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 的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2-04-12金荷香

关键词:发文热点医学生

赵 霏,张 芸,金荷香,赵 晋

(1 西北民族大学 医学部,甘肃 兰州 730030;2 西北民族大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新冠疫情爆发后的抗疫工作经验提示我们,重大公共危害事件的突发对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心理影响程度比其他人更加严重[1],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医科院校的学生[2].不仅如此,当前“2030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新医科”教育改革的大政策导向,都对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也更加关注在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2001~2021年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年度发表趋势、作者及机构的时空分布、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等方面,比较探讨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现状,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数据筛选及研究工具

以“主题=医学生+医学院”含“主题=心理健康+心理状况+心理状态”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的中文文献进行跨库检索,时间限定为2001~2021年,共检索出2091篇文献;以“主题:(medical students) or 主题:(medical student) or 主题:(medical college)”合并 “主题:(psychological health) or 主题:(mental health)”为检索条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进行检索,时间限定为2001~2021年,共检出4351篇文献.经过查重和人工筛选,排除综述、会议摘要、信件和无关文献等,最终得到有效期刊文献5145篇(中文1547篇,英文3598篇).

应用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自编的Citespace软件和荷兰莱顿大学的Nees Jan vanEck和Ludo Waltman研发的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这两款软件都是目前应用最广且功能强大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软件基于共引分析理论(cocitation)和寻径网络的算法(pathfinder)来绘制知识图谱[4],揭示学科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方向; VOSviewer软件以文献的共引和共被引关系为基本原理,清晰的展现学科主题之间的关系[5].二者都可以进行文献共被引和耦合网络分析、合作网络分析、主题和领域共现网络以及聚类分析等,各有优势,相辅相成,如Citespace的时区图可展示科学研究的全景及演化进程,突变检测用于发现科学研究的前沿,而VOSviewer分析结果更接近于Web of Science数据,以不同颜色表示各个Cluster重要性的高低,以密度视图表示科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6],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优势,本研究中同时应用VOSviewer 1.6.13和CiteSpace 5.6.R7两款软件进行分析.

2 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1 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文献的发表年度趋势分析

如图1A所示,国内相关文献发表在2013年前基本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热度也不断升高.在2007年后的十年,每年基本保持在80篇以上,但是2014、2018年发文较少,只有74和51篇,随后又呈现增高的趋势.此外还可注意到几次研究文献发文小高峰时间点均与重大公共危害事件的爆发时间点重叠,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50篇)、2008年的汶川地震(99篇)、2010年的舟曲特大泥石流(108篇)、2013年禽流感疫情(116篇)、2020年的新冠疫情(113篇),这些事件中医学生都受到直接的冲击,因此引发了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阶段性高潮,但2018年的研究呈现断崖式下降,原因尚未知晓.而国外文献的发表一直呈增高趋势,2020年达到高峰(619篇),与新冠疫情(COVID-19)爆发有关.

注:A为中文发文趋势,B为英文发文趋势.

2.2 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时空分布与研究力量

2.2.1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布

经统计分析,中英文文献的发文作者分别来自4114个机构,发文量排在前十位的作者和研究机构见表1和表2.国内各地的医学院校均有涉及,但是发文最多的作者和研究机构均未超过20篇,而外文文献中作者几乎均来自于高校,发文最多的作者和机构为挪威奥斯陆大学的Tyssen R教授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

表1 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发文前十位的作者分布

表2 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发文前十位的研究机构分布

Citespac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图3),中文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中节点数(Node) 分别为718和557,连接线数 (Links) 分别为652和0,密度(Density)仅为0.0025和0,各节点的中心性 (Centrality)均为0,作者和机构基本呈散点状分布,可见作者和研究机构间合作并不紧密,彼此联系很少.发文最多的团队为济宁医学院的张秋梅团队,但是该团队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为零.说明国内医学院校虽然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比较重视,但研究比较分散,并未形成科研团队或者核心力量.英文文献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图节点数分别为716和790,连线数为684和486,密度为0.0027和0.0016,各节点的中心性基本为0,说明国外的研究也很分散,研究机构间并未有紧密的合作关系.VOSviewer软件分析结果类似,见图2.

图2 中英文作者发文合作网络图

注:基于Citespaces软件,A为中文,B英文.

