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奉献者之歌
——记湖南江华国有林场共产党员刘天江
2022-04-12郑万生
郑万生
在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的萌渚岭深处,有一位瑶家汉子,长年累月工作在深山老林里,与青山结伴,与树林为伍,为湖南江华林业经济建设发展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绿色奉献者之歌。他就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国有林场职工刘天江。
从一线生产工班组长到林业采育队队长、支书,再到林场分场场长、书记,刘天江扎根基层,以林为业、以队为家,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作为江华国有林场杰出的职工代表,他连续多年被评为林场先进个人,所带的班组也多次荣膺“先进班组”。2004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全场“十佳先进工作者”;2005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能干的班组长
与刘天江一起工作过的职工都习惯地叫他“牛牯”。其实,刘天江个头只1.6 米左右,整个人看上去有点单薄。工友们这样称谓他,是因为他干工作有着“牛牯”一般的倔犟冲劲,凡事都积极主动,不甘人后,更不容易服输。在深山老林从事森工作业,不论是采伐树木还是下洪集堆,山林活儿刘天江都拿得起。他所在的小边河采育队是码市分场最边远的采育队。那里山高路陡,气候恶劣,不少初来乍到的青工对此望而生畏。刘天江所带的10 人一组工班,是一支在全林场叫得响的“青年突击队”。班组职工跟着刘天江经常起早贪黑地劳作,清晨带着午饭上山,下午直到日落西山才收工回队,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浑身上下有着使不完的力气。2001年至2005年,刘天江带领的班组年人均出勤达320天,总计完成木材采运任务1.14 万立方米。刘天江本人更是劳动生产能手,无论出勤率还是完成任务量都是全班组最高的。
刘天江在林区
生产革新的能手
郁郁葱葱的码市国有林区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刘天江勤于钻研、善于总结,是一名技术全面的森工劳动者。他在实践中革新了许多生产工艺,不但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解决了一线生产中的一些难题。在小边河采育队工作的5年里,他的革新生产工艺,让全班组节约用工7091 个,每年为企业节约工时费用上万元,生产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保障。尤为难得是,5年来全班组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2003年,刘天江所带的班组在一次木材生产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伐区山场极其陡峭、山漕崎岖狭窄且山石众多,山谷沟壑深达40 多米,若按常规生产操作,任由木材直泻下洪,不但劳动效率低,而且会造成破蔸、断尾、折断等生产性损耗。针对这一情况,刘天江想出了架设跨越深山峡谷大滑道的办法。他带领班组职工群策群力,经过10 多天的苦战,用伐倒的杉木在深山峡谷架起了一条40 多米高、100多米长的大滑道,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还为国家节约了近20 万元生产成本。刘天江创新的这项森工生产技术,迅速在全场得到了推广运用。
先锋模范党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天江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每到关键时刻都会挺身而出,甚至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2004年5月8日凌晨3 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由于连降暴雨,弹丸之地的小边河暴发了特大山洪。采育队堆放在河边的木材装材架被洪水冲垮,眼看架上的木料就要被洪水卷走。在这紧要关头,刘天江带领班组职工闻讯赶到,他第一个跳进了汹涌的洪水中,带着职工在河里打捞木材。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在更大的洪峰到来前,将全部木材用铁丝安全绑固好。据不完全统计,在2002年至2004年的3 次抗洪抢险中,刘天江带领职工共抢救木材200 多立方米,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 万余元。
2005年8月的一天,刘天江接到巡山员报告,有人在离队部5 公里外的山上盗伐林木。他立即组织在家的10 多名职工赶赴山场。那伙不法分子知道刘天江嫉恶如仇的秉性,闻风而逃。刘天江俨然是镇守在小边河大瑶山的绿色保护神,只要有他的存在,那里的山林就多了一份安宁和祥和。
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高血压、糖尿病、咽喉炎等疾病困扰着刘天江。2018年底,刘天江从江华国有林场中层领导干部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的心仍与党的绿色事业连在一起,不断地为国有林场的创新发展献计献策、为林场广大干部职工的利益鼓与呼。
刘天江就是这样一名绿色奉献者。他朴实无华,勤劳敬业,就像千千万万的务林人一样,心中装着绿色事业,用汗水谱写自己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