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视角下境外生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播策略
2022-04-10钮力书,刘运红
钮力书,刘运红
摘 要:高校境外生體育教育逐渐成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从境外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出发,结合暨南大学的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在境外生体育教育中实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升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研究认为,港澳台侨学生存在文化认同意识淡薄、形成地缘性人际圈等文化适应问题;外国留学生则面临语言交流障碍、文化认知缺陷等文化适应问题。为促进境外生体育教育中的文化传播,应培养体育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提升教材设计的针对性;加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体验,创新体育实践育人模式;转变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境外生体育教育;文化适应;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2-0079-07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 physical education for overseas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daptation
——Taking Ji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NIU Lishu1,LIU Yunho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2.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for overseas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path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 of adaptation to sports culture for overseas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case of Jinan University, this study will study how to realize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sports educa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from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hav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blems such as weak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a geographical interpersonal circle; and foreign students may also fac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blems such as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nd cultural cognition defec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dissemin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th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ptimiz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of teaching materials design; strengthen the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culture and innovate sports practice education on human model, change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ell the story of Chinese sports well.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for overseas students;cultural adaptation;cultural dissemination;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切入点。为贯彻落实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主张,高校境外生体育教育逐渐成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新路徑。体育具有跨国别、种族、语言、宗教等特点,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而境外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身处两地,熟悉和融通两地文化,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境外生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播问题日益得到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
暨南大学是中国大陆第一所招收境外生的大学,也是中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1]。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一直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号召。以暨南大学为例,探究针对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等境外生群体的体育教育与文化传播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以往研究主要从体育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留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较少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切入,探讨境外生体育教育中的文化传播问题。20世纪30年代,美国3名学者雷德菲尔德、林顿、赫斯科维茨[2]首次界定文化适应概念,认为文化适应是由个体组成的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在直接或间接发生长期的文化接触的过程中,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随着国际化办学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境外生来到中国大陆求学。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境外生在求学过程中面临各种文化适应问题。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原来被视为理所当然事物的根基发生了动摇,在不同“文化历史设定”裂缝之间做漂移运动的“主体”面临着生活重建的挑战[3]。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境外生与其原有的社会政治文化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在新的环境中需要不断调适自身的状态。从境外生文化适应问题切入,既有利于促进境外生的学业,也有利于提升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1 境外生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
与移民群体不同,境外生群体经过选拔考试自愿来到中国大陆求学,学习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了解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诉求。他们在中国大陆的停留时间一般为半年到5年,学成之后往往选择返回居住地。对境外生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境外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还能够发挥重要文化传播作用。
1.1 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体育承载着文化价值,对境外生的体育教育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体育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思想精华。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育现状反映这个国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面貌。在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文化特色的缩影。武术、射箭、毽球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养生学、伦理学、美学、军事学等文化思想于一体,传递出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民族精神。境外生接受中华传统体育教育,既能掌握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锻炼方法和技巧,还能潜移默化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学成之后,基本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回到居住地,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
