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成效评估
2022-04-12北京市西城区委编办
●北京市西城区委编办
2018年以来,北京市西城区以街道“大部门制”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为主线、优化运行流程和创新管理方式为切入点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机制创新,并于改革三周年之际完成街道改革调研评估,总结改革成效和有益经验。
2018年以来,北京市西城区加快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以街道“大部门制”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为主线,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机构职能“物理整合”;以优化运行流程和创新管理方式为切入点,强化机制创新,激发体制运行“化学反应”。改革推进三年之际,西城区委编办开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调研评估,综合评估改革落实情况,总结改革成效和有益经验。
一、改革举措和运行情况
(一)搭建“大部门制”组织架构,综合优化设置机构
作为北京市“街道机构综合设置改革全覆盖”的行政区,西城区立足街道主责主业,探索搭建“1委7办3中心1队”的组织架构。除街道纪工委(监察组)保持不变外,将街道原20多个内设机构综合设置为7个办公室,即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民生保障办公室和地区协调服务办公室。聚焦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职能定位,综合设置“3中心”,即党群服务中心、全响应街区治理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组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街道名义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见图1)
图1 改革后街道工委、办事处组织架构图
机构整合后,着力理顺“三个关系”,确保机构顺畅衔接。一是理顺街道内部各办公室内部运转关系。街道内设的各办公室、执法队统一设置综合内勤岗位,明确综合内勤岗主要职责,统一财务、项目和业务数据管理,形成“各办公室主任负总责、各办公室内勤总协调、各岗位人员分工合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办际协作机制,理顺各办公室间协调关系。涉及多个办公室职能的任务,街道工委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明确牵头和配合办公室,优化工作流程。三是研究区街衔接建议,理顺区街衔接关系。理顺区街“一对多”“多对一”工作关系,研究发布《街道内设机构与主要区级议事协调机构、区职能部门工作关系衔接建议》,并随区级机构职责调整及时修订,确保区街顺畅对接。
(二)聚焦“明责赋权”主要目标,精细梳理机构职能
制定《西城区街道工委办事处职责清单(试行)》,明确街道在综合保障、党群工作、平安建设、城市管理、社区建设、民生保障和地区协调等方面的具体职责122项;落实《北京市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规定》,细化街道职能任务,明确街道38项主责、36项协调和24项配合事项。向街道下放430余项涉及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水务、卫生健康等领域的行政执法职权,明确区街共有执法职权的划分,实现街道综合执法。在实际履职中,街道聚焦疫情防控、“接诉即办”、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提升履职效果的工作机制。搭建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作用,实现街道、社区、物业、辖区单位、社区民警、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志愿者多方联动,打造群防群治新常态。健全“接诉即办”工作体系,以处级领导带头督办、街道各办公室社区联合承办、纪工委全程跟办,推动“接诉即办”与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紧密结合。
(三)秉持“一线倾斜”鲜明导向,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调整司法所、统计所管理体制,分别下沉至平安建设办公室和地区协调服务办公室,业务工作由区级部门指导,日常工作、编制、人员及经费管理由街道负责,形成“派出机构下沉”的“西城模式”。集中区级机构编制资源支持街道改革,下沉市级划拨的政法专项编制到街道承担相关法制工作,区级部门核减的行政、行政执法和事业编制用于补充街道人员力量;根据面积、人口、服务对象、点位等指标重新核定各街道机构编制,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在编制职数管理上,按照行政编制总量重新核定街道机关科级领导职数;建立派出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其主要负责人和副职由街道工委负责任免,事前应征求区级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对继续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的派出机构,明确其负责人和副职发生职务任免、调动、实施奖惩前,应征求街道意见,提高街道对“属地”人员的管理力度。
二、评估方式
为评估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地效果,2021年下半年,西城区开展了相关评估工作。评估以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实际运行情况和改革成效为主要内容,结合前期调研走访情况,设计3类4级41子项的评估指标体系,以街道全面自评、区级专项领域相关部门参评、社区工作人员问卷调查、辖区居民群众满意度调查、区委编办综合审核评估的形式分层分类开展,共回收社区工作人员有效问卷447份,辖区居民有效问卷2017份。(见表1)
表1 西城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评估指标体系简表
三、评估情况
根据各评估主体反馈情况及综合审核,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街道党工委组织力有效提升。街道党工委对地区治理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决策程序更加优化,涉及基层治理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问题由街道党工委讨论决定,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领导能力全面提升。二是城市基层党建体系基本构建。以区域化党建为重点,形成了1区、15个街道、263个社区党组织三级上下贯通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三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凸显。以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抓手,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和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动困扰基层治理的老旧小区改造、联合执法等难点问题顺利解决,成功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二)街道统筹协调各方能力显著提升,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基本确立
一是街道职责分工更加明确。街道与区级部门的主责、协调、配合事项逐项明确,区街衔接关系梳理清晰,履职更加顺畅;街道各内设机构、事业单位职责明晰,协调配合高效,为街道集中精力落实主责主业、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街道机构运行更加流畅。以街道办事处副职为七大办公室主任的管理模式发挥了“大兵团”作战优势。三是街道统筹管理能力显著增强。街道承接了430余项综合行政执法职权,统计所、司法所的下沉充实了街道在专业统计、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力量,街道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任免、工作考核权力也增强了街道的统筹力度,“条专块统、以块为主”的基层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三)群众办事便利性满意度有效提升,精准高效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群众办事便利性有效提升。通过改革,直接服务民生的公共事业相关职能实现整合,民生保障办公室负责人力社保、低保、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养老民生领域相关职能,市民服务中心承担相关事务性工作,实现了群众办事“一窗通办”,为民服务更有效率。二是群众诉求响应处理效果卓著。据统计,2019年以来,西城区街道累计办理群众诉求34.7万件,平均每月1.16万件左右,万人诉求量平均每月102件,诉求解决效果排名全市前列。解决率、满意率从2019年年初的39.17%和65.76%分别提升到91.4%和95.57%。三是群众满意度较高。评估中,居民对街道工作认可度问卷的调查统计显示,各街道在为民办事效率、响应解决率、工作满意度等各方面均得到群众高度认可,真正将为民服务落到了为群众办实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