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显和:深挖“银龄”资源助力西部发展
2022-04-11
多年来,人才领域的“孔雀东南飞”一直是令西部地区头疼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在对西部地区的人才扶持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西部地区的人才发展失衡还有诸多难题亟待破解。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主动为老教授们发挥作用、满足心愿搭建平台和创设条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实际上,西部地区的人才缺口不仅在教育方面,在文化、科研、医疗、经济等诸多领域,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如何弥合发展鸿沟,解决这种不平衡?受实施方案启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卜显和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挖“银龄”资源助力西部发展》的提案。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在他看来,如此大规模的“银龄”人群中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富矿”,亟待挖掘。这一资源优势,正可用来填补西部建设的人才缺口。
基于此,他提出可将高校退休教师,来自企业、科研及其他社会各界退休“银龄”人士共同纳入“银龄计划”,扩充智力资源队伍,共同为西部发展集聚力量、发挥余热。他指出,深挖“银龄”资源,助力西部发展,是推动西部各行各业振兴发展的有力举措,是一种以人才资源流动解决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利用好“银龄”资源,为西部发展服务呢?他建议,首先要整合资源,建立“银龄”智库。应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退休专业人士积极参与西部发展,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智力支撑。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文化、科研、医疗、经济等的资深力量,全面提升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应按照领域、特长、成果构建不同侧重点的支援架构分门别类建立“银龄”智库。纳入智库的“银龄”人士标准可参照实施方案执行。鼓励并提倡在职人员加入智库,不断充实后备力量。
其次,要精准助力,注重需求导向。要面向西部地区紧缺专业组织一批智库内优秀人才支援,充分发挥“银龄”专业人士政治、专业和经验优势,提升西部立德树人、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缓解其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矛盾,提升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明确“银龄”人士支援定位,发挥造血式、传帮带、智库参谋作用,结合当地政策与实际,更好地发挥“银龄”人士独特优势,落实好助力西部开发根本任务。
最后,要强化管理,形成长效机制。要将政策保障做实做细,经常性了解、掌握“银龄”人士的健康情况和思想动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及其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安心工作提供更好保障。同时,制定统一政策和管理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使这项事业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统一模式。不断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与责任感,鼓励带动更多的“银龄”人士投身西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