐白石和徐悲鸿的成功经历,教育学生每个人的成功都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收获回报。在“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一课中,教师可用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革命历史片段,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辈付出努力,教育学生应该更加地珍惜现在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此外,选择的教学素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选择一些难度过大,或者内涵过深的素材,必须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作品欣赏

人教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中编入了非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美术作品,其中不乏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美术作品。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上,教师不能只在课堂上枯燥地完成任务,而是应该试着引导学生去了解美术作品之后的深远意义,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走上发现艺术的道路。这样引导性的教学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艺术素养也会得到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让学生能对一副有着深层教育意义的艺术品产生属于自己的感悟。教材还具有很多关于歌颂近代革命先辈、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等方面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开展德育教育的绝佳素材,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以这些素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设计,对教学环节进行巧妙安排,如可以在带着学生进行画作欣赏时,进行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懂得现如今良好的生活环境实在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感恩,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懂得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三、在实践中融入道德教育

在小学美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是美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美术教学的显性作用是美育,隐性作用是对学生品德与智能的培养,兼具德育、智育与美育的作用。德育是促进学生发展道德修养与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智育则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必须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个性,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思想和情感,进而通过智育和美育的融合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活动能使学生培养审美情操,感受艺术形象之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产生浮躁的心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美术课堂中,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绘画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绘画素养。并且,在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还可进行德育的渗透,更好地促使德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

德育除了可以融进绘画教学,还可以融入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手工课在小学美术教育非常受到欢迎,如果教师能将德育融入实际的手工课,能极大地提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成果。手工课上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多种多样的作品,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类型的工具进行创作,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能够与他人更好地合作,养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在实际的手工课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制作所需的各种工具与材料,让学生能在实际的动手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并且依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自主创作,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水平。为了增强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当中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组比拼,回收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创作,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观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如一些废弃的纸杯、一次性吸管等物品,让学生运用这些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废品进行搭建机器人比赛。通过结合小组合作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自主进行工作的分配,并且独立创作,学生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从而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此加强德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融合。为了丰富学生合作学习的经验,教师还可组织多样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例如,在“有趣的水墨游戏”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画作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色彩搭配以及画作意象等入手,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师,融入大自然,在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欣赏能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组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

(一)充分滿足学生个体需求

当前的美术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这是因为当前大多数学校无法在一时之间解决学校美术工具匮乏的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当前国家需要对偏远学校进行资金与政策的支持,这样就能为部分地区学校提供美术教学设施,因此美术教师要想营造愉快课堂氛围,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身边的美术素材,这些素材的应用能极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课堂的多元化需求。举例来说,在赏析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时,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对梵·高这个画家以及其作品风格进行简要的介绍,从而让学生对梵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对作者以及其创作该幅画作的背景有所了解,这样促使学生能更为全面地看待梵·高这以及其作品,形成正确的看待事物、欣赏艺术的观念,有利于顺利推进后续的美术课程教学。在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之前,也要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并且能全面地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教学活动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需要。

(二)进行合理小组分工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除了应进一步加强美术基本概念的传授,另一方面美术教师需要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工,而小组分工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课堂的现有资源,而且小组合作能让团队成员彼此配合,相互交流,这不失为小组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小组中的成员对自身的责任与义务都是十分明确的,因此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能为顺利开展美术教学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分工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每名学生的美术功底、美术基础,以及创造能力,从而使小组内部的成员能互为补充,同时发挥擅长美术的同学的带动作用,带领整个小组进行美术学习。

四、在课堂设计中渗透道德教育

小学美术中本身就有许多德育融入的契机,但是在实际将道德教育融入美术课堂中,还是会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想要更好地在小学美术中融入德育,教师就必须结合当下美术课堂的环境,针对性分析和解决实际德育渗入进美术课堂体现出的问题,从而让德育能更好地渗入美术课堂。为了实现此目标,教师应在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时,运用生动的语言使学生产生共鸣,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爱国情感等教育。或者通过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并且,多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作品,让学生感受本民族文化的美,从心理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有效地让道德教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

(一)增加组员的课堂讨论环节

当前美术教育的目的与宗旨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以及艺术审美水平,陶冶儿童的情操,涤荡儿童的心灵,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增加组员的课堂讨论环节,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开展美术教学,而学生能通过自己对画作的欣赏,将画作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欣赏环节结束之后,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与沟通,而教师还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这样就能让学生植根于美术作品,并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能充分感悟到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在欣赏大师作品的时候,感知创意性思维,保障教学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可以给学生讲述此幅画作的背景以及时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对美术教学而言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优势之处在于便携性、存储量大、绿色环保、节约能源,这些特征为小学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其优势在于一方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优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才能使评价效果具体有效:第一,评价时机要恰当,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抓准时机,对学生进行即时性评价,注意评价活动的时效性,从而发挥评价的最大作用;第二,评价内容要具体,如果评价内容不够具体,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麻木,而且如果评价过多,且评价内容较为空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评价的效果降低;第三,评价主体要多元,形成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为辅的评价模式,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了解自身,并且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

五、结语

教师需要明确美术教学的目标,提升美术教学实效,为学生制定适合的美术学习方案,这样就能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间,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从而提升自身的美术欣赏与品鉴水平。道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分量,是整个小学教育的关键。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非常有限,教师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握好道德教育的时机,在日常讲课中张弛有度地渗透进道德教育思想,最终达到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的目的。教师应该把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中碰见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树立道德观念,有效地推动小学美术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实现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宋行军)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美术德育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美术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