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去太湖,山翠黛烟朦

2022-04-13丁云

现代苏州 2022年7期
关键词:洞庭西山东山

丁云

想着哪时要沿着太湖走一圈,行程量实在是浩大。太湖是一个湖泊面积2338平方公里,形如西突的新月的巨大淡水湖泊。总长约400公里的湖岸线中,苏州占了270至280公里。明代正德年间宰相,明代文学家王鏊编《震泽编》,卷一有五湖、七十二山、两洞庭。震泽、五湖都是太湖古称。七十二山是太湖之山,两洞庭即“洞庭东山”“洞庭西山”,太湖中的两座岛。这些都是悠游太湖的内容。

不游洞庭未见山水。说起太湖山水,那真是亦真亦幻,虚无缥缈。《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金头鳌,是莫厘峰寨主,莫厘峰即是太湖洞庭东山的主峰名。《天龙八部》里虚竹的人生机缘之地名缥缈峰,洞庭西山主峰又恰是缥缈峰。这些都勾连起人们对那里山重水复的翩翩遐想。但,总要走一回全的,不是吗?

登顶莫厘远眺,于启园观太湖

在大禹治水前,游居洞庭东山一带的氏族部落因多水患,借渔猎为生。公元前21世纪,大禹临太湖治水,这些氏族都参加了治水。洞庭东山原本是屹立在太湖中的岛屿,隋代时与陆地相隔。随着三江淤塞,大致在19世纪中叶,终于使山岛与陆地相连成为今日的湖滨半岛。

“莫厘远眺”为东山八景之首。当地俗称莫厘峰是“大尖顶”,海拔292.4米。山顶有梵宫慈云庵建于明清之际,据吴靖宇所著《东山》一书说,曾晨钟暮鼓,香烟缭绕,云雾掩映,宛如仙境。慈云庵曾毁于运动。如今的慈云庵正在修葺。

王鏊本人是洞庭东山人,极爱太湖山水,作有《登莫厘峰记》。明人沈周、申时行等,都曾记述了东山的湖山胜景。莫厘峰支脉绵延起伏,根据吴靖宇著《东山》所言,主要山峰有翠峰、芙蓉峰、箸帽峰、碧螺峰、虾缀岭、荷盘顶、玉笋峰等。群峰环抱之中,有法海坞、翠峰坞、西坞等31处山坞。山坞中青翠掩映,竹林摇曳,稻菽成片,炊烟袅袅,翠峰寺、古雪禅院、法海寺、紫金庵等古寺庙,坐落其间,使坞愈显其幽,林愈显其静,景愈显其美。

东山有启园,位于翁巷村北,倚山临湖。原本是太湖人家种稻养鱼的洼地。1933年由旅沪经商的东山人席启荪创建,亦称席家花园。建园时,刻意追求“临三万六千顷波涛,历七十二峰之苍翠,蕴隐逸林下之志,藏吞吐天地之气,极包孕湖山之胜”的意境。

启园内有融春堂、如意小院、翠微榭、撷银轩、晓澹亭、挹波桥、涨合池、涵影池、坐金亭、环翠桥、震泽楼、镜湖厅诸多景点。一棵古杨梅树虬枝盘曲。原是1699年,康熙帝南巡见此百年杨梅树型优美,苍劲古拙,此树就保存了下来。据说如今杨梅成熟,仍然酸甜多汁。

启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长约200米的长堤。太湖碧波轻漾,水天一色,鸥鸟飞翔。风起浪涌之时,太湖激浪又气势汹涌。据说彩霞满天时,可见金波万顷,月上中天时,又见星河倒映。

长堤东南尽头是御码头,当年康熙帝駕幸东山在此上岸,席氏祖上曾参与迎驾。因而被席启荪选购筑园纪念。御码头伸入湖中达100米,顶头筑有通湖亭,亭内悬康熙帝御笔匾额“翠色满湖”。稍不留神,太湖水浪常会拍湿裤脚。

