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精神融入中学地理课程的路径探析

2022-04-11李敏周艳芳

地理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长津湖爱国主义中华

李敏 周艳芳

摘 要:中国精神根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愛国主义情怀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精神融入中学地理课程的路径,在地理课程中实现用中国精神文化浸润、滋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增强地理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中国精神;地理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中国革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55;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4-0007-04

一、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国精神的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儒、道、佛文化为主流,集百家文化精华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行为规范、思想文化、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形态和精神观念的综合体,它以古代文学、传统节日、民俗风情、曲艺、书法、国画、民族音乐、戏剧、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丰富多样的形态为载体,是中国精神的根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核”和精神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有着独特的审美气质和人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地理课程应该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地理课堂重要阵地的作用。

2.地理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地理是生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渗透于这些方面,地理学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连接纽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相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近、联结和利用。一首优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一座古水利工程的修建、一座古建筑和一座古城的选址及形态、一条古代交通要道的修建,甚至小到一把油纸伞、一口陶瓷、一件传统服饰,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可感可触的优秀传统文化无不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同时也是极具价值的地理教学素材(表1)。

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地理课程中,首先要梳理新课标地理教材中各章节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设置情境,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让学生感受古先贤的中国智慧,涵养中国心,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例如,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鲁教版)必修一“走进桂林山水”一节中有“徐霞客与喀斯特地貌”的介绍,这一内容中展现了《徐霞客游记》对桂林独秀峰的精彩描述,教学时可以根据这段文字设计绘图(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辨图、说图等探究性活动,还可以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做进一步介绍和说明,让学生从伟大人物和中国地质地貌的开山之作中感受坚毅的人格品质和地理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地理学科发展的中国贡献。再如,在学习弯道河流的地貌形态时,不妨引入唐代诗人胡玢的《庐山桑落洲》(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一诗,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描述的现象在哪里?有哪些地理事物?彼此间有何关系?哪些地理事物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桑落洲的地貌变化与弯曲河流的流水作用的密切关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河流凹岸由于受到水流惯性不断被流水侵蚀,导致“古岸”崩塌;在河流凸岸水流相对较缓,泥沙不断淤积,使得“昔日大江”形成新的陆地,且新的陆地不断长大(“平沙长未休”),并成为“新住处”。

在地理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外,还应该通过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试题命制、仿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等多种多样的途径实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地理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生活、走进心坎,坚守中国精神的根,达到以文载道、以物载道、以文化人、增强德育、提升智育、发展美育的综合育人目的。

二、厚植爱国情怀,铸造中国精神的魂

1.爱国情怀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的一种强烈的归属意识和积极态度,揭示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国家、民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的统一,集中表现在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上。[1]从“临患不忘国,忠也”到“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再到“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再到“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可以说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是中国精神的魂,它有着凝心聚力的伟大力量,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向前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一个人精神品格的塑造是何等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对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地理学科应该有自己的担当。

2.地理课程中厚植爱国情怀的路径

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不是停留在喊口号,而是应该创设各种途径,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涵养学生的中国心。第一,地理课程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强化基于中国本土的区域认知能力,加强中国国情教育,强化国家意识,用共情的方式让学生对祖国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对祖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怀有危机感和责任感。第二,要有规范使用正确中国地图的意识。中国地图代表了中国的版图,具有严肃的政治性、法定性,是中国主权的重要标志。地理教学要让学生明白中国地图的含义,让学生使用正确的中国地图和善于识别“问题地图”,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意识。第三,利用现代新技术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以地理的视角观看《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优秀纪录片,激发和印刻故乡情结与家乡味道,涵养家国情怀。第四,依托国家重大工程,设计地理情境,如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困难、优势区位条件和意义,让学生深刻感受新时代中国力量、大国重器,增强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第五,通过研学旅行、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深层次感受、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第六,挖掘中国历史知识、典型人物或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爱国主义情节的地理元素,增强国土意识、国家意识和舍己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对我国西北新疆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有着精彩的描述,可以作为学习西北地区、地形地貌和气候气象知识的重要素材,也让学生感受在恶劣的地理环境中将军、战士积极乐观的豪迈精神和保卫边疆不惧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更让学生从中了解新疆自古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第七,结合重大纪念活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地理主题教育,用心用情展示学生爱国主义方式的地理表达。例如,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壮丽百年史,爱我好河山”的地理研学旅行活动,学生以地理事物为意象,创作多首地理古诗词歌咏祖国山河,如 《蝶恋花·游西山》:“销耻雄崛一百载,国保长安,河岳生风采。半日偷闲惜胜概,经纶满腹多澎湃。滇水波光描嵲黛,逼断龙门,石剑斜天外。古道藏幽镶树脉,无声溪涧逐心爱。”这种形式的教育让爱国主义在学生心中持久而深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形成强大合力共同为之奋斗,这是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在地理学科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浸润中国精神,其意义和作用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

