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教育新基建
2022-04-12陈荣
文/本刊记者 陈荣
教育新基建要以建设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目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
新基建被誉为构筑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而教育新基建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以教育的技术革命推动教育自身的革命。2021年7月8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吹响了教育领域新基建的号角,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新时期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图景的实现带来重要契机。
教育新基建之命脉: 新发展理念与新信息技术
教育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目标新,即教育新基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致力于实现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其二,技术新,即教育新基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教育创新发展奠定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二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教育新基建推进中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意见》指出,教育新型基础建设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说到:“应该从教育应用新生态构建的角度,认识教育新基建,深刻领会政策文件精神,擘画教育生态发展蓝图,实现建设与发展的价值。”进一步强调教育新基建的重要方向,即要从教育应用新生态构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推动教育新基建,并明确《意见》对于推进教育新基建的重要作用。
为贯彻教育新发展理念、构建教育新发展格局,《意见》确立了以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为特征的建设思路。“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教育新基建,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表示,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要加强对地方的统筹指导,着重理清“新网络、新平台、新资源、新校园、新应用、新安全”六大重点方向(如图1)之间的关系,扎实推进教育新基建的落地见效。
图1 教育新基建重点方向
教育新基建之基石: 教育专网与“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任何教育理想和目标,只有在相应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支撑下才能成为现实,否则便只能是空中楼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那么,什么才是新基建的基石?对此,《意见》指出,教育新基建要以建设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目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
高质量的信息网络是新基建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力推进教育领域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列居《意见》首位的重点建设目标。文件强调,要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畅通连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间的教育网络。为实现这一建设目标,文件进一步提出“建设教育专网”这一核心建设路径。因教育专网具备提高网络服务质量、降低整体用户成本、保障师生绿色上网等优势作用,在教育领域建设专网成为“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针对教育专网的建设,雷朝滋司长表示,教育专网应由国家主干网、省级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等三级网络组成,其中国家主干网将基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升级改造建设;还应在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建设的原则推进教育专网建设,并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逻辑专网。
此外,《意见》指出,在建设教育专网的过程中要深入推进IPv6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规模部署和应用,在网络管理层面统一分配网络地址,优先使用IPv6技术。这无疑再次印证,稳抓IPv6建设基座,坚定走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对于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有着重大意义。
为落实以人为本的数字化转型原则,更大程度发挥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效能,搭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成为教育新基建中引人瞩目的建设部署,它与教育专网一起为教育发展铺设全新的数字基座,使学校真正建立在互联互通的网络之上,而不是物理层面的建筑之上。
“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关键属性是共享。《意见》鼓励建设地区性大数据中心,共享算力资源;促进数据在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应用,共享数据资源;提供多元服务推动业务上云,共享教育生态;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加强师生互动,共享学习。《意见》还鼓励高等院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提供应用服务,培育多元参与的应用生态。总之,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平台融合发展,并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是推进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所在。
教育新基建之活力:深度融合与智慧创新
作为国家新基建的组成部分,教育新基建同样包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维度的建设方向,如图2所示。前面提到的以教育专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建设、以“互联网+教育”为核心的平台体系建设等都属于信息基础设施范畴,将为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的数字基石。而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不容忽视,它们将为教育新基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图2 教育新基建构建思路示意
衡量一个教育体系是否是高质量的,关键一点是看它是否具有不断进化的能力。教育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从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等方面支撑传统教育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它将使已有的教育基础设施经过彻底的数字化改造后产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集空间物理环境、虚拟技术环境和文化心理环境于一体,以强大的技术能力让校园更智慧,让课堂更透明。
必须指出的是,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并不仅仅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还应看重“人”的改变。《意见》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不断推动“人机共教、人机共育”、转变学生单一评价模式、研训智能化、一网通办等举措,创新基础设施将为即将到来的教育革命持续提供新工具,不断注入新动力。
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兴未艾,新一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随之拉开帷幕,教育新基建将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一块意义非常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