信步第一古村,见渔村早市

说到东山,弯弯绕绕离不开王鏊。而“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就是“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的明宰相王鏊故里。

长达一里的紫石街,全由花岗岩石条铺成,村内“一街六巷”,指主街紫石街和古西巷、旗杆巷、姜家巷、韩家巷、文宁巷和康庄巷等六条次要街巷,构成村落的空间骨架。

沿街的大量明清古建根本无法忽视。最兴盛的清代中期,全村内有规模较大的厅堂72座,如今,惠和堂、粹和堂、遂高堂、三德堂、仁寿堂、双桂堂等近10座保存依然较为完好。

整个陆巷凹居于山坞中,依山面水,面朝碧波万顷的太湖敞开,同时又依枕葱翠的寒谷山、白石岭。村里六条次巷自寒谷山脚顺山势而上。六条次巷分别与一街按顺序相接。一街又与引入太湖的三条河浜紧邻。三河浜联系着陆巷村与太湖。从道路交通、自然排水、通风采光等角度而言,“一街六巷三河浜”的空间格局与肌理都极有意思。

村内,大户人家的厅堂以王氏家族聚居地为代表,涵盖遂高堂、惠和堂、粹和堂、怀德堂、状元及第墙门、怀古堂、会老堂等。陆巷兴于南宋,800多年间形成了依天时地利而人居的古老村落。陆巷是古建筑最为集中的沿太湖村落。遂高堂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宅子,是王鏊胞弟王铨的故居,也是陆巷村保存最古老的明代建筑之一。内梁上原有彩绘较多,年久失修,大部分彩绘已模糊不清,仅走马板上折枝花图案及桁条上的包袱锦图案还依稀可辨,有金、红、白、黑等色,大厅梁上仍然留有飞金。

陆巷有一个菜场,从民国时期沿用至今。村民们的一天是从凌晨三点半到四点的早市开始的。渔民一早抓到鱼,拿到菜场卖,卖菜的也赶早凑堆,菜场虽不大,鱼肉、蔬菜、豆制品之类据说也挺丰富。每日营业1至1.5个小时后,就干净利落地收摊闭市。

纵情独岛山水,见证古村生活

三山岛是洞庭东山的附属岛屿,也是目前太湖中唯一未与陆域直接联通,且有居民生息的独岛,保留着湖岛的传统起居生活方式。

从三山岛的桥头码头顺着老街往村里走,岛上有年份的老建筑随处可见。大块大块的石板路上,就连青苔也带着那种沧桑的年份感。因为四面环水,三山岛至今保留着隐秘、简单的气质。

考古挖掘证实,岛上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足迹,将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生活的历史由新石器时代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元明清,岛上沿桥头、东泊、山东、西湖、小姑五大码头形成传统民居与宗祠建构筑物聚集而建的形态。桥头码头到顺济桥一线形成商业古街,顺济桥到观音堂一带形成鱼骨状分布的居住古街。古街、太湖、山体紧密联系,各类明清建筑又沿街分布,传统的街巷空间完整保留至今。

岛上留存的明清及民国时期历史建筑,既有传统民居,又有名宅大户,后者如清俭堂、师俭堂及薛祠之类,以及古井、古桥等。天峰寺脚下有一口唐井,由整块大石板凿出。据传唐代岛上有寺庙18 座,后被大火烧尽。虽然四面环水,三山岛并不能远离战争,反而在春秋战国时与周围岛屿一同,是吴越主战场;清末太平天国火烧三山岛,将民居、祠堂等损坏无数。

三山岛呈“三山两谷”的基本地貌特征,5个自然村散落两谷中。岛上户籍人口800多人,实际常住不到600人。为方便旅游者,岛上建起了必要的环岛公路、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史前遗址、祠堂、重要民居、古桥、古井、古树名木、历史遗迹等都在抢救性保护进行中。

