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国家大局 回应人民期待
——广东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2-04-12曾雪敏

人民之声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法律

文 曾雪敏

以高质量立法为发展护航

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共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2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0件,成为本届以来立法修法项目最多的一年。蔡卫平代表认为,“明显感觉立法工作提速了,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立法的质量和立法的社会效果。”他建议修改社会保险法,把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医保基金支付。“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医保基金使用也应该引入预防疾病的功能。”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近年来把二类疫苗纳入医保的呼声日益高涨,为鼓励居民接种二类疫苗,建议对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的有关条款进行修改。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推动依法开展常态化、机制化扫黑除恶等,切实推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宁凌代表认为,“这些都紧扣群众关切,不仅有利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也大大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

“加快立法修法步伐这点确实让人印象深刻。”苏荣欢代表说,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老百姓高度关注,真正做到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

“要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新立的法律进行立法后评估,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黄细花代表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把家庭教育从传统意义上的“家事”上升为有法可依的“国事”。促进法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支持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这次人大会议,我提出建议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

李杏玲代表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民主立法的进程以及立法后的宣传工作。建议进一步加大法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在立法过程中尽可能扩大开放程度,让更多的人参与法律的讨论中来,在通过后,要结合法律的实施和典型案例不断进行宣传报道,同时还要加强执法检查,进一步推动法律的宣传与贯彻实施。对一些办理难度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的重点建议,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和长效办理机制,确保及时落实。

“报告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人大工作为人民’的原则,高度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交出了一份扎扎实实的工作成绩单。”来自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壮族代表韦庆兰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提到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助力脱贫攻坚战。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奔小康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这些政策‘大礼包’,将高效高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成效再上新台阶。”

一直密切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立法的刘广河代表建议,要加速我国数据治理立法进程,加快构建数据流动、共享等方面法律制度,切实保护数据提供者和收集者的相关权益。“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立法所立足的技术背景和社会条件都处于急速发展中,因此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更需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以相对稳定的法律规范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

认真做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回应民声

“加快以立法形式完善司法制约监督体制,维护司法公正。”张红伟代表建议,要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加强公检法的协调配合和办案衔接,确保司法活动在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有针对性地提高制约和法律监督履职质量、效率和效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安全关切和公平正义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提高司法公信力。

代表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王辉/摄)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下,有力推动了一批涉教育、医疗、交通领域的法律法规落地实施。”李舒强代表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国家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善待乡村教师就是善待乡村未来。建议人大继续加强对乡村教师、山区教育等问题的监督,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建议加强对外商投资法的实施监督,进一步推动落实竞争中性原则,促进我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高水平利用外资,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方利旭代表建议在拓展代表参与对外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充分发挥各层级贸促机构的作用,通过民间外交、经贸交流的方式,配合人大对外工作,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增强国际传播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事工程建设的张晓代表长期以来较为关注招投标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实施情况,他建议加快招投标法的修订,对招投标信用体系建设,加大违法惩戒力度,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监管等方面予以完善。“在立法层面明确对招投标代理机构、评审专家的监管方式。深化招投标系统改革,提高采购效率。通过加大监督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依法、科学、高效的监控体系。”他认为要强化全程执法,加大对中标项目合同执行跟踪监督力度,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举报投诉处理机制。进一步清理整顿招标代理机构,实现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规范招标投标代理行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防止违规操作。

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更好反映民意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了1 600余人次的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形成了百余篇调研报告”。丁明代表在审议时表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的理念,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议案、建议在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得议案审议和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新的实效,切实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努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推动高质量立法,需要代表高质量建言。我们应立足自身专业,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并广泛听取业内同行意见,提出可行性建议。”王筱虹代表通过调研、会议等机会了解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修复工作需要在立法层面作进一步规定,如项目方案制定须依循生态环境影响控制的法规或规章,并依法适时公开生态修复方案等,鼓励公众进行监督。”

“立百姓需要的法”“立造福社会的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全过程。冯玉宝代表认为要充分发挥代表履职作用,他以自身经验为例,“我通过实地调研、向职能部门征求意见以及与交通从业者座谈,提出了修改《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建议,就是希望能将基层真实情况融入到国家立法中”。

为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落实解决,陈颖宇代表认为必须深入走访基层一线、下沉代表联络站。“代表的背后,是人民利益和意志,行使的是国家权力。”只有始终牢记使命、勇担责任,才能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

“要把好人大代表 ‘入口关’,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履职能力,优化人员结构,保证代表充分代表人民发挥作用。”袁玉宇代表认为,人大代表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丰富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虚心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心声,让各项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真正代表和反映人民意愿。“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人民通过法定途径、方式、程序参与国家治理各方面各环节工作的制度机制”,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咨询、听证、公开征求意见、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方式,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

“为了更好地反映民意,代表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履职能力。”熊晓冬代表建议,要不断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架起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便利代表在联络站里集民意、讲政策,方便群众问情况、提问题。

蔡卫平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后续跟踪落实。“不少的建议交给国家相关部委办理,书面回复列出一大堆之前相关的文件,表示工作都做了,但没有切实可行的落地措施,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他建议,将来代表对建议提出需要跟进落实时,常委会相关部门能够跟代表一起抓后续的落实情况。

猜你喜欢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法律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重磅官宣!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开展房地产税试点!(附重点解读)
文明养成需要法律护航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在京闭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京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