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2022-04-13曹阳赵海

新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鸭坦布苏鸭场

曹阳 赵海

我国是养鸭大国,在众多鸭易感疫病中,鸭坦布苏病毒是最新发现的疫病,该病毒快速传播,导致养鸭业经济受到巨大损失。鸭坦布苏病毒是由黄病毒科的坦布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播快、发病急、死淘率高等特点。肉鸭和蛋鸭是该病毒的主要受感染群体,肉鸭感染后会出现站立不稳、倒地不起、头部震颤等神经症状,淘汰率为15%~30%,高者可达到80%;蛋鸭感染后会出现产蛋量下降的情况,产蛋率短时间内从90%下降至10%以内,严重者会出现绝产的状况。

鸭坦布苏病毒的病毒粒子呈球形,表面有囊膜,主要在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复制。坦布苏病毒抗热能力较弱,在50℃高温条件下24小时可导致病毒粒子灭活,50℃、15分钟条件下即可失去活性。其病毒在低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4℃可保存7天左右,-15℃以下可保存30天左右,-80℃以下保存时间可长达1年,该病毒对氯仿、乙醚敏感,可快速破坏坦布苏病毒的活性和感染性。

2.1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鸭坦布苏病毒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减蛋、减料,发病后期会出现神经症状,例如瘫痪、行走不稳等,还会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病鸭各脏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例如,皮下肌肉出现弥散性出血;心肌出现坏死的状况,心脏大面积肿大、出血;肝脏表面呈现点状坏死灶,小范围块状出血,并且呈土黄色;肾脏及肺脏肿大并伴随着明显出血点和坏死点;脾脏出现瘀血、肿胀,严重会出现破裂,表面呈大理石纹;卵泡膜出血、卵泡变形。雏鸭脑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或树枝状充血。

2.2 诊断方法

2.2.1 临床诊断 首先,根据其病毒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观察产蛋鸭的产蛋量是否骤降,是否出现排绿色稀粪便的情况,或者观察是否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共济失调等现象。其次,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通过剖检病理进行辅助判断,其主要判断方式是是剖检产蛋鸭的卵巢和输卵管部位,可明显看出卵巢内部萎缩、出血或发育畸形,输卵管萎缩或坏死;各大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等病变。根据上述对该病两方面的全面分析,可初步诊断是否为鸭坦布苏病毒病,接下来可以利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进一步确诊。

2.2.2 实验室检测 随着对鸭坦布苏病毒的不断了解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检测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其中包括荧光定量RT-PCR、RT-PCR、套式RT-PCR等。这些诊断方法的大面积应用实现了鸭坦布苏病毒快速检测的目标。对该病毒的诊断还可进行血清检测,最为经典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中和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瑞普生物及甘肃健顺生物联合研制,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和鸭坦布苏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抗原相继问世,解决了鸭坦布苏病毒“无疫苗可预防”“无试剂可诊断”的防控难题。另外,我们需要做好前期工作,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加强消毒防疫和卫生管理。

在鸭子整个生长发育的周期内,需要对其提供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干净卫生的水源;在饲养环境方面,需要提供优质的饲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控制在适宜鸭子生长发育的区间,减少因环境问题影响鸭群的生长发育,也应结合天气变化及时通风换气,避免蚊虫滋生而引发的传染疾病;适量给未发病鸭群饲喂高质量维生素,提高其免疫力。

养殖场需要制定并实施以卫生、消毒、预防为主题的综合防控措施。定期组织饲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深入了解鸭坦布苏病毒。在养殖场整个饲养周期内,需要对饲养环境、器具及运输车辆多次消毒,禁止健康鸭场直接接触发病鸭场病禽和养殖器械,发病鸭场应单独处理,并且全面消毒,切断所有传染源。做到就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科学饲养。

猜你喜欢

鸭坦布苏鸭场
鹅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鹅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安徽农业大学王桂军教授课题组首次在我国鹅群中发现新型鸭坦布苏病毒变异株
鸭场疫病综合防疫措施及消毒管理
鸭场的环境控制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
小型鸭场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诊治
鸭坦布苏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中国农科院研制成功“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