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笋工厂: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与企业发展“双赢曲”
2022-04-11镇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图/镇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强化”,推动创建工作全面持久深入开展
在碗厂镇党委的领导下,云笋工厂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让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创建工作开展后,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抽调5 名职工专职负责统筹、联络、协调、推进工作,形成各部门具体落实、各族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在上级有关部门帮助指导下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实施方案》,把创建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安排资金10 万元专项用于创建,确保创建工作有管理、有推动、有措施、有保障、有成效。
在工厂车间、公共食堂等人流密集处张贴民族团结进步、“中国梦”“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标语口号和民族知识展板,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以微信群、短视频等各族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植全体员工心间。
广泛收集员工对于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员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人文关怀,及时回应员工诉求,帮助困难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急难盼愁”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不断传递到各族群众身边,引导各族员工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写入企业规章制度中,切实保障各族员工合法权益,尊重各民族生活和风俗习惯。为各族员工提供关于生产安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机会,不断提高各族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在管理岗位用人方面,注重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员工,形成各族员工共同成才的局面。以传统节庆日、企业团建、日常联谊等为契机,组织各族员工开展歌舞、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员工对困难群众开展公益捐助;在工厂园区内和周边修建“茂竹广场”“百竹园”等旅游观光栈道及配套设施,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平台,使企业成为各民族团结奋进、守望相助的和谐家园。
“五促进”,推动乡村振兴
镇雄是云南产笋大县,人工笋用竹林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被县委、县政府纳入“一县一业”发展布局中。竹笋在采挖后,需及时售卖,否则笋头会发黑,品质会变差。以前,由于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导致好笋不能及时走出大山,卖不上好价钱。云笋工厂将厂址设在产笋重地杉树乡、碗厂镇的大山里,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竹笋产业,坚持每年无论盈亏均按8%收益给农户分红;同时,持续提高保底收购价格,已从最初的一两元1 斤上涨到目前的五六元1 斤,既方便了农户就近卖笋,又解决了运输和保鲜的问题,免去了农户有笋卖不掉或卖不好的后顾之忧,极大调动了当地农户种竹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今,竹产业已成为杉树乡、碗厂镇强乡富民的高原特色支柱产业。
云笋工厂的建立直接带动杉树乡、碗厂镇1 万多户各族竹农4 万多人吃上“竹笋饭”,户均增收5000 余元,与过去种粮相比收入翻了一番。碗厂镇竹农付朝军在2006 年以前靠种植玉米、洋芋等传统农作物为生,亩产值不过1000 元左右,还经常因冰雹、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而减产甚至绝收,日子过得十分穷苦,被迫外出打工,家中土地被撂荒。在加入“种竹大军”后,生活开始逐渐好转。2021 年,他的50 余亩竹子全部丰产,竹笋卖了6 万多元。像他家这种规模的竹农在碗厂镇比比皆是。近5 年来,因为竹产业的发展,一些农户的银行账户上首次有了存款,许多人在生活上“有了路子、挣了票子、盖了房子”,有的种植大户甚至实现年入百万。
云笋工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在用工时向少数民族人口适当倾斜,尤其是优先照顾少数民族贫困户、残障人士。近年来,工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00 余个、临时岗位8000 余个,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生活保障、工资及人性化关怀。工厂固定员工人均年收入3.5 万元,临时员工人均年收入2 万元以上,做到“为所在地附近每个建档立卡户家庭解决一个人上班的问题”,有效破解了农村低收入人口受身体素质、职业技能、家庭负担、发展环境等制约所导致的“就业难”问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杉树乡村民肖其凤之前一直在外务工,但由于家中孩子和老人缺人照顾,于2020 年回到老家,后被吸纳到云笋工厂上班。她介绍说,在工厂每月能收入3000 多块钱,不比打工少,而且下班后可以就近照顾老人和孩子,比打工时候方便多了。
在云笋工厂的辐射带动下,杉树乡、碗厂镇的竹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采笋运输道路、卫生公厕、通讯设施陆续建成,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比如,碗厂镇目前共种植竹子13.6 万亩,植被覆盖率高达93%,绿化了山村、改善了生态、增添了美景、吸引了游客。每到出笋季节,客商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剥笋声、叫卖声、欢笑声在一座座笋山上此起彼伏,成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一些群众依靠开办农家乐、经营竹海生态观光旅游和婚纱摄影等吃上“旅游饭”,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经过多年发展,云笋工厂已成为年产值达5000 万元的地方龙头企业,旗下拥有云笋、云昭天玛等5 个主要品牌,光是云笋一项便有清水笋、即食笋、干笋3 大系列20 多款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曾被央视作为精准扶贫特产进行推广,不但是中国优质竹笋的代表性品牌,而且是昭通市打好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要成果。各民族因竹而富,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镇雄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