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南:使命成就“新湘雅”
2022-04-09黄柳
文/本刊记者 黄柳
“新湘雅”蕴含着新时代湘雅三医院人对百年湘雅的传承与创新使命,“新湘雅”精神由使命感成就,正全面赋能未来,奋楫笃行,履践致远。
百年湘雅,群星璀璨。1914年,湘雅医学院的成立在湘水之畔点亮了中国医学的湘雅之光。百年来,湘雅医学院始终坚守着初心,唱出“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杏林最强音。
百年湘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是全新的火种。新世纪前夕,她被播撒在湘江河西岳麓区新城。将传承与创新蕴含于基因、根植于血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中,医院秉持的“新湘雅”精神已深入人心、呈燎原之势。
思行合一 引领践行“新湘雅”精神
“追梦新湘雅,铸造新势力。”这是2019年湘雅三医院建院30周年庆典活动的主题词。的确,湘雅三医院从来就是湘雅系内外人才流动、开放包容与奉献精神的承载实体。
早春时节,星城长沙难得的一场大雪在暖阳中渐次融化,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介绍,“在财政遭遇困难的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家卫生部门、湘雅医学院鼎力建成湘雅三医院,60多位来自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的中年骨干专家,于‘功成名就’之时,来到这里开启艰难创业的历程。”
言筚路蓝缕或有过之,但从医院建筑布局仍不难读出当年的不易。何庆南介绍,“从1989年正式奠基到1996年初步完备建成、投入运营,之后我们的门诊楼、住院楼都经历过盖一层、开一层,一层不够再往上盖的过程……三医院有着独特的建院经历与故事。”
医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儿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湖南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儿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副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儿科学》编委、曾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总决赛裁判长等学术兼职。荣获首届“三湘儿科医师奖”。
他继续回顾,继而总结,步入新时代,接续奋斗不止,“到今天,经历抗击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战略性成果,我们提炼、强调、弘扬的正是新湘雅的‘舍得’精神,无私奉献,有舍才有得!”
从艰难创业、接续奋斗,到舍得精神,与年轻的湘雅三医院命运相系的人数或并不庞大,但他们的胆识与汗水,他们的智慧与青春,承载的就是“新湘雅”精神!
2018年正式调任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同时还兼任着湘雅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庆南告诉记者,履新之际,他就与领导班子坦陈,要时刻警惕管理上的“拿来主义”,“我们党委、行政管理班子的每一个决策,对这家医院的短期、长期发展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时刻提防以往管理经验的先入为主。”
了解医院,同时也让更多的职工了解自己,何庆南在就任后的前两个月让重要的决策停摆,而让自己脚步不曾止歇。“走访了绝大部分的科室,了解一线员工、管理者的想法,尽可能听取更多人的意见。”何庆南还表示,自到院以来,他的办公室对每一位员工“无预约”开放,且几乎每天中午都在食堂吃饭,“过来找我说话的人越来越多……”
固然人多语杂,但何庆南从大家的乐于表达中看到的是医院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解读,“职工有牢骚,大家有诉求、有想法,代表的正是这个单位的成长性!”
“舍得精神” 让老中青三代全面发力
秉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原则,何庆南将自己当作是湘雅三医院的“新兵”,以亲和的姿态融入医院,并逐步深入了解医院。
“我们积极正视而不回避问题,湘雅三医院是一家年轻的医院,但他根基于百年湘雅,有较好的传承。与此同时,在学科建设、梯队培养、科室壁垒等方面与新老医院无异,存在着现实的难点与问题。”何庆南表示,发挥党委、领导班子的领导力,在明确医院更强、更好的目标的同时,需要形成向心力,凝心聚力、凝心聚智,“只有发挥出尽可能多的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束缚医院发展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让医院发展更上层楼!”
“从三级医院绩效‘国考’指标明确,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文件的发布,我们能看到这是一个同时强调医院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时代。”正因此,何庆南表示,一家医院的精神、一家医院的文化,的确应该先行于建筑、设备等硬件,成为统领。
如何让无形文化趋于有形?何庆南首先想到的仍然是人,一群“新湘雅”精神最初的缔造者!“包括第一批志愿加入三医院建设的60多名专家在内,我们现在一共有约200名退休职工,这批职工是医院文化承载人和最好的倡议者。而且,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发挥他们的力量与价值,就是振奋士气!”何庆南继而介绍,2018年开始,医院健全工作机制,发挥退休专家“余热”,让他们在科室发挥带教、引导及监督的职能,言传身教中让年轻一辈员工对医院过去迈出的每一步能感同身受。
2019年,医院30周年庆就特别策划了“致敬功勋贡献者”的特别环节。而每年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何庆南表示自己从未缺席过。“医院党委必然也是医院文化的引导者,因此,还有一个活动我也是没时间挤出时间必须参加的,那就是每年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何庆南告诉记者,这两年因为疫情关系,入职仪式分为几个批次举办,但哪一个批次自己都是既要出席,还要精心准备演讲材料,“让他们了解医院走过的历程,未来的目标,秉持的价值观,‘走好入院后的第一步’!”
