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生活的褶皱中
2022-04-12常新港
作家简介
常新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已出版《我想长成一棵葱》《五头蒜》《三片青姜》《陈土的六根头发》等一百余部作品。
曾获第一届、第二届、第六届、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庄重文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儿读物奖和最受学生欢迎的好书奖等奖项;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选德国白乌鸦世界儿童与青少年文学书目;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语、韩语等语种出版。
当《一万种你》这个名字在我脑子里蹦跳时,它坚硬的脑壳不停地撞击写作的天花板,就顶开了一扇天窗。
那些生活中不容易看见和被忽略掉的,都掩藏在世界的角落和日常生活的褶皱里。当有人愿意被“大事件”吸引,有人愿意听见“爆响”,有人愿意关注“轰动”时,我痴迷于孩子成长中的“隐秘”。
他们像是被大人安放在一座华丽房子中的钢琴,每一个人只是钢琴中的一个琴键,每一个琴键,都会发出它自己的声音。音阶再低的琴键,你若一个劲敲击它,它发出的声音也像是呐喊。
《一万种你》里面,并没有写出一万个孩子,但是,书中写到的二十几个孩子的内心遭遇,只是庸常生活中真实的孩子留下的心灵脚印。他们是千万个孩子的群像缩影。他们是一架钢琴上的部分琴键,他们只是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在这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我又像一个忙于田园耕种的人,翻土,种草,栽花。我必须弯下腰,才能看清它们的模样,伸出手才能触摸到它们带刺的脖颈。它们的出芽、盛开,它们的枯萎,它们的明天,都将是我认真面对的。
不同的是,我要洞察成长中孩子的内心。承受、改变、认知、困惑、美好、幸福,都会在人生的褶皱中繁衍生息。
都是种子,有的在该出芽的时候,拱土而生。有的种子却无声无息,当我们拨开土壤时,它已经变质,没有了生命特征,我们会知道它死亡的多种原因:施肥过多,被烧死了;因灌水太多,它烂掉了……不拨开土壤,我们不知道种子在土下发生了什么。
我们必须拨开土层,才能见到种子的真相。
我们应该触摸生活的褶皱,窥见被我们不在意的孩子们的内心“隐痛”。
成长中孩子内心的困惑和疼痛,会被我们忽视或有意忽视?我们凭什么忽略一个孩子的内心的“痛”?是我们自己忘掉了自己孩童时期的痛,只记得快乐了吗?还是不敢提及?无法面对?我感谢生活在今天的孩子,我感谢朋友们给我提供了那么多孩子们的故事。他们内心的疼痛和快乐,跟我童年的疼痛和快乐不同,又酷似。我该做的是,发现生活中的褶皱,伸出手去,就像拨开土层那样,关注种子的未来。
这正是我写作《一万种你》的冲动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