岛上遍植百年古枣树。此时湖岸柳树抽芽,听着太湖有风来。从三山岛可以北眺洞庭西山,东望洞庭东山,尤其西山的石公山,可以坐快艇直达。

寻找太湖石的踪迹,去古樟园吸仙气儿

到了西山岛,就特别适合四处闲逛。在非繁忙时段,农用车辆和双轮车是岛上的主流车型。在串联着村与村之间的公路上,人们修路、打盹,好不悠闲。西山岛古村也多,村里很多大姓大族原本都是中原大族多次南下僻静隐居的。

好几年前,西山岛出了个网红景点,很有峡谷湖泊的感觉,位置在岛东边的蒋东村。爬上狭窄的山路,在一圈崖壁下有两滩内湖。村里人说,岛上过去开采石灰岩,水泥厂以此为原料,后来为保护环境,矿井全部关闭,经过十几年矿井就成了湖。仔细看,湖的内壁是有小径的,这是打矿井时螺旋状下挖的痕迹。

石灰岩是西山特产,春秋时已有开采记录。唐代太湖石开采,开始了当地工业发展史。除了烧制石灰,石灰石可直接用作建筑材料,在房屋、桥梁等建筑 中 作 基 石 、柱础、梁柱、碑刻、雕塑等。石灰岩经长期风化溶蚀和波浪冲击形成的太湖石,是叠砌园林假山的名贵用材,西山的太湖石也于唐代开始被大量开 采 。 镇 志 上说,运送石灰石的船队以前还被称为“山船帮”。

西山岛上,我最喜欢后堡村窑上环山公路旁的古樟园。里面两株巨大的香樟树冠特别能压得住内心的浮躁。一株高30米,胸径1.4米,大概1000年;一株高15米,胸径1.1米,约500年。镇志上说,岛上还有松柏、罗汉松、银杏,最久久到1500年。罗汉寺门口,还有两株近千年的古樟与一株紫藤“藤樟交柯”交缠。世上少有事物能像这些古树名木一样,千百年来绵延着同一条生命轨迹。古樟园原本是个道佛合一的观庙,古樟园也是西山的城隍庙。

冲顶缥缈遥望,山坞里品茗吃果

因为历史悠久啊,西山岛上但凡是个村,就是古村,不但古村多,还寺多、山多、坞多,葛家坞、包山坞、水月坞、天王坞、涵村坞、绮里坞、罗汉坞……说实话,山不高,博个雅兴。“坞”是自然地貌。山体形成过程中,受流水侵蚀,形成一系列湖湾或谷底,形态像船坞,被称山坞。山坞分深坞、浅坞。深坞长500米以上,与周围山地的高差大于100米,这种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柑橘、枇杷等常绿果树生长。范仲淹说洞庭山“有地唯栽培,无村不见花。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虽然明人记述太湖中,马山、西山、东山3处及附属岛屿共有72峰,其中西山有41峰。但西山山峰有名有姓的不止这个数字。清人载,西洞庭山的山峰已达72个。那些海拔三五十米到两三百米的山峰,栽有果园的山坞,以及古村、寺院萦绕其间,成了“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處有人家”的好景致。

既然山不高,坞不深,路线就不重要了,西山主峰,位列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的缥缈峰,海拔336.6米,一口气爬上去仍然需要些体力。但到达峰顶瞭望塔,凉风拂面,俯望山下,一览东蔡村、缥缈村、西蔡里等古民居,以及昔日吴王夫差带着西施避暑的消夏湾。

自古名寺高僧的手里都有些世间稀有名茶,西山有水月禅寺的无碍泉。水月茶宋朝闻名,传为碧螺春前身。无碍泉原名叫水月泉,宋人说,水月寺东入小青坞,至缥缈峰下,有泉洪澄莹澈,冬夏不涸,酌之甘凉,异于他泉而未名。而这泉,不在水月禅寺里,在水月寺旁、缥缈峰下。雄泉比之雌泉更为清澈,不见泉眼。

猜你喜欢

洞庭西山东山
东山由义井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红红的苹果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洞庭临眺
西山公园
东山书院
睡仙亭
游岳阳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