1.2 作为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体育作为一种媒介,能够发挥易理解、易沟通、易增谊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助于维系和增强境外生的体育文化认同感。萨马兰奇曾经说过:“人类有5种通用语言,金钱、艺术、体育、战争和性。”体育作为一种语言,是承载着文化的符号,具有传播属性。体育本身是一种没有语言障碍,没有国界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最容易流行的文化形式之一[4]。因此,无论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如何,境外生都能够参加体育运动,并在身体、精神和人际关系上有所获益。接受体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境外生以良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学习,还能和内招生之间实现有效跨文化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5]。境内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更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1.3 作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重要途径
对境外生进行体育教育,发挥中国体育宣传和阐释的主动权,能够帮助境外生转变对体育文化的误解,提升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上的声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扩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体育声音[6]。我国有广泛流传于海内外的传统体育项目,尽管这些项目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知名度,但对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精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往往并未充分认知、甚至产生误解。例如,由于缺乏对中国功夫深刻内涵的理解,不少海外友人将中国功夫理解为对暴力的推崇。这种文化误读,不仅会阻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将影响他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而境外生来到中国大陆,拥有切身体会中国体育文化的直接经验,他们的口头传播效果甚至比媒介宣传效果更佳,有助于为中国体育文化和故事搭建对外传播的平台。因此,境外生体育教育,对于体育文化对外传播、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具有深刻作用。
2 境外生群体的文化适应问题
境外生从居住地来到中国大陆求学,不仅面临物理空间的迁移,还要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适。尽管境外生在求学之前,在适应中国文化环境方面做了一定准备和训练,但在求学期间接触与居住地不同的文化环境,仍然容易出现文化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其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其对中国国情与中华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倾向[7]。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这种文化适应问题也影响了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2.1 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适应困境
1)文化认同意识淡薄。
尽管港澳台侨学生与内招生同根同源,但由于历史际遇、地域限制的原因,港澳台侨学生缺乏与祖国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体验。文化记忆的空白,一方面導致对中华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理解,难以从整体把握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对于具体的文化内容,存在文化认知层面的差异。虽然大部分港澳台侨学生了解并认可中华文化,但在西式教育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港澳台侨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相对淡薄[8]。因此,在中华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港澳台侨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在教育环境上,港澳台侨地区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和国际性的交流背景,学生在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不可否认,港澳台侨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具有基本的认同基础,但由于长期受到居住地习惯、制度等外部性影响,对于中华文化或者对于大陆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认同感并不高[9]。与内招生相比,部分港澳台侨学生的个人意识较强,价值取向多元,难以适应大陆高校教学方式。如果学校没有强制性的任务要求,他们很难自主参与体育活动,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形成地缘性人际圈。
居住地的文化观念也在间接影响着港澳台侨学生的社会交往。港澳台侨学生更多与同一地区的学生交往,形成地缘性人际圈,与内招生的融合度不高。他们往往以地域为界,发展非正式群体,如自发成立的同学会。在大陆高校住宿,港澳台侨学生往往集中在一片区域,与内招生的住宿存在一定空间距离,空间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交距离,减少港澳台侨学生与内招生的交流机会。同时,港澳台侨学生与内招生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在交流中常常缺乏共同语言,难以实现交往的频率共振和情感共鸣,导致港澳台侨学生产生较大期望落差。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首先怀着对方与自己一样的期望,而后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引起文化冲突,进而感到愤怒、恐惧,最终决定退缩回去,跨文化交际彻底失败[10]。此外,不同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也是地缘性人际圈形成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港澳台侨学生喜欢自娱自乐,推崇个性自由,而内招生往往喜欢结伴而行、抱团取暖。许多港澳台侨学生愿意主动与中国大陆或其他地区的学生沟通交流,但能够做到真正融入的还是要有共同话语和兴趣,少数港澳台侨学生不愿意主动融入他人圈子或让他人进入到自己的圈子[11]。同样,在体育活动中,港澳台侨学生与内招生之间也存在融入难度,难以通过互动交流更好理解传统体育文化。
2.2 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困境
1)语言交流障碍。
对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说,语言障碍是其在中国求学面临的第一道难题。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是文化信息的载体。留学生普遍缺乏汉语水平的基础,难以理解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尽管留学生在入学前通过HSK(汉语水平)测试,具备基本的中文能力,但对某些专业术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难度。中国语言具有“语境化”的特点,要根据背景、语境的变化理解话语内容,对于留学生来说存在较大难度。尽管高校体育教师掌握基本的英语能力,但难以用英语流畅讲授课程和答疑解惑,因而讲授仍然以汉语为主[12]。再加上留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发音各异、表达习惯不同,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有的留学生由于表达能力欠缺,难以攻克语言方面的困难,甚至常常处于沉默寡言的状态,较少在课堂内外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缺乏在体育课堂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可见,语言的障碍不仅干扰留学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还间接弱化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断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
