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事故预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2-04-13宁志忠
宁志忠
稳步推进“减量控大”压事故保畅通
隐患排查治理攻坚行动
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的风险意识,从源头治理入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一方面,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建立死亡事故责任倒查和驾培机构“黑名单”制度,每月向社会通报各驾校培训合格率、驾驶人交通违法和事故情况。共向应急局、交通运输局抄告重点车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30批次;另一方面,围绕人、车、路、企全面排查,共排查出隐患路段 57处,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车辆5.3万辆,违法未处理车辆5.1万辆,对105家企业进行处罚和约谈,对76家企业进行“黑榜”曝光。通过源头发力堵塞监管漏洞,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农村固本强基攻坚行动
加强沟通协调。深入各县区实地调研,推动县乡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压紧压实各乡镇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如宾阳县以县委政法委文件印发全县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将交通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内容。
推行所队联勤。在上林县、武鸣区23个乡镇派出所启动交通管理“所队联勤”模式,由乡镇派出所协管交通,有效整合警力资源,解决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失控漏管问题。
严密路面管控。风雨无阻开展逢五逢十逢周末整治行动,严管严查面包车违法超员,货车、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效防范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
强化外部借力。以南宁市联席办名义对事故多发的县区进行警示约谈;发动“两站两员”6.5万人次,劝阻交通违法15.3万起;联合村委、社区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千百工程”,累计到303个村屯和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覆盖群众90余万人,有效促进了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整体提升。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4/13/qkimagesqcaqqcaq202202qcaq20220219-1-l.jpg)
城市交通治理攻坚行动
创新举措集中治理校园周边交通混乱问题。针对中小学校实施“双减”政策,按照一辖区一方案、一学校一对策的思路,综合采取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调整校园周边勤务及协调开通护学公交等手段全面推进护校安园行动,确保校园周边交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4/13/qkimagesqcaqqcaq202202qcaq20220219-2-l.jpg)
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事故多发问题。采取辖区大队联勤、“兵团”作战等模式,持续整治骑乘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集中整治工程运输车野蛮驾驶、违禁通行问题。组建泥头车整治工作组,持续严查工程运输车超限超载、违禁通行、野蛮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集中整治酒驾、醉驾多发高发问题。2021年共开展酒驾醉驾、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摩托车违禁通行、泥头车超速超载等专项整治304次,查获各类交通违法180.9万起,有效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队伍管理攻坚行动
提升班子号召力。充分发挥支队领导班子模范带头作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坚持每周参加1次以上交通晚高峰执勤,为基层一线民警辅警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
提升队伍凝聚力。将政治建警贯穿队伍管理始终,严格执行市公安局内务管理“五个严格”规定,深入推进学习型、活力型党支部建设,切实提升民警辅警队伍的凝聚力。
提升队伍执行力。推行每日勤务报备制度,按照层级管理,如大队→支队指挥中心、中队及民警→本大队指挥分中心每日报备个人勤务动态。同时,由指挥中心进行视频督查、支队纪委进行明察暗访,推动路面警力在岗在位、履职尽责,以信息化手段实现闭环管理。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建立“生命救护绿波”机制,2021年7月份启动“生命救护绿波”护送危重病患者100余人次,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中国新闻网,以及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数十家国家、自治区级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点击阅读量超过5500万次、点赞超过300万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点赞好评。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4/13/qkimagesqcaqqcaq202202qcaq20220219-3-l.jpg)
當前南宁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增加
在交通强国、乡村振兴等系列政策推动下,农村道路建设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但农村地区路况差、车况差、隐患多、群众安全意识淡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加上农村交通安全组织体系不健全,交通管理力量薄弱,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相关经费保障不到位等导致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重点车辆肇事肇祸问题突出
重型货车多拉快跑、野蛮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超载以及电动自行车占道、逆行、闯红灯、违法搭乘多人、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乱象仍然突出;城市道路酒驾、醉驾、飙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农村地区低速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摩托车无牌无证、超员超载以及雇佣农民工违法乘车集体出行务工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上重点企业和车辆源头监管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等,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风险。
城市交通管理面临较大压力
近年来,在车辆保有量持续迅猛增长和城市开发建设大力推进的双重作用下,南宁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由于道路资源总体增长有限,与机动车总量快速增长态势不相适应,城市主干道路特别是中心城区道路已呈饱和状态,加之城市路网分布不均衡,公共交通分担率不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南宁市交通拥堵逐年加剧,并呈现出由点向面、由施工区向周边道路扩散的趋势,日益繁重的排堵保畅任务牵扯了大量的精力和警力。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合力有待提升
部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得还不够,加上相关的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门之间尚未真正形成监管合力,道路交通管理处于交警及少数成员单位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提升南宁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积极推动县乡政府落实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督促辖区内的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之规定,积极推广宾阳县的经验做法,推动建立县级人民政府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负主责的机制,将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履职考核内容,制定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清单,落实交通安全劝导站和劝导员工作制度,履行好农村地区重点违法劝导职责,推动农村交通安全工作协同共治。
积极协调县级公安机关警力参与农村交通安全管理
针对当前农村交通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积极协调市辖各县市公安机关结合社会治安立体巡防工作,统筹优化勤务部署,充分整合特警、巡警、治安警等警种力量,推动公安机关勤务和警力部署向农村地区转移,建立健全诸警联动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同时,继续在各县市区推动乡镇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工作,强化基层交警中队与辖区派出所联勤联动、共治共管,进一步充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执法力量,切实解决农村交警警力不足问题。
立足交管部门职责科学统筹城市农村两个主战场
在城市范围:第一,综合治理行人非机动车事故多发问题,系统治理电动自行车交通乱象,强化通行秩序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第二,综合治理工程运输车野蛮驾驶问题,全面摸排辖区工程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底数,严查工程运输车超限超载、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第三,综合治理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问题,深化“零酒驾”创建活动,常态开展夜查统一行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在农村地区:第一,织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一张网”,持续提升重点点位监控设备覆盖率和运行质量,让拦截查缉和執法管控更快更准。第二,抓紧高速公路、国省道“两条线”,深化示范高速公路和示范国省道创建,全力压减高速公路、国省道的交通事故。第三,严管严控路面通行秩序“整个面”,延续区域联合整治、集中统一行动等成功打法,严查“三超一疲劳”、农村“两违”等交通违法行为。
持续深化交通安全宣传千百工程促进安全意识整体提升
借势借力,全力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水平和宣传效果。以“一盔一带”为切入点,持续宣传巩固提升安全意识,加强执法劝导巩固安全习惯。以重点群体为着力点,深化交通安全宣传“七进”活动,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网络和“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全力提升市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以主题宣传为提升点,推动警媒、警企深度融合,加强新媒体建设,统筹做好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曝光,切实强化社会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