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最期待:异地就医消除梗阻
2022-04-12刘彦华
刘彦华
小时候怕成绩单,长大了怕体检报告单。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肩上的社会责任在加重,自身的健康负担也在加重,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日渐年轻化,更加剧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担忧。
2022年3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22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统计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22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为75.5分,比上年度提高了0.7分。
调查显示,认为自己非常健康或比较健康的受访者合计占比13.5%;56.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处于亚健康状态;23.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体一般;4.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大病没有,却小毛病不断;1.4%的受访者直言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
“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主要从居民健康满意度、居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标包括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被称为居民健康的“三大指标”;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指标包括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等。
在本年度的调查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数得分最高,为81.2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6分。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主要健康指标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2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6.9/10万,比2010年降低43.7%,指标水平已达到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指数得分为71.6分,虽然在三个一级指标中得分最低,但进步最大,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9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12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7万人,注册护士502万人;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1万个,其中医院3.7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5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万个,门诊部(所)30.7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
此外,居民健康滿意度指数也有所提高,得分为71.7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7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无忧无虑。面对“目前在您身上有哪些亚健康的表现”这一问题,多达93.8%的受访者都列出了自己身上的种种亚健康表现,只有6.2%的受访者“没有任何亚健康表现”。
2月22日,字节跳动视频架构部门年仅28岁的图像算法工程师心梗猝死,3月12日,同样是28岁的青年舞蹈家苏日曼在与胃癌抗争了8个月后离世。
生命很强大,但常常也很脆弱。“2022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调查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都担心自己会生病。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似,目前人们最担心自己得的病症依然是癌症。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世界癌症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约有457万人,占全球23.7%,其中约有300万人因癌症而死亡。和全球对比,我国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发病率前六的癌症中,有四个是消化道肿瘤(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共餐文化;二是饮食模式,爱吃热烫食物;三是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个别营养素摄入较少;四是如黄曲霉素等食品污染。
不过,也有好消息传出,2018年《柳叶刀》发表的《全球癌症生存趋势检测报告》,历时15年收集了全球3751万人的数据,显示我国诸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多个癌种的5年生存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癌症作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需要提早预防、有效筛查、规范诊疗、精准防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关键。
近年来,将癌症早筛早诊产品纳入医保的呼声日渐高涨,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将癌症早筛早诊项目纳入医保。众多企业也通过参与政府采购项目、与体检机构合作等方式,在提升癌症早筛服务可及性方面进行多方探索。与此同时,癌症筛查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影像学、内镜筛查等传统筛查方式得到应用的同时,如液体活检技术等其他筛查技术迅速发展,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癌症早筛早诊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近期,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各司局卫生健康工作会、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接续召开,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您最期待哪一项?”面对这一问题,48.5%的受访者把票投给了“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提高直接结算率”;28.7%的受访者选择了“坚持‘三医联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医保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近年来,伴随着异地居住、异地就业的不断增加,异地就医结算难的问题日渐凸显。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达到4.56万家;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累计直接结算1251.44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31.28亿元,基金支付17.50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56.0%;整体结算规模较2020年同期实现翻两番。
与此同时,公立医院改革动作频频。2021年9月14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8项具体行动。近日,中央财政又发布通知,拟支持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对地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按规定给予补助。
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罗力看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适应人民群众高质量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顶尖医院要扩张、康复护理要发展、薄弱地区要提升、基层力量要加强。为此,他的建议是大幅度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特需服务收入占比,推动顶尖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时把顶尖医院扩张的动力转化为康复护理、薄弱地区、基层力量提升的机会,从而实现公立医院系统整体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