2)文化认知缺陷。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到中国求学,变换生活和学习环境。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留学生在原居住国和地区形成较稳定价值观念,面对新的文化环境,留学生只能遵循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从原居住地的角度出发看待现居住地的文化。文化身份决定某一文化群体的人们如何感知周围世界,如何在交流过程中将信息编码,以何种方式传递给对方以及如何理解所接收的信息[13]。因此,在体育课程上,留学生往往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特有的视角出发理解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容易造成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误解。比如,在理解体育健康观和审美观等方面,留学生存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性。特定的文化系统带有自己的偏向,从自己的偏向看待其他的文化系统,必然对跨文化传播带来阻碍[14]。尽管留学生尝试接触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但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层,难以触及体育文化的内在核心部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深层的精神文化,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要深刻理解这种文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接触,才能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接受和认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而留学生与中国人的交往较少,对中国的文化环境缺乏了解。许多高校也并未将中华传统体育课程作为教学重点,导致留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的接触度不高,加深了体育文化的适应难度。因此,对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高校体育资源难以满足其体育文化的认知诉求。
3 暨南大学境外生体育教育融入文化传播的实践探索
在应对境外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方面,暨南大学的办学经验值得借鉴。一直以来,暨南大学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积极打造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窗口。针对三类学生(内招生、港澳台侨学生和华人及留学生),暨南大学创造性采用“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同向融合”的文化育人模式,打造多层发散、交互融合的文化“同心圆”。在体育教育领域,体育学院作为暨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侨校”特点,将文化传播与日常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结合,打造具有侨校特色、学科特色和竞技特色的体育教育模式。因此,以暨南大学为例,探究体育教育融入文化传播的日常教学和实践,对于应对境外生文化适应问题,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 开设新生训练营,促进内招生与港澳台侨学生同向融合
新生训练营是暨南大学专门针对本科新生的入学体验教育活动,致力于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促进新生学习与发展。与其他高校开学初期的军训不同,暨南大学的新生训练营紧密结合国情、侨情和校情,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广受学生欢迎,成为了新生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新生训练营期间,教育内容主要包括5大类,即典礼文化、专题报告、活动赛事、知识学习和体验教育,这些教育活动贯穿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在新生训练营实践过程中,暨南大学也在不断探索侨校特色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为提升港澳台侨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文化传播意识,暨南大学不仅通过举办讲座传递文化传播的理念,还在体育实践中培育港澳台侨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一方面,学校、各学院通过举办开学典礼暨开营仪式、体验教育、思政第一课、校史校情教育等活动,向新生们讲述学校“宏教泽,系侨情”的初心和“把中华文化远播五洲四海”的使命;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港澳台侨生研习暨南大学自创的中华武术——暨南拳,让他们在武术一招一式中充分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感受多元共融的校园文化,迅速融入新生活。由于新学员们来自五洲四海,新生训练营也为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提供平台。在新生训练营期间,内招生和港澳台侨、留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本土文化,介绍当地的节日和文化遗址,激发了境内外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兴趣,也在思考中发现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共通点。
3.2 依托中华才艺基地,培训传统体育才艺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面向港澳台及海内外华侨华人学子,不断发挥体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作用。依托国务院侨办下设于暨南大学的中华才艺(武术、龙狮)基地,体育学院不仅借助丰富的武术和龙狮教学资源,组织与武术和龙狮才艺相关的教材建设、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还通过培训、比赛等形式,丰富海外侨生的生活,增进侨生与祖国的感情,促进武术、龙狮的对外传播。2019年5月暨南大学中华才艺(武术、龙狮)基地龙狮队,前往韩国交流访问,在首尔、仁川出席龙狮演出,并与当地华侨学校师生交流舞龙舞狮文化,对当地舞龙舞狮队成员的技术要领和演练技巧进行指导。暨南大学龙狮队表演的“龙腾虎跃聚侨心”“瑞狮舞动颂中华”节目,既让旅韩华侨华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提升了中华文化在韩国的影响力。
除了武术与龙狮之外,体育学院还开设了射艺、毽球、短兵等中国优秀传统体育培训课程,并举办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大讲堂,为港澳台侨生和留学生了解传统体育项目提供平台。以中国传统射箭为专题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大讲堂”由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与中国嵩山少林寺共同主办,邀请了中国射箭泰斗徐开才老师、原国家射箭领队等业内权威专家,以射箭的历史为切入点,普及射箭的文化常识,并以少林禅弓的技术标准为范例,讲授与传统射箭相关的各种技术细节。此外,暨南大学组织成立了毽球队,由中国内招生和港澳台学生组成,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暨南大学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校园特色,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精品活动和项目,复兴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播模式,将传统文化引进学校,并通过港澳台侨生和留学生远播到五洲四海。
3.3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通过体育赛事实现文化融通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结合境外生的特点,探索以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为核心的“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教学模式。在传统体育项目中,将培训与比赛相结合,开展中华射艺广东赛点线上邀请赛、参加广东省大学生毽球锦标赛等中小型比赛,在加强境外生体育技能学习的同时,也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为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暨南大学还专门为港澳台侨生自主筹办运动会,“侨生杯”运动会,展示暨南大学“侨校+名校”的特色。比赛项目不仅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一系列球类的竞技运动,还有趣味性的闪避球和环校跑,吸引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参赛队伍。
对于留学生,尽管代表中国大学生参赛的机会不多,暨南大学仍然坚持对留学生进行运动项目培训,组建留学生专门队伍,根據留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优秀的留学生运动员将代表暨南大学参加教育部发起的“留动中国”体育活动,“留动中国”是专门以在华留学生为对象打造的文化活动,为留学生量身定制几大活动,如在定向越野比赛中融入摆象棋、填成语、写汉字等环节。境外生通过参加体育项目比赛、参与开幕式晚会表演、接待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和教练员等实践活动,在境内外学生的团队协作中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境外生在暨南大学接受训练后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暨南大学历年的比赛中,外招生获奖人数占到18%[15],既弘扬了民族精神,也树立积极正面国际形象。
