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资源策略探讨
2022-04-09朱立飞
朱立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生活化课程得到了极大的改变。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具有诸多特点,由于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当前高中技术教学的发展,已被纳入普通高中生必修科目,使高中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资源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学;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
1引言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所教授的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延伸,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在高中阶段进行的必修课。新课标改革后,它是使学生个性化、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这是一门新的学科,开设时间较短,因此在高中课程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科师资不足、课程的适宜性不足、教育人力培训不足、缺乏教育规划等。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本文通过分析生活化教育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2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概况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内容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让知识学习重新焕发生机。高中通用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通过逐步探索日常生活的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高中教师可以用生活教育资源来实现有效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培养学生的品德。高中通用生活化教学,以科技为特色,采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教学资源的需求,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利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并有效提高学生的通用技术素养。
3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特点
3.1技术性
通用技术学科本身技術能力强,生活化资源内容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为主。教师在使用它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会发现,技术的出现主要是提高实践技能,改革教学资源,使教学工作更加多元化。因此,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与学生理论学习的相关性更大,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会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3.2生活性
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资源来源于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特色。高中通用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体现教育内容的原始价值,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丰富生活,获得实践经验。在进行通用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现更多的技术技能,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更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真实学习,促进成长。教学资源的生活化主要在于教学资源的实际开发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3.3可操作性
通用技术的可操作性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实践,而不是依靠理论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认识操作性的同时,教师不仅要为教学内容准备相关材料,还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际步骤,讲解注意事项。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发现通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并运用相关技能解决生活问题。
3.4创造力
技术的出现不是原本就存在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创造。在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科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跟随前人的脚步。创造力以多种方式体现在通用技术中,包括汽车的发明和实践以及更快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的出现。在通用技术中的体现能够较好地强化生活化资源的应用效用。
4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4.1重视度不足
目前很多高中都非常重视通用技术教育,教育的目标和核心是高考,所以在课程时间、资源投入和师资队伍素质上都是以高考重点。虽然大多数高中都将通用技术引入日常课程中,但实际的教学方法仍然以高考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学校和教师对通用技术的轻视也会逐渐导致学生对通用技术的轻视。无法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的重要性,阻碍良好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形成。
4.2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相对较新的学科,包含了多学科、多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很多高中教师缺乏教授通用技术课程的能力,许多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型或兼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往往存在严重漏洞,不能兼顾专业知识教学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综合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难以把握。最后,国内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起步较晚,缺乏相关教学经验或教学研究,部分教师缺乏教研能力,仅以教材为中心的学科进行授课。因此,通用技术只停留在文本表面,无法渗透其真正价值。
4.3教学内容表面化
首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生活性和实用性较强,授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缺乏实践教学实例,多数教师被迫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设计教学内容。在这个前提下,教师的教学很容易导致课堂的内容和现实相背离,学生无法利用在现实生活中学到的机会和环境。其次,由于高中通用技能课程涵盖的领域和技能范围太广,一方面,高中生对这些知识的接触较少,即使有一定的了解也比较偏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太多,学习意识受到了负面影响。最后,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着不符合教学内容的硬件设施,与实际技术更新和情况相分离,仅停留在教科书的理论层面,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课程。
4.4忽视学生的主题意识
首先,为了保证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和教师低估了学生主观意识的发展,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缺乏探究、思考和自主性,导致教学方法效果不佳。其次,由于每个高中生在学习意识、实践能力、个性偏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学生之间的差异将直接导致生活化教育的两极分化,在此前提下,学校和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学生主观意识教育的不稳定因素太多。
5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5.1重视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
首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必须通过学习对技术有一定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和文化素养。因此,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特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其次,在讲解课本知识的过程中,时刻注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可以是从网络中获得知识,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寻找有趣的科学现象,从而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和热爱技术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以致用,更要通过区分试验方法和生活经验,提出大胆的问题,证明试验方法的正确性,确保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让理论知识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5.2开展课外活动
在教育中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防止过高的要求影响学生的信心,也防止学生因为要求较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在任务设置和学生分组上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完成“稳定结构分析”课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制作一把小凳子,要求便于携带和存放。教师整理好作业后,学生可以根据之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设计出各种凳子,如两脚凳、折叠凳、圆凳等。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设计作品提出有关这些凳子设计的原理,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详细讲解,并演示凳子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各种新鲜想法。
5.3做好实物展示
教学过程中的实物展示是将生活资源有效运用到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途径。以直观的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非常密切,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在课堂探索和研究对象时形成对知识理论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大的兴趣,制定更好的研究计划。例如,在教授二极管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讲解实物的特点和原理,还可以将实物带入课堂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相关实物的工作原理形成良好理解。
5.4案例讨论教学
这里提到的案例可以来自各个方面,比如课本案例、课外生活衍生的教学资源等。但是,如果这种分析和演示过于冗长,对于实践经验很少且无法完全理解的学生来说,会对课堂教学感到厌烦。因此,可以找到就近的教学资源,比如发生在城市周边学校附近的真实案例,首先激发学生的强烈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独立讨论,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由于课本里的例子也基本贴近学校生活,老师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找到类似的例子,只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5.5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多媒体技术结合利用
高中教师也可以充分整合多媒体技术,在开发通用技术生活化课程时进行利用。众所周知,通用技术的本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无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所有的技术实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实践活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具体的实践课程已经不是新鲜事,问题是能否利用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使多媒体技术的融入更加恰当。此外,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教授技术知识的实际使用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技术的综合运用,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明确了主要目的,更加注重内容的精益求精,将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充分呈现给学生,整个教学的课程都非常的生动活跃,学生也从中得到了极佳的学习体验。对此,可以明显地发现,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应与多媒体支持紧密结合。
5.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能力直接影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而自学意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在这方面,必须首先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喜好,通过选择和应用他们喜欢的面向生活的材料来进行教育。例如,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服装图案,并在此前提下进行一系列以生活为中心的训练。在教学初期,学生的技能水平较低,所以教师可以选择纯白色的衣服,让学生在衣服的正面设计图案。学生在中后期课程中逐渐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可适当提高难度,设计不同部位的服装款式和配色方案。生活化教育更贴近现实,不仅包括设计服装图案,还包括原材料选择、服装设计、生产加工等实践过程。通过这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学生对学习通用技术课程有了直观的理解。同时,训练可以与游戏、比赛相结合,增加通用技能课程的吸引力。例如,将一个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项目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由一种技能或一个学生完成,利用需要多人协作和不同技能的形式可以使面向生活的教学资源更加高效。在教育硬件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视听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将通用技能转化为具体图象,让学生对各个领域的技能和生活化资源有清晰的认识。
6结束語
通用技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通用技能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生活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巧妙地将科技与生活相结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技术性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雅宏.关于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及其利用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35-135.
[2]叶骏.浅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4):67-67.
[3]赵继康.国内外生活化实验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1):149-152.