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允许孩子成为普通人

2022-04-13安扬

家长 2022年3期
关键词:米拉一代人小时候

安扬

希望家长们能在反思后坦然接受孩子的普通,与“孩子必须比家长优秀”的执念和解,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

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常常惊叹:“小家伙不得了,常说超出年龄的大人话。”“这么小就会背古诗,比我小时候聪明多了。”“看他的表情、动作就透着机灵劲儿,长大了准是人精。”于是,家长对孩子充满希望,感觉孩子一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孰料,当孩子渐渐长大,却让家长倍感失望:“怎么笨成这样,连加减法都算不清。”“这卷子做多少遍了,怎么还是做一次错一次呢?”“我像他那么大时,可没让父母这么操心!”于是,家长愈加困惑了:“孩子小时候那么聪明,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呢?是不是比别的孩子少学了?是不是没有学一门特长?是不是该给孩子吃健脑的东西补补?”当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凡时,便开始对孩子施压,同时家长自己也难受。陷入恶性循环后,家长却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家长的这个困惑在动画电影《魔法满屋》里可以找到答案:米拉贝的外婆面对丈夫去世的巨大悲痛,意外获得了上天眷顾,自此以后,家族每个成员到了一定年纪都能开启一项特殊本领。米拉贝的妈妈拥有治愈的力量,姨妈能通过心情影响天气,舅舅能预测未来,大姐能让鲜花盛开,二姐力大无穷,大表弟能随意改变外形,小表弟能听懂动物说话……唯有米拉贝是个凡人,她顶着一头鸡窝般的发型,身材也圆滚滚的,常为不会使用任何魔法而自卑。然而,当米拉贝发现家族处于危险中,没有魔法天赋的她却下定决心解除危机,成为整个家族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看完这部电影,家长们不妨反思:“孩子为什么必须不同寻常呢?”“因为周围的孩子都很出色,所以我的孩子也必须天赋异禀吗?”“只有有天赋的孩子才能得到幸福,普通孩子不可以吗?”希望家长们能在反思后坦然接受孩子的普通,与“孩子必须比家长优秀”的执念和解,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正像那首老歌所唱的:“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这个世界正是由无数个如你我这般的凡人构成的,家长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孩子的平凡呢?这就需要家长摆正心态,理智客观地对待孩子。

用发现的眼光看孩子

家长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整天只盯着孩子的缺点,或者拿着“放大镜”将孩子的一丁点儿缺点无限放大,然后“上纲上线”,指责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家长这么做除了让孩子养成苛刻、刻薄的性格外,并不能让孩子的缺点有所改善。

其实,只要有一双充满爱、善于发现的眼睛,家长就能发现孩子的千般好:“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动手能力强,组装东西看一眼就会。”“孩子虽然长得不高,但是体态优美,气质很好。”“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心思细腻,很懂道理。”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多想想孩子的可爱,家长就能明白“孩子还是自己的好”。

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孩子小时候学了很多东西,但长大了就不擅长了。也有的孩子小时候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可长大了却懂得很多知识。孩子是在不断成长中吸收知识、汲取能量的,不要将孩子过早地“定性”,觉得孩子“就应该干什么、干什么才会有发展”,而应该对孩子保持一种“静观其变”的积极心态。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孩子每一步发展变化都和家长的悉心教育密不可分,只要家长尽心尽力,在孩子每一个成长的路口和转折点一路指引、陪伴孩子,相信孩子终有一天,会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允许孩子慢慢地长大

很多家长“恨铁不成钢”,觉得自己明明付出了那么多,怎么孩子还是不成大器;有的家长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觉得孩子怎么也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还有的家长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培养孩子,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无法达到家长的预期。其实,并不是孩子不争气,而是家长心太急。

木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从前慢》曾风靡大江南北,让很多人反省和喟叹。诚如诗中所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养育孩子也是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慢下来呢?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不要要求孩子“一口吃成个胖子”,慢慢地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一点点掌握知识技能,慢慢地“内化于心”,最终才能“外化于行”。看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也能老得慢一些,不好吗?

不要总试图改变孩子

有些家长不能与时俱进,总是用过去的陈旧观念教育孩子,觉得孩子的成长轨迹不像自己预设的那样,觉得自己生的孩子就得按家长的规划成长,不容许孩子有一丝一毫的不一样,于是对孩子指手画脚,从孩子的穿衣、交友、爱好等方面进行把关,如果孩子稍有不从,就试图按照家长的逻辑迫使孩子做出改变。

殊不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只要孩子没有犯原则性错误,可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允许孩子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家长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尊重孩子,做个豁达开明的家长。

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

孩子上小学时成绩好,家长就觉得孩子长大能考上“985”;孩子出生于书香门第,家长就觉得孩子未来一定能出人头地;孩子曾经在才艺比赛中获奖,家长就觉得孩子将来能成为艺术家。现实却是,家长高看了自己,也高估了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性格、能力和优劣势,对孩子抱以合理的期待,给孩子制订踮起脚或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小目标,不对孩子寄望过高,家长的“知足”反而能激发孩子上进。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不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不需要家长给孩子贴上“粗心”“邋遢”“迷糊”等标签,诸如此类对孩子不容分说地“盖棺定论”,容易让孩子感到“反正我再怎么改变也扭转不了家长对我的看法,干脆就那样吧”。等到孩子真的变成“顽固分子”,家长再想讓孩子改正,孩子也已经“定型”了。

家长要相信孩子的某些坏习惯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只要家长多指导、多鼓励、多督促,孩子一定能正视自身的缺点,积极改正,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定能战胜自己,变得更好。

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人又有何妨?孩子虽然平凡,却善良、勇敢、阳光,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这不就是上苍赋予家长最好的礼物吗?

(宋行军)

猜你喜欢

米拉一代人小时候
一代人
米拉的豁口
回到小时候
果然什么东西都是小时候最可爱啊
米拉雪山
我们见证了
那些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听的
重要言论
我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