4 境外生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播对策
文化适应问题不仅与境外生的个人价值观、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因素相关,也与求学地的文化环境、教育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关系密切。为缓解境外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更好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教育必须了解境外生的需求,遵循文化传播的固有规律,采取合适的传播手段,提高传播的针对性,进而提升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4.1 培养体育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文化差异性的存在,境外生学习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双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一方面,应加强体育教师的语言训练,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高校应制定提升体育教师英语能力的培养计划,选派体育教师参加英文培训,组织公派留学、海外研修、教学观摩等活动,培养适应境外生教学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为让境外生充分理解体育文化,体育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全英文授课或双语授课的方式,用境外生通晓的英语语言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借助动作、神态等非语言交流方式,降低境外生语言理解的难度;或者采用发音特殊、刺激强度大的口令和裁判用语,逐步过渡到技术动作的讲解,最后进行竞赛规则和战术等难度较高的内容[16]。
另一方面,培养体育教师的跨文化敏感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效果。“跨文化敏感”是人们开发分析和体验文化差异的能力,其核心是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对这种文化差异持接受、认可和适应态度[17]。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境外生的文化背景保持“敏感性”,结合境外生的文化特点,实现文化适切性教学。境外生需要的认同,不是教师对其居住地的空间或地理位置的认同,而是情感和文化层面的认同[18]。对境外生的生源地文化保持好奇心和敏感性,并积极将自己的文化背景与之对比,发掘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传递自己对境外生文化的认同感。如果教师难以跳出中国文化,进入境外生的文化模式,缺乏跨文化传播的知识和技巧,将极大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19]。在选择任课教师时,可以引入优秀退役运动员作为教师,退役运动员既具有过硬专业素质,又在国际大赛中亲身体验过多元文化,更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同时,高校应鼓励体育教师进行交流访问,学习境外生教学经验。暨南大学专门设有针对境外生体育教育的培训交流基地、交流办公室,通过香港霍英东体育思想国际研讨会等活动,讨论如何给境外生讲授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4.2 优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提升教材设计的针对性
传播内容及其质量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将极大影响境外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高校要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应从体育教材着手,结合地域、生源、时代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和规划教材,促进内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竞技性与健身性、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在内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方面,应根据地域特点,呈现本土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融入国际化元素,实现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例如,可以在教材中呈现佛山武术、梅州足球等地域特色,从发展历程和价值观念等角度详细介绍传统体育项目,并与国际化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比较。在内容的竞技性与健身性方面,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的教材,不仅要从竞技体育的视角,介绍体育项目的训练技巧、赛制规则等,让境外生从理论上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还应强调体育项目的健身、养生理念,从强健身体的角度,传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体现中华文化哲学和医学相结合的特色。在内容的传统化与现代化方面,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向境外生群体介绍传统体育文化精华,引发境外生群体的文化共鸣。同时,要结合时代特点,重新设计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发挥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相对接,与时俱进,实现内容的创新性发展,更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还要编写适合境外生学习的教材,根据境外生的接受特点,选择境外生易于理解的文化内容,使其通过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逐步升华到对文化观念的认知和认同。在语言用词上,尽量使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词语,避免造成境外生在理解上的困难。
4.3 加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体验,创新体育实践育人模式
由于境外生群体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不同,对大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适应度不强,高校体育教师应调整固有的思维模式,选择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授课。开展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可以将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转化成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育人的方式,帮助境外生融入文化环境,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体育文化体验,鼓励学生实现思维与肢体的协调配合,生动直观、趣味性强,学生的接受度较高。对于同根同源的港澳台侨群体,参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寻根”的亲身体验,可以获得直接感受和经验,并切实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自觉受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感染,逐步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而情感认同是产生亲近感或可归属的愿望[20];对于留学生群体,可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加强互动,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在尊重差异中增加共识,在包容多样性中增进思想共识,承认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质,互相借鉴各自文化的优点提升自己。
体育教师应组织学生管理者,积极引导境外生加入感兴趣的体育俱乐部,发挥朋辈效应,提升境外生的自主性。体育社团能够让身处异地的境外生摆脱孤单,寻求情感慰藉在体验中,加强境内外学生的跨文化互动,建立共同语言。不少学校开放武术馆、射箭馆、龙狮馆等专门的训练场所,给境外生进行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培訓,让境外生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同时,可以根据港澳台侨和留学生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体育文化体验活动。对于同根同源的港澳台侨群体,开展中华文化寻根活动,并将国情教育融入港澳台侨体育教育中;对于留学生群体,通过举办“留动中国”等大型体育赛事,体验体育中的跨文化传播,提升跨文化共情能力。