此外,外文文献的国家合作网络图结果显示(图4),发文频次和中心性排前5位的分别为美国(410篇,0.19),英国(294篇,0.40)、澳大利亚(239篇,0.10)、印度(183篇,0.04)和加拿大(183篇,0.15),除了印度,其他均为欧洲国家,说明西方国家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更加重视.

2.2.2 发文期刊分布

刊发文章的417种中文期刊中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期刊分别为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90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71篇)、中国学校卫生(62篇)、卫生职业教育(51篇)和现代预防医学(42篇),发文量占总数的20.44%,可以认定为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核心期刊,而发文量排名前五位的外文期刊分别为BMC MEDICAL EDUCATION(117篇)、ACADEMIC PSYCHIATRY(110篇)、PLOS ONE(68篇)、ACADEMIC MEDICINE(54篇)和MEDICAL EDUCATION(54篇),说明外文除了综合性杂志,基本刊发于医学教育类的专业性期刊上.

2.3 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3.1 关键词的词频分析

文章的关键词可提示论文的主题,而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高频次关键词可提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本研究对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将频次大于5次的中文关键词(79个)和英文关键词(81个)进行排序,频次排名前十位的中英文关键词如表3所示.除了对心理状态测评的常用量表SCL-90和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外,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焦虑和抑郁这两种常见的情绪障碍上,同时面对不良情绪或压力时医学生的应对方式也是研究的热点.而国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焦虑、药物滥用、酒精成瘾和疲乏等.

表3 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关键词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

2.3.2 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图谱分析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出的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热点图谱(图5)提示,节点越大,表明该关键词的权重越大,出现频次越多.节点间连线表示关键词在不同研究中共同出现的次数,连线越多表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密切.国内研究中心度(Centrality)排名前5位的是医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影响因素和应对方式;国外研究中心度排名前5位的是adolescent、anxiety、adult、attitude和abuse.节点间连线纵横交错,说明关键词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其中节点最大的是医学生(中文)、心理健康(中文)和adolescent(英文)、anxiety(英文),即该关键词引用频率最高.从中心度来看,节点数值>0.1,均为关键节点.

图5 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基于Citespace软件)

2.3.3 关键词聚类分析2.3.3.1 国内研究主题热点

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表明某个研究领域中各个研究主题的组成状况,聚类后同一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将以同一颜色表示[8].本研究在对关键词去重和替换同义词后,应用VOSviewer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国内研究中的156个关键词分成9个聚类群组(图6A).

图6 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

“医学生”相关主题与人格特质、影响因素、心理资本、调查研究、生命意义感等36个关键词有关,主要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调查情况;“心理健康”相关主题与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分析、心理控制源、个性等22个关键词有关,主要研究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应对方式”相关主题与心理调适、应对措施、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20个关键词相关,主要研究医学生在面对不良情绪时采取的缓解方式以及学校给予心理健康支持的举措;“影响因素”相关主题与军校医学生、就业压力、贫困医学生、实习、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等18个关键词相关,主要研究与医学生心理状态现状相关的影响因素;“焦虑”相关主题与交往焦虑、网络成瘾、压力知觉、考试、自杀意念等关键词相关,主要研究医学生经常出现的焦虑情绪及行为后果、医学生自杀企图和自杀态度状况调查分析等;“心理弹性”相关主题与心理资本、D型人格、人际关系、公众污名、不安全感、心理复原力等关键词相关,主要研究医学生人格特质尤其是个体素质结构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症状自评量表”相关主题主要与大学生人格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logistic回归分析、因素分析等关键词相关,主要研究目前医学生心理状况研究常用的测量方式和分析方法;“主观幸福感”相关主题与专业认同感、就业问题、睡眠质量、自我效能感等关键词相关,主要研究内容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医学生的积极情绪等;“SCL-90”相关主题与临床实习压力、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情绪智力、情绪问题、SAS量表、UPI量表等关键词相关,主要研究医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等.

