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022-04-13马天瑞

家长 2022年3期
关键词:宝儿影响人生

马天瑞

孩子成长德为先

“我要杀死你,然后让你下地狱!”6岁女孩宝儿(化名)冲着幼儿园老师和刚跟她发生过摩擦的小朋友歇斯底里地大喊。

“她说这话怎么了?”事后,有着博士学历的宝儿妈妈很镇定地反问老师,“本来这个世界就是强者生存,不行就会被淘汰,我女儿是不是班里认字最多的?是不是班里最聪明的?”

这是《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的一则真实案例。

“我要杀死你,然后让你下地狱!”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说话为什么如此“狠毒”?从其妈妈和老师的对话里,我们可以寻到答案。宝儿妈妈虽有博士学历,但人生价值观却存在严重问题。正所谓“近墨者黑”,在妈妈错误的“聪明观”浇灌下成长起来的宝儿,耳熏目染,潜移默化,说出这样的“狠话”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鸟无翅不飞,人无德不立。教育孩子成才,先要教育他们成人,这里的“人”,首先是“德”。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观念,纵然他聪明绝顶,识字再多,成绩再好,学历再高,对社会也无益,甚至有害。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高智商犯罪”便是佐证,比如因一言不合就杀害室友的名校大学生马加爵、研究生林森浩,还有因无端猜疑、将怀有身孕的妻子残忍杀害的博士左启华,对亲生母亲痛下毒手的北大学子吴谢宇……

身为大学生、硕士、博士,他们识字不可谓不多,他们的才能不可谓不高,但如果品德败坏,“识字多”有什么用?“最聪明”有什么用?

爱因斯坦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这告诫我们父母,教育孩子,知识学习很重要,但如果仅止于狭隘的知识,忘记了“德”的修养,是无法教育出优秀孩子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孩子成长德为先,这是每一个家长教育孩子当秉持的第一理念。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粒纽扣家长系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妈妈给坐在沙发上的奶奶捶背,孩子看见了,于是搬张凳子站上去也给妈妈捶背。作品的名字叫《爱的传递》。这则广告并非虚构,是对现实的写照。孩子为妈妈捶背,是孩子“自觉自愿”的自我行为。

观察和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是后天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方法,从神情到语言,从动作到技能,从行为习惯到个性品质等都是通过对周围大人的观察与模仿发展起来的。

作为家长,天天照顾孩子,日夜与孩子为伍,无疑成为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看见妈妈给奶奶捶背、爸爸给爷爷洗脚时,他们就会效仿。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用诗的语言,形象地阐释了“最有效的教育不是语言告诉,而是行动引领”这一深刻的教育理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开篇两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下来的时候相差并不大,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后天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才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在这里,这个后天环境首先是指家庭环境。

科学研究表明,0—4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从生长发育,到基本生活技能的形成,从语言发展到人际交往,人一生所需要的一切基本技能都会在这个时期萌芽,一个人的品格之舟也在这个时期初具雏形。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长作为家庭生态的构建者,与孩子朝夕相处,其影响不可谓不大,其教育不可谓不重要,它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走向。为此,作为孩子人生之本的第一粒纽扣——“德”,无疑当由家长来系。

率先垂范最重要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平生節俭,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先生一生勤劳,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自己擦拭桌椅。先生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老师,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老舍先生的话情真意切,在感怀母亲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教育子女的秘密——“把性格传给我”。也就是说,父母教育孩子,不是靠语言灌输,而是用行动传递。家长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子,自己要事事走在前面,先为孩子做出样子:家长要求孩子“听话”,自己当先言出必行;家长要求孩子不说谎,自己当先诚实守信;家长要求孩子尊重长辈,自己当先孝敬父母;家长要求孩子懂礼仪,自己当先做一个文明人……作为家长,要时刻明白,自己时刻都在孩子的全景“监控”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摄入眼底,自己今天的形象就是孩子明天的模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有“令”,但想要孩子“令出即行”,自己“先行”是关键。品行正、事业成的孩子,从来都是影响的结果,而非训诫的产物。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有意影响,一种是无意影响。所谓有意影响,就是家长对孩子施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比如一家人围在桌前吃饭,为长辈夹菜盛饭等。所谓无意影响,就是家长无意识的行为被孩子窥见,比如随手扔废纸、随地吐痰等。

教育孩子,有意影响很重要,但无意影响更不可小觑。幼小孩子的很多做法和习惯都是在大人的不经意间学会的,而且越是不经意间学会的东西,孩子越觉得刻骨铭心,越会浸透到他们血液里,植根于他们骨髓中,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家长作为孩子行为习惯的铸造者和人生品格的营养师,孩子的未来何去何从、是优是劣,决定权可以说在家长手里,你要孩子明天怎么样,今天自己就应做好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始终如一。“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用先进的思想引导孩子,用正确的行动影响孩子,将真善美的接力棒传递到孩子手中,让孩子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宝儿影响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那不是我吗?
糖皮狼是糖做的
捉迷藏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