4.4 转变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为提升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体育教师应改变固有的文化传播话语模式。在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时,要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注重启发性和娱乐性。“意义的协调和管理”理论认为,如果传播双方共享某个“故事”——即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共同的理解,无论双方感到高兴与否——那么他们就具有共享一致性,能够相互理解,这样就能带来更高层面的协调[21]。体育教师应借助电影、电视剧等形式,通过传统体育文化的故事化呈现,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下,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同时,放映结束后,体育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向境外生群体讲述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并从社会心理特征、民族信仰、价值取向等多维度深入解读传统体育文化,实现讲解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同时,要从整合差异出发,在中华传统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结合生源地的文化特点,加强不同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合。在讲解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时,先以境外生熟知的体育项目为切入点,将境外生居住地的文化作为话题引入,抓住境外生的兴趣点,迅速激发境外生的情感共鸣,拉近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时,如果不考虑异域受众接受能力和接受心理,一味只顾及和强调所谓的正宗和原汁原味,不是尊重文化传播规律的传播方式,也难以实现较好传播效果[22]。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为宗旨,并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紧密结合,从兴趣延伸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23]。以兴趣为导向,能够更好激发境外生学习中国语言、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
境外生从原居住地到中国大陆求学,面临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多样性文化适应问题。随着高校境外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境外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应得到更多重视。同时,以解决境外生的文化适应问题为契机,探究如何通过体育教育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文化身份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表面上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24],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碰撞和磨合。在境外生体育教学领域,教师应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增强跨文化共情能力,以尊重文化差异为基础,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特质,理解他们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对境外生产生情感和文化层面的认同。同时,通过优化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教材、创新体育实践育人模式、转变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等方式,及时调整文化传播的实践策略,为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擦亮百年侨校招牌 培育文化传播使者[N/OL]. (2018-12-28)[2021-05-20]. http://epaper.southcn.com /nfdaily/ html/2018-12/28/content_7773066.htm
[2] ROBERT REDFIELD,RALPH LINTON,MELVILLE J HERSKOVITS.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49-152
[3] 钱超英. 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90-91
[4] 闫增印,邱斌,闫平平. 國际化背景下普通高校来华留学生体育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9):48-50.
[5] 李振.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奥运会体育展示的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10.
[6] 裘鹏,丁清淑. 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体育文化与留学生人才培养互通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5):130-138.
[7] 魏崇新. 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以北京高校留学生为例[J]. 海外华文教育,2015(2):169-179.
[8] 肖安东,朱智敏,李靖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港澳台学生培养质量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7):57-60.
[9] 宗喜. 论华侨高等学校境外生培养的三个维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11):126-129.
[10] 李亚青,余志科.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浅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96-197.
[11] 李秀华,李溪萌,张妮娜.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障碍及其消解[J]. 现代教育管理,2016(6):108-112.
[12] 李乐. 在华非洲留学生人际交往与跨文化适应研究[D]. 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20.
[13] 陈晓伟.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10):68-71.
[14] 罗慧. 单波教授谈跨文化传播的基本问题[J]. 国际新闻界,2016,38(6):172-176.
[15] 钮力书. 暨南大学外招生体育课程“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体育学刊,2009,16(11):49-52.
[16] 李欣,关晶晶. 黑龙江省留学生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 理论观察,2014(6):150-151.
[17] 王宇. 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敏感度内涵探析——以本土化研究为例[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1):102-109.
[18] 郭国燕. 文化适应视角下少数民族教师教学与师生互动的叙事研究——基于南疆某市中学教师个案分析[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8,28(1):15-22.
[19] 卓高鸿,谢俊荣,吴秀枝. 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境外生群体中传播的困境及对策——以华侨大学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5):20-24+30.
[20] 杜艳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对暨南大学境外生的调查分析[J]. 东南亚研究,2012,4(5):94-98.
[21] 斯蒂芬·李特约翰. 人类传播理论[M]. 第九版. 史安斌,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10
[22] 黄婉童. 模因论视域下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17(11):73-76
[23] 汪军. 对留学生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模式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5):133+135
[24] 萨默瓦,波特. 跨文化传播[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4.
[收稿日期:2021-08-19
基金项目:暨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2020“统战理论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钮力书(1969-),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历史与文化,体育社会学。E-mail:lishuniu@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