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4-11荀晓刘晶亮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5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应用效果

荀晓 刘晶亮

摘要:目的 探究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对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方法 自本院骨科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纳入78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以术后常规护理为A组(n=39例),以术后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为B组(n=39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A组高(P<0.05)。结论 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可减少此次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5--01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手段,然而术后患者恢复较差,需要配合进行高质量的康复锻炼[1]。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因个体化、针对性、系统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且取得明显成效。本研究就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情况展开回顾性研究,明确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的价值,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入组对象为本院骨科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入选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股骨颈骨折;②首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排除标准:①失访病例;②病例部分信息缺失。共纳入78例,以常规护理为A组39例,男:女=20:19.,年龄42~78(58.67±10.23)岁,骨折部位为26例右侧、13例左侧;以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为B组39例,男:女=22:17,43~78(59.19±11.07)岁,骨折部位为25例右侧、14例左侧。上述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A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锻炼,即确定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机体可耐受基础上,进行被动运动,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此期间辅以饮食指导、简单的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

B组:术后进行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如下:(1)认知建立阶段,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健康讲座,以理解健康教育内容为本阶段目标,引导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并重点强调功能锻炼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必要性,对其取得的点滴进步予肯定;(2)评估阶段,全面评估患者行为状态、社会功能、康复需求等,结合评估结果,明确患者存在的问题,以指导制定下一阶段目标;(3)目标制订阶段,结合“(2)”结果得出患者存在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并发症多等问题,现结合其机体耐受度、兴趣爱好等,确定锻炼的周期、强度及内容;(4)锻炼阶段,采取视频资料、现场示范相结合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视情况调整锻炼方式,①第一阶段(术后1~2d),以床上进行四肢关节被动及主动训练为主,按摩、揉捏患肢,自足跟部开始,由远端沿股二头肌、腓肠肌与股四头肌向近端交替;患者完全清醒后,抬高床头30°~45°,进行足底部被动运动,注意髋关节活动度<40°,患肢足尖朝上,视情况增加活动角度,10~15min/次,3次/d;②第二阶段(术后3 d内),以直腿抬高功能锻炼为主,即平卧位,支腿抬高,以下肢离开床面为宜,抬高40°~45°,3s后缓慢放回双腿,10次/组,3次/d;③第三阶段(术后第4~7d),以床上五点支撑法为主,即仰卧位,利用双脚、双侧肘、头部支撑身体,使腹部、背部处于腾空状态,保持3~5s, 5~10组/次,3次/d;④第四阶段(术后8~14d),以步行练习为主,借助平行杆作用站立,在逐渐过渡至行走、上下楼梯。整个锻炼过程中均须遵守循序渐进原则。(5)以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康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1.3.1术后并发症

收集、整理术后并发症数据。

1.3.2髋关节功能

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2]为工具,评价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共4个维度,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系统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B组术后并发症(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各1例)发生率为5.13%(压力性溃疡1例、关节僵硬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20.51%低,差异显著χ2=4.129,P<0.05。

2.2髋关节功能的比较

B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92.45±5.21分,较A组80.37±3.21分高,對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作为骨科的常见病,股骨颈骨折已成为限制患者日常行为活动,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病因。髋关节置管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骨折的重要手段。结合近些年实践观察,认为精湛的手术技术配合系统、全面、规范的术后康复锻炼方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是在以功能锻炼为核心基础上,根据患者恢复的差异性,划分成不同的时间段,予以不同的康复锻炼,以体现针对性、系统性特点,保证康复效果的一种方法[3]。

该研究结果显示,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表示阶段性康复功能段可针对患者个体需求及机体耐受力方面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如按摩、揉捏患肢等被动活动,可促进肢体血液的回流,增加感觉的输入,以预防关节活动受限而出现僵硬症状,尤其对二头肌、腓肠肌与股四头肌的交替按摩,能够进一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床上五点支撑法、站立及步行可促进神经根自身血液的循环,增强疼痛耐受度,以及预防局部组织粘连,减少压力性压疮的发生。该研究结果显示,B组Harris髋关节评分较A组高,说明在不同的阶段指导患者进行各类型功能锻炼,可增强肌肉力量及耐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的干预效果较高,可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优化髋关节功能,值得优选。

参考文献:

[1]黄济嘉,卢晓燕,陈楚茗,等.微创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7):1-5.

[2]张昱.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用阶段性康复功能训练对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降低患者疼痛的思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462-463.

[3]张海琼,赵波,王伟.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1):195-197.

猜你喜欢

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应用效果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