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如何赋能数字化场景应用
2022-04-12王玉平
与“随申办”的对接,表面看起来是一次应用的对接,如同与微信或者支付宝对接一样,但实际上这里面蕴含了我们的理念——大学是社会的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底座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学的资源也应向社会共享。
● 作者:王玉平
●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梳理高校人员数据
纵观社会和高校的数字化转型,其根本是人的活动,其基础是人的管理。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启动和推进数据治理工作,不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还认识到了人员数据是数据治理所有任务的基础。人员数据管理不规范、不健全必然会导致数据治理工作浮于表面,或者最终失败,数据未能赋能场景应用。
上海海事大学在启动数据治理工程时,将工程分解为六大任务。第一项任务就是梳理人员类别来源,建成人员管理中心。该任务又被分解为六项工作,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海事大学梳理人员类别来源的六项工作
人员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目前学校本着“成熟一项、应用一项”的原则持续不断地迭代人员管理中心,实现了人员的“一校一库、一数一源、动态更新”目标。各业务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库视图、API等方式复用人员数据,并接入学校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用户的多身份单点登录。
与“随申码”的对接
在疫情防控阶段,上海市政府推出“随申码”,实现了“一码通城”。目前,“随申码”普及市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让市民深切体会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因为疫情防控,校外人员出入学校需要申请。传统方式需要校内人员代为填写或发链接由校外人员自行填写申请,导致信息重复填写的问题以及人员身份真实性的疑问。
为解决校外人员的入校问题,上海海事大学本着“数据多跑路”的理念,在前期人员数据治理的基础上,新增了一类人群——“校外人员”(非本校师生的人员)。由于“校外人员”的注册、验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校内师生不同,学校没有实力和资源来验证校外人员的信息,所以“随申办”对人员进行了注册时的多源核验以及使用中的不定期人脸验证,较为精确地识别了人员,恰好弥补了学校对人员验证的不足。为了完善学校的人员中心,我们通过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教委团队,与“随申办”进行了对接,扩充了学校的人员中心,使得校外人员也成为学校的人员,并获取其身份标识。校外人员有了学校的身份标识且获得授权后,可以使用学校的各类资源,譬如使用学校无线网、在学校食堂消费等资源。
与“随申办”的对接,表面看起来是一次应用的对接,如同与微信或者支付宝对接一样,但实际上这里面蕴含了我们的理念——大学是社会的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底座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学的资源也应向社会共享。这也是我们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底座部分的实践。
与“随申办”的对接,不仅是信息系统的集成,实际上也是高校与社会资源融合模式上的探索。人员中心基座的夯实,给教育带来了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如果高校普遍引入校外人员类别实现身份对接,则社会层面的学分互认、教育成果合作等都将成为现实。教育改革寻求学习时空突破,线上线下融合,课内课外融合,而随着人员中心的夯实,则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校际融合,从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