2.3.3.2 国外研究主题热点

采用VOSviewer软件对英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5个聚类群组(图6B).“medical students”相关主题包括disorders、attitudes、psychiatry、services、doctors、nurses等28个关键词,主要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情况和产生的心理疾病;“stress”相关主题包括abuse、depression、disorder、burnout、stigma等24个关键词,主要研究造成医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anxiety”相关主题包括behavior、beliefs、care、help-seeking、services等6个关键词,主要研究造成医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包括信任危机、公众污名等;“prevalence”相关主题包括risk、quality of life、gender、validity、suicide等22个关键词,主要研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下降产生的不良后果、危险因素和流行情况,如酒精成瘾、生活质量下降、自杀等;“COVID-19”主题是随着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而产生的主题,主要研究新冠疫情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3.4 关键词热点分析

研究前沿被定义为一组突现的动态改变和潜在的研究问题 ,通过探测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关键词的突现,可以了解该时间段内的研究前沿[9].图7为国内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突现的关键词及其影响力大小,共包括28个关键词,按出现时间排序.红色标记的长度代表关键词突现的时间长短,标记越长,突现时间越长.“SCL-90”、“人格特征”、“网络成瘾”和“社会支持”的持续突现时间较长(6~7年).但从2015年后,“心理弹性”、“心理资本”、“D型人格”和“压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外的研究共包括101个突变关键词,general practitioner、mental disorder、questionnaire primary care、children、drug use、mental health service、personality和general population等关键词的研究时间持续较长(>10年),而近三年的研究热点包括support、sleep quality、self stigma、coping strategy、transgender index和gay,见图8.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2001~2021年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5145篇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中英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进一步探讨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研究结果: 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重大公共危害事件的发生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相关性,尤其在重大疫情爆发或者灾害突发后,对医务工作者的需求增多,要求也提高.对临床医生和护士心理造成不小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2)研究作者和机构的时空分布广泛而分散.虽然国内外的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愈发重视,研究发文量也逐年增高,但是研究作者和机构都十分分散,相互间没有任何合作,也未形成正式的科研团队,整体研究力量薄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较为集中,但国家间合作同样不紧密.研究的主干力量集中在济宁医学院的张秋宁教授团队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的Tyssen R教授团队,但仍旧是各自单干,没有形成多中心研究合作的局面.3)国内外研究重点和趋势差异明显.国内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热点集中在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上,大部分涉及到“SCL-90”、“人格特征”、“因子分析”和“社会支持”以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等的影响[10];抑郁和焦虑是医学生最常出现的两种不良情绪;自2007年“心理弹性”、“心理资本”的概念引入国内以来,研究热点也逐渐转到这个方向[11],同时,D型人格的人格特质和不同阶段的医学生面临的压力来源也成为研究焦点[12].从2019年开始,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加关注,未来的研究趋势也将会继续关注.可以看出国内的研究焦点是引起心理问题的具体因素,更多的探讨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和生存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国外的研究焦点主要是压力、焦虑、药物滥用、酒精成瘾等因素,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对医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研究重点[13].疫情突然爆发对医疗系统从业人员的影响,除了工作压力,更会加剧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而对医学生而言,学业阻断、学校危机以及对自身安全的忧虑都会使学生的应激水平升高[14].重大公共危害事件的爆发对医学生的荣誉成就感和职业倾向性都会造成不小的冲击.在前沿分析上,社会支持、睡眠质量、自我污名、应对策略变性指数和同性恋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国内未来的研究热点会更加集中在医学生的精神卫生关注和个人积极品质培养,一方面要分析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影响因素,如家庭教育方式、贫穷、军校医学生、不同人格特征等,致力于提升其精神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借助学校层面的措施,发挥社会支持的力量,通过充分挖掘和培育医学生的内在积极品质,提升医学生的使命荣誉感和主观幸福感,使其能乐观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获得更充分的成长.国外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医学生面临的巨大压力的困境和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境况,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的方案,如Pere Oró等人的研究提示,以正念为基础的压力知觉、心理病理症状学和倦怠的治疗方案,对疫情期间医学生的SCL-90整体严重程度指数、积极症状总量、躯体化、强迫性、人际敏感、焦虑等主要症状维度均有明显改善[15].

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需要克服存在的问题.首先,改变自我封闭的研究局面,整合研究力量,形成跨校、跨区、跨国的合作体系;其次,针对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加大关注度,持续深入挖掘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通过学校、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社会支持加以改善;再次,加强提升纵向研究和质性研究文献的质量,不仅仅分析医学生堪忧的心理健康现状,而要发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最后,面对重大公共危害事件的爆发,在保障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做好应急预案.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主力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医疗保障体系的安全运行,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研究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对中、英文医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检索了一个中文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虽然 CNKI 和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但分析结果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微小偏差.总之,本研究结果对国内外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前沿与热点有较为清晰的展现,期望能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发文热点医学生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4月高考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