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子”“先生”何时用来指女性

2022-04-12李学开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南桥诸侯中山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公子”的解释是:“古代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由此可见,“公子”是用来称呼男性的,如“战国四公子”“明末四公子”“民国四公子”等。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常见,如“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公子风流嫌锦绣,新裁白纻作春衣”。(雍陶《公子行》)“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水浒传·第十六回》)

其实,“公子”在先秦时期,还可以指女性。《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谓女公子也。”《春秋左传注·桓公三年》:公子,男女通称,此谓女公子。《战国策·中山策》:“公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公子倾即魏文侯之女。先秦时期,等级森严,只有诸侯的子女才配称“公子”,普通老百姓不能用这个词,否则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到了宋代,“公子”仅指男子,即那些出身高贵人家的儿子。再到后来,“公子”可以指所有人家的儿子。  (摘自《文史博覽》 李学开/文)

猜你喜欢

南桥诸侯中山
上海中粮南桥半岛文体中心与医疗服务站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南桥河,家乡的河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五张羊皮
中山君有感于礼
烽火戏诸侯
历史上的“中山人”
美丽的南桥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