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专职人员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对提升院感管理质量的作用
2022-04-09周霞
周霞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强化医院感染控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基础[1]。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模式虽起步较晚,但在不断吸收管理上先进的思想和模式[2]的基础上,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模式纳入日常临床查房,可以与科室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充分沟通,促进院感专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提高医院感染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科室医护人员能自觉加入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来,从而不断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医疗环节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2018年7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院感管理专职人员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将参与临床科室查房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按日常查房计划,由院感专职人员于查房前收集被查科室近3日内的手术及危重患者、发热患者、带管患者等,设定查房的重点目标和内容,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质量进行查、看、问、指导及记录,并多向沟通,最后整合成该患者的查房意见,实现现场反馈与跟踪整改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通过院感专职人员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执行力和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及报告率明显下降;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患者抗菌药物连续使用日数明显缩短;手卫生依从性较前有显著提升。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与2018年7月—2019年6月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与日常临床查房的实施流程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1.2 研究方法
1.2.1 人员组成及查房范围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联合当日抽取的各病区的感控医师和感控护士、临床药师组成查房小组,按计划安排到病区参与该病区手术及危重患者、发热患者、带管患者的日常临床查房。
1.2.2 步骤
1.2.2.1 查房前准备 按查房时间计划安排,查房当日早,院感专职人员了解该病区的患者基本请况,包括:手术情况、特殊感染病例、发热患者、带管患者等,确定本次科室查房重点;充分发挥查房小组成员医、护、药等不同专业的优势特点,结合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各司其责,抓住重点进行查房。
1.2.2.2 科室查房 全面跟踪、查看实地操作;查阅病程记录;指出薄弱环节;交换意见,找出缺陷症结所在,分析不足之处原因,进行专业指导,达成可行性改进措施。
1.3 观察指标
查阅现有病历记录、手卫生依从性调查、院内感染上报等情况,核对手术患者、特殊感染患者、发热患者、带管患者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院内在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微生物标本送检、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日数、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院内感染病例漏报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方法:按照《WHO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5个洗手指征即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进行观察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能按照以上5个指征执行手卫生的即视为合格;在执行手卫生的时,能够按照6步洗手法,且双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 s,即视为洗手正确)等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值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采用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微生物培养标本送检率比较
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与2018年7月—2019年6月各项观察指标对比,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 263例中微生物培养标本送检率为45.05%,2018年7月—2019年6月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 355例,其送检率为51.88%,即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院内在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标本送检率比较
2.2 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抗菌药物使用日数比较
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与2018年7月—2019年6月各项观察指标对比,2018年7月—2019年6月为7(4,12)d,2017年7月—2018年6月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抗菌药物连续使用日数 8(5,12)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9,P=0.00)。见表 2。
表2 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日数比较
2.3 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院内感染发生率和院内感染病例漏报率情况比较
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与2018年7月—2019年6月各项观察指标对比,2018年7月—2019年6月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08%,院内感染病例漏报率为3.33%。2017年7月—2018年6月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20%,院内感染病例漏报率为19.40%。即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院内感染病例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比较
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与2018年7月—2019年6月各项观察指标对比,2018年7月—2019年6月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84.33%,手卫生正确性为94.80%。2017年7月—2018年6月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75.95%,手卫生正确性为87.30%。即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提高了感染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开展临床日常查房,完善了反馈和干预机制,使医院感染管理由单一的督导检查变为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各专业人员相互讨论、分析总结,及早发现患者存在的感染风险和隐患问题,采取有效、及时的干预措施进行处理,防范于未然,实现了医院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3],真正体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义。
3.2 医、护质量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有效融为一体
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的一部分 ,属于医疗缺陷的内容。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直接与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有关[4]。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了感染毕竟与医疗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手术患者、危重患者、发热患者、带管患者等,不确定的突发处置、治疗操作情况经常发生,在紧急情况下,不规范的操作就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因此,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日常临床查房,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推进医疗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
3.3 预防与医院感染是一个整体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预防的问题,医院感染管理根本的目的是预防与控制感染发生、发展。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不在于感染发生后正确及时地报告,而是秉承“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向患者负责,为患者服务。医院感染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技术水平有关。李道创等[5]在国内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研究进展中指出: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有无菌操作不严格、抗生素滥用、大量的侵入性操作、易感人群等。也有研究[6]表明: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督导检查及加强健康指导等专项整治督导查房,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是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而陈晓莹等[7]通过探讨医院感染监督对ICU护士标准预防落实情况及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效果中指出:实施监督考核后标准预防的落实率大大提高。文章由表3可见,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病例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通过院感专职人员日常临床查房,规范了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表3 开展日常临床查房前、后连续两年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病例漏报率情况比较(%)
3.4 提升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细菌耐药趋势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分析,是当前细菌耐药监测的重要内容。国内学者主要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进行两者相关性、偏相关性分析[8]。实践证明,经有效管控抗菌药物,可降低细菌耐药率。杨丽玲等[9]对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临床分离菌的构成进行了研究,证实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及其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住院患者使用特殊级、限制级抗菌药物时也是在微生物标本检验的基础上合理选用[10]。由表1、表2可以看出,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的不断提高,能及时有效地排查多药耐药菌感染病例,并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5 树立持续改进的观念
引导医务人员崇尚医院感染控制“零宽容”,把院内感染控制形成一种日常诊疗行为文化。曾冬梅[11]在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中,应用质量持续改进,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防控意识明显提高。表4开展临床日常查房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由75.95%提高到84.33%,手卫生的正确性也由87.30%提高到94.80%。因此,开展日常查房,通过督察、评价和指导,运用平等、赞美、相容、互动的人文管理方法[12],提高医务人员自我管理意识,使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形成一种习惯,成一种自觉行为,提升综合管理效能。
3.6 提升院感专职人员的专业认证价值
美国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认证考试有感染控制和流行病认证委员会管理,采用上机闭卷考试方式,每5年考核认证一次。而我国的院感管理专职人员仅由科室高年资同事带教,没有受过感染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培训[13],院感专职人员管理水平不能适应临床各学科的发展。为了胜任组织、督查临床日常查房,院感专职人员主动学习医、护、药、微生物、检验等各专业知识,丰实自己的专业素养,以确保日常查房的实效性。
总之,医院感染可以通过科学、规范、循证、精准的系统管理和个性化、个体化防控来有效预防和应对,无论在认知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日常临床查房,达到医疗过程与院感控制的统一、预防与控制的统一、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统一、疾病与患者的统一。同时,通过查房与科室各级各类人员充分沟通 ,提高医院感染规章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医务人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