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6 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评估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价值
2022-04-11梁健欣
梁健欣
(汕头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广东 汕头 515000)
0 引言
重型颅脑外伤(severe brain injury,SBI)是指患者的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对颅脑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医学上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对其受伤程度进行评分,得分<8分,且患者神经系统检查表现阳性体征,常见于挠脑损伤、广泛脑挫裂伤、广泛颅骨骨折及颅内血肿等一系列疾病[1-2]。据数据统计显示,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已达35%~65%之高,为社会及患者家庭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有研究指出,颅脑外伤合并感染会显著提升预后不良的风险[3]。临床上常采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监测感染性疾病的参考指标,在原发病为非感染性疾病中,若两项指标表达水平出现异常升高,则预示着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4]。基于此,本研究中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SBI患者的一般资料及PCT、IL-6水平,旨在探讨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以28d死亡与否进行分组和对照组,各30例。28d死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未死亡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区间在35~65岁,平均(51.83±15.82)岁;研究组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区间在36~66岁,平均(53.02±15.78)岁;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受伤至住院时间不超过24h,住院时间≥28d;②入院治疗期间存在发生感染倾向或已存在感染史者;③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史者,入院前3d存在细菌感染者;②合并心、肾、肝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恶性肿瘤、全身性感染疾病、心源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将入院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采集,采集内容包括呼吸、体温、心率及颅内压等,留存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中IL-6和PCT进行测定。全自动酶标仪选用SpectraMax M2/M2e酶标仪,购自Molecular Devices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操作手册说明执行。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入院1d、3d后血清中PCT及IL-6水平差异;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体温、呼吸、颅内压及心率等一般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表示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组间行x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IL-6水平比较
入院1d,两组患者PCT、IL-6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3d,研究组患者PCT、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CT、IL-6水平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PCT、IL-6水平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颅内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颅内压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颅内压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
研究组患者体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及呼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体温、心率及呼吸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体温、心率及呼吸对比(,分)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主要是指由于头部受到暴力造成直接或间接颅脑损伤,且昏迷时间>6h的人群。颅脑组织受损症状较轻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意识障碍、感觉器官障碍、肢体运动功能瘫痪、语言表达能力丧失、眼睛视力偏盲或类似癫痫症状发生等;颅脑受损程度较重者,则可能会出现颅底骨折致使脑脊液由鼻部、耳部流出;伤及脑干者,则会出现去大脑强直、认知功能及呼吸循环系统障碍等,情节更重者甚至会发生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7]。临床上针对此类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第一措施就是进行抢救,纠正休克,防止患者因缺氧性休克致使脑部供氧不足而死亡,及时处理创口避免发生感染,同时辅以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情况允许,应尽快给予手术治疗[8]。
PCT作为一种新型炎性标志物,是一种降钙素前肽糖蛋白,无激素活性,不受机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在细菌感染和创伤等应激状态下,在血清中的表达会显著升高[9]。相关文献显示,PCT在正常人的血清水平中浓度很低,几乎难以检测到,但当患者发生细菌感染时,PCT在接触感染源的4h内便会开始释放,8h即达到高峰值[10]。早在2001年,美国传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dses Society of Amercian)及美国重症医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已建议将PCT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主要参考指标。相关报道指出,人体血清中PCT的表达水平会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与疾病的预后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11]。此外,针对颅脑外伤患者已有学者展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血清PCT水平越高,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及病死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长,但仅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PCT水平来对多器官组织功能综合征进行病情评估和早期诊断仍存在争议。IL-6则是由单核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IL-1作用时合成产生的一类多效性细胞因子,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是作为促炎性因子的指标[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1d,两组患者PCT、IL-6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3d,研究组患者PCT、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1d颅内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3d,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体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及呼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数据均表明PCT及IL-6在预后不良的患者组(即死亡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在预后尚可的患者血清中水平较低,且呈现动态变化。
综上所述,PCT和IL-6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STBI患者预后病情评估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可用于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