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策略分析
2022-04-09田芳
田芳
◆摘 要:兴趣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诸多方面,并且一直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拥有对数学的兴趣便可以在抽象复杂的知识中获得自己的乐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改善教学的模式、方法等许多方面来激发并维持这种兴趣。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习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较为复杂困难的数学学科,如果学生拥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具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对于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总结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一)兴趣影响学习态度
许多初中学生处于发育的重要阶段,心智、情感等发育还不成熟,学生倾向于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基于自己对某一学科本身或其任课教师的喜好来决定自己学习的态度好坏。学生喜欢某一学科或某一老师就更愿意为此付出更多努力,以此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评价。但如果学生因某些学科本身复杂难懂、或是对某一教师有不好的印象那么对这一学科就会学习态度懒散,不愿意付出努力,甚至于对学习结果也不在意。而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艰难晦涩的,如果一开始没有学习的兴趣,加上长时间在学习结果方面没有得到正面的反馈,就会渐渐失去信心不愿意学习数学,甚至对数学感到惧怕、无可奈何,直至放弃。因此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并及时调整教学教法,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和信心。
(二)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今初中数学的学习不在满足于课堂的学习,课后学习时间的付出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这往往取决于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学习的效果由学科重要性、教师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决定,课后学习更多的是由学生自己主观能动性决定的,拥有良好学习兴趣,就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课上学习进行精深或补救。拥有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学习动力是充足的,学习结果好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效果,学习结果不好也愿意付出更多课后时间、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来取得学习成果。
(三)兴趣影响学习层次
数学学习是充满乐趣的,同时数学知识同时又具有抽象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和含义,不能将其灵活应用于问题的解决,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识记数学知识,长此以往会觉得数学学习是枯燥无味、繁琐困難的。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便会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含义,这时学生学习数学不是为了单调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由于自己对于数学世界的喜爱和向往,即便遇到再难的难题,也会主动的思考探究,并且在解决之后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教师对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数学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管理者,决定了整个教学的走向,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融入课堂、感受知识、主动思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专注于理论知识与考试技巧的灌输,这样的方法枯燥缺乏变化与趣味,学生往往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放在上面。必须总结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吸引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师一个人的讲课变成师生一起的思考探索。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究,感受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乐趣。增加学生思考的过程,关注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感受,逐渐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即便是课后独处的时间也可以独立探索学习。
(二)改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学关系中,教师的角色是严肃、严厉的,学生的角色是顺从、安分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刻板。教师在讲台上教学、学生在课桌上听课,两者之间的互动只有举手提问和目光交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转变,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引导者,也变成了学生的朋友和知己。通过不断增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得教学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更多的反馈,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也可以更加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以及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以此进行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提升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更方便直接的反映自己的诉求与问题,解决自己学习的困难,通过与教师之间关系增进、好感提升来改善对于数学学科的看法,在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下提升学习的信心。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很多是抽象的,以往教学只能借助于简单的教学工具进行演示操作,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尤其是在几何、函数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几何转换、图像函数之间联系等知识方法的理解运用。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熟练,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和各种教学工具,可以将复杂难懂的概念与知识通过直观的展示,给予学生一个具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图像的变换章节时,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绘图与动画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清楚直观的了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视角方位、视点、视角,及其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的表示。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结语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建. 谈提高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J].数码设计(上),2021,10(03):189-190.
[2]张凤.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南北桥,2020(21):127.
[3]李茂江.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51-52.
[4]刘娜.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2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