切实鼓励年轻一辈的医务人员,何庆南带领管理团队在医院实施了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了“杰出人才奖励计划”“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优秀人才培育计划”的医院“汇智育才计划”,从入职3~4年的年轻医护人员到40岁前后的骨干,都能得到来自医院的专项计划支持与助力。
“对于中坚力量,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委管医院,近年通过一系列人才计划的实施,高年资医生、科室管理者这一层的压力与动力都非常大,我们通过强化学科带头人遴选,真正让人才梯队完善起来,队伍面貌焕然一新!”何庆南如是欣然总结。
近年来,医院人才培养就实现多个零的突破,新增国家级人才4人次,新增省部级人才54人次。引进学科带头人9人,引进高水平青年人才150余人。
“医生成长需要的不是装满他的篮子,而是照亮他的前行之路!”临床医生出身,何庆南对人才工作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9名新引进的学科带头人都是“当打之年”的博导,他们循照医院官网招聘启事来院,未谈及任何额外经济条件,不得不说是受到了“新湘雅”精神的感召!
绩效“国考” 让大家可以做得更好
“站在未来谋划现在”,这是何庆南赋予自己及医院党委、领导班子的使命,“如果不能如此高瞻远瞩,我们必然会贻误了医院的发展!”
抗击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战略性成果,医院提炼、强调、弘扬的正是新湘雅的“舍得”精神。
这是重要的背景音。湘雅三医院书写的高质量发展的大篇章,正文开篇则是——这家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医院,位居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第72位,连续入选年度进步最快排行榜,自然指数(NI)排名全国第29位;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第57位。
“这个名次与我们预估的出入不大,因为提前布局,按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就是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的共识与风格。”未雨绸缪,大道至简,何庆南介绍,自2018年以来,医院在深耕文化建设、做好“新湘雅”精神总结的同时,就向全院传递与之高度契合的“双满意:患者满意、医护人员满意”行为准则。
“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行政后勤人员尽职尽责为临床一线服务”,这是湘雅三医院“一个中心,两个服务”的工作理念;更高层面的组织架构保障是“一体三翼”,即以医疗服务为主体,人才培养、学科研究为侧翼,现代医院科学管理为尾翼,“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确保高质量发展!”
比如绩效“国考”,50多项指标,在众多的临床科室与职能部门贯彻,会否构成普遍较大的行政工作量?何庆南则明确表示不会,他阐释,“我们的临床科主任拿到这些指标,他们普遍表示更有目标,更添动力了!因为对应我们‘国家队’医院的定位,对标的同行数据的确更能激发我们做得更好!”
新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何庆南介绍,医院相继开展国际首例机器人技术辅助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国际首次运用AI在EUS诊断胰腺癌的技术探索、国内首例妇科机器人日间手术、中南地区首例腹腔镜下抗胃食管反流装置植入术、省内首例强直性脊柱炎并枕颈重度后凸畸形手术、省内首例“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等医疗新技术,大力提升医院专科声誉。
他同时表示,作为人才、技术的承载平台,学科、专科建设是医院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医院科学研究创新发展,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70项,ESI全球高被引1‰热点论文实现零突破,科研经费连续3年破亿元。医院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14个,建成复合手术室、ECMO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填补了学科空白。
党建引领 融会贯通“一盘棋”
在何庆南的总结中,文化是涵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新时代公立医院的文化必然需要党建引领。
湘雅三医院近年积极打造党建“四个融合”新模式,即“党建+业务”“党建+管理”“理论+实践”“医院党建+区域党建”。
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医院在落实“双带头人”工作机制的同时,精心设置党总支与党支部,50多个党支部按照业务关联性分属于12个党总支,在协同开展党建的同时,啃业务上的“硬骨头”。比如将消化内科支部与胃肠外科支部整合在同一个党总支,以前业务上的难点逐步化解、新技术的开展即驶入“快车道”。
“我们在不长的时间内高效成立了36个MDT团队与多个专病中心,正是得益于党建工作的融合与推动。”何庆南介绍,医院党委还发起全院范围的党建项目申报、实施,完善验收与奖励机制,激发每一个党总支、党支部的创新动力;与此同时,医院与岳麓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党建工作,让卫生健康全面融入区域发展,积极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强化医院文化培育凝练,讲好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湘雅三医院还建立了“党建疫情防控斗争教育素材库”。“伟大抗疫精神为今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我们很早开始总结院内的抗疫精神并做好弘扬、宣教,在院内讲的同时也到院外包括红色教育的根据地韶山等地去讲,在交流中更加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