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貌特色提升实践
2022-04-12欧孜
欧孜
摘要:建党百年,薪火犹存,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弘扬革命精神,树立红色文化新风,展现全新党风党貌,延续党的精神。全州县启动了红军大道风貌提升工程,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关键词:乡村风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树新风
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为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为当下树立新时代的榜样,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桂林全州县红军大道启动了风貌提升工程,展现了新时代新风貌下,中国乡村的美丽与人文文化,让游客体会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将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学习和工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付出一份努力。
一、全州县的基本概况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全州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下辖县,位于桂林市东北部,地处湘江上游,素有“广西北大门”之称,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物产丰富,以畜牧业和工业加工为主,水路交通发达,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全州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振兴乡村新经济,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口号,以农林为第一产业的全州县,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对属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剖析,力求寻找到转型的支柱产业。全州县围绕“吃、住、行、游、购”这旅游五大要素,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全域旅游,积极号召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游客提供优质全面的旅行服务,打造生态旅游服务产业,提升乡村风貌,带动乡村经济,以红军大道的历史底蕴为基础,以全州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石,齐头并进,共同努力,致力于以旅游业拓展为根本的乡村振兴之路的长远发展。
二、乡村风貌特色提升原则与面临问题
(一)乡村风貌特色提升原则
此次风貌提升是以加强弘扬红军精神,旨在提升当地经济与基础建设,促进文化交流,带动更多的人民群众去了解认知那段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历史。打造全州县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也应当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展开与延伸,牢记党的使命,不忘革命光荣。
除了对于革命先烈的缅怀外,乡村风貌提升的最重要宗旨是增强当地基础建设,带动当地经济,改善当地的经济结构,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充裕,将人文、历史、文化、民生相结合,振兴乡村新经济,带动地区树新风。
(二)乡村风貌特色提升所面临的问题
1、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
自3月5日开始进行相关设计起,到四月底完工,工期仅有短短的五十天左右,这对于设计人员和建筑施工人员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首先,施工队伍是从全州县及周边地区紧急调度过来的,对项目情况和图纸资料不熟悉;其次,因为工期紧来不及做样板楼,而各施工队又是同时进场施工,因此在施工做法、工艺和措施等方面较难统一;另外,4月份正值梅雨季节,雨天对于屋面钢结构焊接、外墙贴砖等工作极为不利,在赶工的同时也要保证安全和质量,这对现场的管理水平和协调配合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2、改造前红军大道现状建筑缺少地域特色
全州县在历史上曾收纳了多次移民迁徙,这些移民带来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让全州县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地域,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是一个非常适合突出民俗特色的旅游地区。但与此同时,多文化融合也带来了不适影响,那就是民俗差异较大,各具鲜明特色,难以融合到一起。因此,在新中国走上工业化、经济化的道路之后,为了综合这种差异,更好地促进文化融合与民族进步,当地的新式建筑都较为保守统一,从而导致了当下城市构建上缺少地域特色。但作为旅游路线,则必须要打造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才能起到较好的宣传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3、红色主题不突出
建党百年之计,时过境迁,战争的伤疤已经被新中国逐步覆盖,发出新芽,长出新的生机。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早已离我们远去,但烈士们的光辉事迹,应当流传不息,予人供养。全州县经过多年的建设,历经了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早已焕然一新,但缺少可以突出红色主题的标志性建筑与设计规划,既然是以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線为主题,就应当突出红色主题,增添我党和红军相关的主题内容,以此来突出旅行路线的核心宗旨,发扬光大党的精神,缅怀当地烈士。
三、乡村风貌特色提升设计策略
(一)组建设计和施工小队
本期改造项目楼栋共有402栋,项目工作指挥部将楼栋进行编号,我们设计团队与施工队伍迅速组成了七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各自的楼栋段,并扎根在现场,每个小组至少配备一名建筑和一名结构设计人员,与工人们同吃同睡,共同努力完成每天的现场工作任务,与现场专班、施工队伍一起解决所负责楼栋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开展工作的初期,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困难,经过多方探讨,我们寻找到了切入点,将设计团队分成了现场工作组和模型工作组,分工明确规划清晰,职责划分到每一个细节点,现场工作组将每天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模型工作组,模型工作组当天将汇总的意见修改完善,次日将图纸提交到现场进行整改,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改进工作方法,设计和施工的配合日益默契,效率逐步提高,经过了五十个日夜的鏖战,终于交付完工,给了党和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结合地方传统样式改造建筑外立面
此次建筑外立面改造融合了传统建筑的建造元素,从装饰、色彩、构建及材质等方面对建筑进行全新的打造,在尽量保持原建筑主体结构不变,提炼当地特有的桂北建筑元素、减少避免大拆大改的同时,让整个街道风格焕然一新,独具风韵,充斥着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受湘赣文化影响,宋、明、清时期从江南一带来的移民影响了全州民居的建筑风格。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样式的祠堂,建筑结构为小青瓦硬山穿斗式,山墙多为简单的人字形或为二、三级阶梯式,少数为镬耳山墙形式。我们从传统建筑中汲取设计元素,结合勘测得到的建筑三维图片,根据建筑的进深和炮楼的位置不同加以分类,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相应采用不同的马头墙和坡屋顶形式,通过对构件、装饰、色彩、材质等建筑构件进行创作,并请来了当地具备马头墙砌筑传统技艺的老师傅现场示范,最终在外观形态上取得了与传统建筑相近的视觉感受(见图1 )。
(三)红色革命元素建设
在挖掘红色元素文化上,我们项目组也下足了心思,既要结合时代性,又要突出建设规划的重点,融合传统文化及民俗特色的同时,也要将红色元素表达的自然不突兀,更要体现出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
因此,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将红军大道两侧建筑物的外墙饰面整体设计成为了红色,但在红色的选用上却格外细致,既不能过于鲜艳,显得轻浮没有底蕴,也不能过于暗沉,失去了勃勃生机,经过多次筛选,我们最终采用了砖红色的木饰面,既沉稳有力,又庄重大方,避免拆除原有外墙饰面的同时与青砖搭配起来独具地域特色。
(四)对拆除旧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
在此次风貌升级建设中,我们也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设计上注重废物利用,大量使用拆除所获得的旧的建筑材料,以在当地就可以获取的资源为基础原料,对红军大道两侧的围墙、花池等进行全面的改进升级,不但节约了建设成本,也进一步的加强了环保性,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健康。
结语:全州县红军大道红色精品旅游路线的打造,是一次造福当地百姓,带动当地经济的有益活动。因此在风貌升级建设中,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坚持贯彻党的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当代社会。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N]. 安徽日报,2021-12- 26 (003).
[2]黄莉,邓诗靖,周芷秀,邹诚,李霄鹤.基于G1-熵权法的地域性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42-50.
[3]罗永忠.石家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合和传播路径探析[J].传媒论坛,2021,4(24):131-132.
[4]杨维格.湘江战役:红军长征最惨烈一战[J].新民周刊,2021(44):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