三、融入革命传统,传承中国精神的髓

1.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020年修订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革命文化,并注重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中国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和不懈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高尚品质等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是传统中国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形成的时代产物,是对中国精神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革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精髓,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现状、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道理,从行动上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扫清思想障碍。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革命精神谱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有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有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进入新时代有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2]

2.地理课程中融入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路径

革命精神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区域特征、地理背景、地理因素,这为地理课程融入革命传统文化提供了切入点。地理课程融入革命传统教育既可以根据地理学科内容选择所讲知识或区域相关的革命传统案例,也可以根据重大革命事件发生地作为区域背景设计地理主题式教学内容。

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学科间协同育人。重大革命事件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动人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故事,将这些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学作品和政治知识和以重大革命事件发生地为背景的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不但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还能使地理课堂更加深刻。以朝鲜战争上甘岭战役为背景设计的地理课程中,“一个苹果”的故事诠释着在恶劣的战争环境和地理环境中感人的团结友爱精神;学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可以长征线路为背景,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以及生物等地理知识叙述长征路上《草地夜行》的故事,欣赏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以及感悟其中折射出来的革命精神。

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要注意巧妙设计情境和问题,注意在知识学习和革命精神链接上的自然、动情,在课程思政中让革命精神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而不是生硬地灌输。以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展示朝鲜半岛长津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和气候图,结合当时国内和国际形势,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发生在冬季的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面临的主要困难,并追问“志愿者战士是如何克服这种困难的?”然后观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大型纪录片《英雄儿女》中的长津湖战役片段,从长津湖死鹰岭高地一个连125名战士穿着夏装活活被冻死时还保持着战斗姿态的壮烈场面,感受一首首英雄战歌诠释的“战旗美如画”,让青少年深刻理解在和高中生相仿的年纪里有那么多人能够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下勇敢地报名参军参战、保家卫国,在恶劣的地理环境下更能衬托出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能衬托出在“九死一生”的战争中还把敌人投下的照明弹戏称为“节日礼花”的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津湖战役地理教学设计片段如下。

材料: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朝鲜最为苦寒的地区,冬季降雪量大、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王牌军陆战一师为主的美韩军队进行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读朝鲜地图(图略)。

(1)描述盖马高原的地形特点。

(2)与大致同纬度的北京相比,分析长津湖地区冬季气候更加苦寒的原因。

(3)分析盖马高原冬季降雪量较大的原因。

(4)从地理角度推断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观看《英雄儿女》中长津湖战役片段。

(5)从上述问题和视频中你能感受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出的哪些精神?

【设计意图】本题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为主旨,考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在问题(1)的回答中应注意描述盖马高原的地形特点,而不是朝鲜的地形特点,根据图中信息,盖马高原地形可以从地形的平坦程度、地势特点(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海拔以及特殊地貌等方面分析。问题(2)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对比北京和长津湖地区的区域特征可知,长津湖地区海拔较高,向北开口的河谷利于北方寒冷气流进入,受日本海西海岸寒流影响较大;而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且西部和北部有山地阻挡北方冷气流。问题(3)考查了影响降水(雪)的因素,主要从物质条件(距离海洋较近,水汽较丰富)、动力条件(冷暖气团交汇、地形抬升)以及温度条件(冬季氣温低)等方面分析。问题(4)可以从朝鲜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不久,物质条件还极其匮乏,面对寒冷的气候缺衣少食,在复杂的地形中行军不便;当地人口稀少,对后方补给也造成较大困难等方面进行作答。问题(5)在前面四个问题做铺垫的情形下,结合历史和政治知识做适当拓展,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归纳朝鲜战争所体现的中国精神。

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地理课堂上可以展示西柏坡区域战争形势图,给出“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民谣材料,让学生以“战略家”的角色分析当时中共中央选址西柏坡的地理原因,从地形地貌、交通条件、战略位置和群众基础等方面展开分析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以及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至上精神以及在“进京赶考”路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精神等伟大西柏坡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面临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时,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智慧领导、艰苦奋斗、敢于革新的精神和行动取得了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的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给人民和时代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和抗疫精神,这些都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从“探究疫情迅速蔓延的地理原因”“某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为某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出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贫困地区在脱贫致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设计地理问题、地理情境,并穿插一些感人的抗疫、脱贫故事,引导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用新时代的中国精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相互联系又彼此相融、逐渐递进的,是撑起中国精神的伟大支柱。地理课程应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传承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利用地理课堂、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态,采用启发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渗透中国精神教育,用中国精神文化浸润、滋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实现地理学科课程思政[3],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增强地理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韩震.爱国主义与教育的使命[J].人民教育,2021(8):26-28.

[2] 吴德刚.深刻认识革命传统教育的时代意义[J].人民教育,2021(7):6-10.

[3] 谢鑫,丁明军.“世界地理”课程思政的探索[J].地理教育,2021(10):60-63.

猜你喜欢

长津湖爱国主义中华
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系列总票房97.75亿元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